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帖】] 第一章(第六节)•基础教学类(14)逻辑穿越(A)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毛虫 于 2014-10-18 23:56 编辑

第一章(第六节)•基础教学类(14)逻辑穿越(A)
...........................
◆新诗基本功1◆逻辑跳跃+联想切断(第六节•基础教学类14)
关键词:逻辑跳跃;联想切断


诗の蒙太奇手法:只取首尾两端最重要画面,中间省略跳过

淡忘◆帮我评评这首诗 …………………

风 摆渡湖上月光

摆渡桥下忧伤

斟一杯淡漠茶凉

怅别离
背对脚印的方向
剪一段老旧时光
折成纸鹤,许愿,飞翔

蜻◆老毛病喔,焦点不集中……
前二句,意象很突出很好,「摆渡」这动词用得很好,
既如此,全诗意象应以它为重心,渲染开来
淡◆三句开始接不上了

蜻◆全诗,先挑每节重要主意象
每节里的小意象,最好都能呼应主意象
你首节,前二句是「摆渡」水&船的意象,
第三句之后,似乎另起一篇,接不上了

淡◆画面切换有问题,就像穿越,中间那段凭空不见
这样来看,二节相对一节…也是如此
蜻◆嗯,就是这个理……你这诗有题吗
淡◆我要是说了,会死的更惨……题目《摆渡》
蜻◆果然……我看这诗,重点也在「摆渡」
可你全诗,貌似只有前4行,与「摆渡」意象有关

我贴首自己の年少旧作「童年」诗,你检视下,
从头到尾,可有一句脱离主题「童年」?

《童年捷运是芬多精》by:刀小蜻
…………………………………………
童年的捷运
是一条长长的芬多精
放学的风景
是两笔暴涨暴跌的蛙鸣

便当裏妈妈爱心
早就已经空了
而爸爸厚厚的期望
还重重地塞在书包裏

左牵一朵小青梅
右拉一匹小竹马
脚下踢著一粒粒儿歌
瞄准家的方向,扣心成箭射去

依稀有一缕饭香,从远处升起
像极了妈妈温柔手,伸到路上
接引我们一路捷运著,回家去
……………………………………

蜻◆你构思时,不能天马行空,捡到篮子就是菜
发想,要有个大方向
既以「摆渡」为题,你就先列出一堆与主题有关的词
再逐一检视筛选,何者可发展为意象,置入诗里

淡◆有时候觉得太多了无从取舍,有时候又不想被限制
蜻◆不难取舍的,你前四行诗句都出了,
就以它为中心,向外扩张开来就好

殇城◆爸爸厚厚的期望 /重重地塞在书包裏……
形象而有立体感的哲理…刀师精句!

蜻◆这句法是台湾新诗基本功(联想切断+逻辑跳跃),
切掉省略跳跃掉的是「课本」这个名词,
如果让这名词出现,就是散文了,少了跳跃思考的惊喜。
如果有空,你也可以常做这种练习,这是新诗基本功。

殇城◆的确为神句…把父亲望子成龙迫切厚望,儿子沉重的心理压力与无奈描写得淋漓尽致…刀师妙笔!重重和塞三个字反映出如此多的情节,用得太妙…

淡◆@( ̄- ̄)@
夜初清雪◆芬多精是什麼东东•••
蜻◆森林树木吐出的释放物
夜初清雪◆氧气吗?
蜻◆森林里呼吸到的空气,特别新鲜,脑聪目明……就是芬多精效用
所谓「森林浴」,就是芬多精在起作用
夜初清雪◆好像很强的样子•••

蜻◆我本想注释「芬多精」,后来想想,不必画蛇添足
懂的就懂,不懂的,也无妨,
因为「芬多精」这翻译翻得好,可以望文生义

enjoysmile◆我以为是 【芬达】汽水精呢~
蜻◆哈,如此联想,也ok
enjoysmile◆有一种黄橙橙的幸福

◆「爸爸厚厚的期望 /重重地塞在书包裏」
这二句,还原为散文,就是:
…………………………
画包里塞满了厚厚的课本,好重好重啊
厚厚的书,像是爸爸对我的期望
压在我肩上的重量,不只是书,还有爸爸给我的压力
……
写诗,不必这麼罗嗦,
用蒙太奇手法,只取首尾两端最重要画面,中间省略跳过

