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评论篇--评论类I:(评文类19)◆QQ改诗◆淡忘《好久不见》
第三章:评论篇
.评论类I:-
----------------------
◆QQ改诗◆淡忘《好久不见》(评文类19)
关键词:意象补强
http://tieba.baidu.com/p/2251323023
----------------------
刀小蜻★
「我揪著衣角」这写法太老套,不如逆向思考,改为「衣服扯著我的手」
…………………………
「好久不见」。淡忘
…………………………
那年,你唱著夏天的歌
从我门前走过
留给我的,是细雨缠绵的
记忆,湿润了我的眼
在胸前绣了朵别离
昨天,你踩著春天的节拍
扣响我家的门
递给我的,是遍野新绿的
欢喜,湿润了我的眼
在手上套了个重逢
家门前的树
脱掉了一身白衣
安静了一冬的燕子
看见你,兴奋的叽叽喳喳
我无措的揪著衣角
在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
好久,不见
蜻◆这首诗结构很完整,章法算是严讲,这是最大亮点
然而结构之中,有几处硬伤
「家门」这词重出过多,前3节诗,每节都有个「家门」
同一词组,若是在同句重出,可造成回环往覆特殊音节
有时是刻意为之,但若同词重出在各节,就不妥
淡◆不能看成相互照应吗?
蜻◆词组重出,除非是为了音节, 或为「起兴句」须各节置首重覆
否则一般而言,词组重出,通常都是败笔所在
先拆出你3处「家门」并置,再来看如何修改
………………………………………………
(1)․那年,你唱著夏天的歌/从我门前走过
(2)․昨天,你踩著春天的节拍/扣响我家的门
(3)․家门前的树/脱掉了一身白衣
蜻改3处◆
………………
(1)․那年,你兜著夏天的歌/从我窗口跳过
(2)․昨天,你踩著春天节拍/踩响我床头闹钟
(3)․家门前的树/脱掉了一身白衣(此句不改)
蜻◆二句「踩」可重出。
淡◆「踩」重出是为了音节?
「踩」著节拍,若依原句「扣」响闹钟,想像逻辑不通
再依同样手法,将你前2节后段,拆出并置:
……………………………………………………
(1)․留给我的,是细雨缠绵的/记忆,湿润了我的眼/在胸前绣了朵别离
(2)․递给我的,是遍野新绿的/欢喜,湿润了我的眼/在手上套了个重逢
(3)․安静了一冬的燕子/看见你,兴奋的叽叽喳喳
蜻◆既有「细雨缠绵」已点出「哭」的意象,
后句「湿润了我的眼」画蛇添足了
「湿润了我的眼」分别在2小节内重出,也无必要
蜻改3处◆精简去冗
…………………………
(1)․你在我胸前绣了朵别离/留给我细雨缠绵记忆
(2)․终於你带来阳光,停了雨季/递给我遍野新绿
(3)․安静了一冬的燕子/兴奋的喳喳叽叽
淡◆嗯…整合意象了 ……
蜻◆看看我改的(3),只是挪动「叽叽」於后,就有韵了
刀小蜻★
蜻◆末段不好,太散文化
……………………………
我无措的揪著衣角/在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好久,不见
淡◆嗯,末段不好,我知。
蜻改◆
……………………
衣服慌乱扯著我的双手
指点著阳光的温柔
惊醒红云一朵,喃喃诉说
「好久不见,你这首山歌」
纾林◆逆向思维+人变物化。改得好。
蜻◆原句是人拉衣角,这写法太老套,我破掉
改用衣服拉人的手
蜻◆羞红了脸,这是散文思考,散文写法
我改用「惊醒红云一朵」取代
淡◆衣服能「指点」吗?
蜻◆「衣服慌乱扯著我的双手」
此时「衣服」已拟人了,人当然有手指可以「指点」
现在将(小蜻版)改动处合并:
……………………………………
那年,你兜著夏天的歌
从我窗口跳过
你在我胸前绣了朵别离
留给我细雨缠绵记忆
昨天,你踩著春天节拍
踩响我床头闹钟
终於你带来阳光,停了雨季
递给我遍野新绿
家门前的树,脱掉了一身白衣
燕子安静了一冬,兴奋的喳喳叽叽
衣服慌乱扯著我的双手
指点著阳光的温柔
惊醒红云一朵,喃喃诉说
「好久不见,你这首山歌」
对照原诗◆(淡忘原版):
……………………………………
那年,你唱著夏天的歌
从我门前走过
留给我的,是细雨缠绵的
记忆,湿润了我的眼
在胸前绣了朵别离
昨天,你踩著春天的节拍
扣响我家的门
递给我的,是遍野新绿的
欢喜,湿润了我的眼
在手上套了个重逢
家门前的树
脱掉了一身白衣
安静了一冬的燕子
看见你,兴奋的叽叽喳喳
我无措的揪著衣角
在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
好久,不见
鱼看不见的海★
「好久不见」。淡忘
…………………………
那年,你唱著夏天的歌
从我门前走过
留给我的,是细雨缠绵的
记忆,湿润了我的眼
在胸前绣了朵别离
昨天,你踩著春天的节拍
扣响我家的门
递给我的,是遍野新绿的
欢喜,湿润了我的眼
在手上套了个重逢
家门前的树
脱掉了一身白衣
安静了一冬的燕子
看见你,兴奋的叽叽喳喳
我无措的揪著衣角
在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
好久,不见
下面看鱼改体,我琢磨琢磨
鱼看不见的海★
「好久不见」。鱼改体
…………………………
夏天的歌又哼过那年
走过,在我的门前
细雨缠绵的
是记忆
记忆打湿了我的眼
绣了朵离别
谱了曲悲切
我家的门,
被踩着节拍的春叩响
施予给我的,是遍野成片的
欢喜,浸润了我的眼
似乎在右手上戴出了个曾经
家门前的树
代表他的不再是白衣
一冬的燕子知晓安静
却看见你,撞了个欢喜满怀
衣角上的指痕
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
好久,不见
南方的云shine★
哇!圈了这么多人,大约不少于20多人吧!
这诗前段时间看过,当时觉得很不错,整体来看吧,有点散文的味道,这一点应该没什么,有亮点就行。
那个“重出”真的是败笔吗?我当时也当作是呼应呢?不过首尾呼应的“重出”应该不是败笔吧,这个很多人都这样用。
淡丨忘★
如果我不说多少人会看出我在写春天呢
刀小蜻★
不能说是写「春天」,严谨说法应说是写「心里的春天」(爱情初萌),若是写季节(春)那麼首节「夏天」意象就失焦了。
诗如咒★
看了十楼……原作是写春天吗,觉得有点逻辑不通…比如把春天代入“你”字…变成…昨天,(春天)踩著春天的节拍…那年,(春天)唱著