此处省略的,是「课本」这个名词
但你从上下文「线索」能自行还原出被省略名词「课本」
线索就是「爸爸」「厚厚」「重重」「塞」

悠悠的彩虹◆有谜语的味道
蜻◆诗贵在委婉曲折,有话不直说,有时就像谜语没错
大陆的新诗,普遍太直白,意象上很少拐弯,
所以你初期看台湾新诗,有点伤脑筋

彩虹◆我读诗好像没有特意去猜,只是凭感觉读
世上无忧◆不需要猜啊,理解度的问题

蜻◆再来看这3句,也是罗辑跳跃+联想切断,
前2句较容易解,第3句拐的弯稍曲折些
…………………………
左牵一朵小青梅
右拉一匹小竹马
脚下踢著一粒粒儿歌
……………………………

前2句,还原为散文,就是
………………………………
我拉著小朋友的手,左边牵个小女生,右边牵个小男生
他们都是我的青梅竹马唷

彩虹◆左右形成一种对称美
蜻◆「青梅竹马」是老套成语,所以要想法子破掉它
我用「析词」技法,破掉分解成「青梅」和「竹马」
但这还不够,还是老套,所以各自再加个「小」字

既喻为「小青梅+小竹马」,那就顺其物理特性,
再加以想像扩写
梅当然是一朵朵的,马自然是一匹匹的
所以加上量词「朵」「匹」

成语里,青梅&竹马都是玩具,用来指代儿时纯真友谊
我这用法,直接把人拟为物,小青梅,小竹马

彩虹◆师父怎麼想起来破这句的
蜻◆我想像的场景是:
小朋友手牵手,一路唱歌回家的欢乐景象
∴很自然就想到「青梅竹马」这典故
然而典故&成语,直接照搬,这是新诗里的大忌
新诗的诞生,本是反对古诗老套,怎可走回头路

彩虹◆典故改改还是可以搬用的
蜻◆嗯,所以一定要破掉成语,转化典故
我的破法,就像我上述那步骤了
……………………
左牵一朵小青梅
右拉一匹小竹马
脚下踢著一粒粒儿歌
………………………

蜻◆再来看看第3句
彩虹◆动词「踢」,用得好
蜻◆第3句还原为散文就是:
……………………………………
小朋友们,嘴上哼著儿歌,脚下却顽皮地踢著小石子
一路踢回家,一路唱回家
……
写新诗不必这麼繁冗,一堆字句要设法压缩+精简

彩虹◆看师父的这首诗,会认为师父是个可爱的孩子
enjoysmile1◆师父一向可爱。。
夜初清雪◆+1

蜻◆我把联想过程「切断」了,只留下头尾两端意象:
「踢」+「儿歌」
然而光是「踢儿歌」,不易还原你原始意思(踢石头)
要布置些线索,让读者侦探能找到源头

世上无忧◆用上量词……
蜻◆嗯,所以我在「儿歌」之前,加了个量词「一粒粒」
彩虹◆像破案的一样

蜻◆除了量词「一粒粒」,我再加上动词「踢」
一边踢著一粒粒石头,一边哼著儿歌……
首尾两端key-word保留,中间省略
於是就压缩成「踢著一粒粒的儿歌」

彩虹◆师父写的诗都有根有据
我写诗不会想那麼多
蜻◆这习惯不好喔,写诗构思,就像打仗用计谋
兵法上说「多虑者胜,少虑者败」
你考虑愈全面,愈周到,打起仗来愈有胜算
彩虹◆感觉兵法很复杂……

蜻◆脑筋,是愈用愈灵光的,常常发想,常常磨练它,
久了自然能信手拈来……

我这首诗,首节4行,用的也是「罗辑跳跃+联想切断」,顺便也解一下吧
…………………………
童年的捷运
是一条长长的芬多精
放学的风景
是两笔暴涨暴跌的蛙鸣
…………………………

Enjoysmile◆暴涨暴跌的蛙鸣…这句很美
蜻◆我的童年,只有火车,没有捷运的
「童年的捷运/是一条长长的芬多精」
这2句诗,隐含两种岐义……

第一层意思,是表象意思,把「捷运」解为「快速回家」
我的故乡台湾南投,山青水秀,四面环山,
(就是近日大地震灾区中心…)

童年回家都要经过树群,闻到树木芳香的芬多精
但我不想直接点出「树木」,那太直白粗糙了…
我用旁敲侧击法,不直写「树」而曲笔写「芬多精」
回家的路,两旁都是树,我一路呼吸著芬多精回家
透过压缩,略去「路」,把「轻快踏步」喻为「捷运」
所以这句就成了:
「童年的捷运/是一条长长的芬多精」

这句另一层意思,在「捷运」这词
这句诗,也可解为,回到童年(回想童年)最快速的方式(捷运)就是走在林间小径,感受芬多精

Enjoysmile◆唔,原来是这样解
彩虹◆我查了一下,原来「捷运」就是地铁
蜻◆不完全是地铁,偶而也会在「地上」
因为地形变化,地势有高有低,有时难免会露出地面,通常是在郊区才会露出地面
世上无忧◆大概没有这个体验,很难对这句感同身受呢
蜻◆台北的捷运,只有在人口稠密处,才会「地下化」
若连荒郊野外,全都地下化,很花钱的
夜初清雪◆和重庆很像诶•••

蜻◆捷运,大陆应该也有吧
彩虹◆大陆没有「捷运」这词 ,只有「地铁」
蜻◆哇,大陆没有「捷运」一词啊

世上无忧◆看到「芬多精」,我老会联想到果冻…
Enjoysmile◆我联想到橙色的,芬达汽水。


蜻◆再来看看这句
……………………
放学的风景
是两笔暴涨暴跌的蛙鸣

「暴涨暴跌」其实是股市用语,我拿来跨界化用
我这2句,用到「通感」技法
放学的风景=视觉语言,一般后面通常跟著接视觉画面

世上无忧◆哦,难怪后面量词用「笔」
蜻◆对,量词「笔」是「承」续前方「起」句画面意象
可我觉得一路「承」下去,太没新意了
所以「承」完之后,我想「转」,用声音来「转」画面,所以写成「蛙鸣」
Enjoysmile◆这裏用的…太帅气了。
师父下次有这样的句子,不如把一首诗写烂,给无忧师兄的【遗珠楼】添一些存货~

蜻◆若正常写法,此处应是「两笔绿绿的稻田,青蛙在田里跟我大眼瞪大眼」……
世上无忧◆「暴涨暴跌」描写蛙鸣时大时小,非常贴切
「暴涨暴跌」有「潮水」的联想
Enjoysmile◆是啊,用的太妙了

蜻◆以量词&声音,压缩意象之后=「两笔蛙鸣」
它依然能带出「两岸稻田+青蛙」的「视觉」画面,
还多了个「蛙鸣」「听觉」声音

「蛙鸣」在意义上能「转」,
(从前句视觉意象,「转」为声音意象)
在音节上,又能呼应前句「芬多精」的ing韵
选用「蛙鸣」是同时2种考量,意象考量+音节考量

enjoysmile◆从风景如画 悄悄转换到 听觉享受……
暗渡陈仓啊……

蜻◆逻辑跳跃+联想切断,这技法是台湾新诗基本功
可你们似乎还没学会
所以今晚就以这诗来拆解,你们有空多体会下

我随手出个考题,「我一边唱著民歌,一边喝著酒」
你们来试试这技法,逻辑跳跃+联想切断

悠悠的彩虹◆唱歌怎麼喝酒
蜻◆就是朋友相聚,边饮酒,边唱歌啊

世上无忧◆「酒瓶裏吐出我灌的歌」
蜻◆咦,这句很不错喔

enjoysmile◆「酒壶,吐出一弯民歌」
蜻◆这量词似乎有误,若是流水流体,应用「一湾」

悠悠的彩虹◆「酒壶,吐了吐舌头 」
蜻◆彩虹这比喻,好传神,好可爱…但有个问题
若无后句来补充说明,不易解读这「舌头」指涉什麼
我来帮你补下后句
………………………………
酒壶,吐了吐舌头
浇湿了心头上的秋

后句用「析字」
把「愁」字拆解成「心」头上的「秋」

彩虹◆有创意
纾林◆吐+浇湿,衔接不是很流畅啊
蜻◆哇,对耶,纾林说得好,我再改改
…………………………
酒壶,吐了吐舌头
舔走了心头上的秋

彩虹◆「舔」…不好吧……
蜻◆吐舌头,一般是做鬼脸之意,或是宠物动作
后句用「舔」,就把酒壶形象「宠物化」了,应该ok的

若嫌「舔」字不雅,这句可以再改改,换个意思
…………………………
酒壶,吐了吐舌头
笑醒我心头上的秋

蜻◆我刚刚的考题是「我一边唱著民歌,一边喝著酒」
我自己也弄个答案吧,以前诗中有这麼一句
……………………………………
「从街上抓几条民歌,回家下酒」

无忧◆抓?
蜻◆「抓」是抓花生米佐酒的动作
这句诗,说的其实就是「以民歌佐酒」之意

彩虹◆「民歌」可以当成「鱼」吗
蜻◆可以当成「鱼」或任何可以佐酒的零食啊
因为动词用「抓」,量词用「几条」,后面就是要让你联想到长条形事物
彩虹◆喔,那麼想像成「薯条」也可以了
蜻◆哈,薯条……这联想也很好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5-5 18: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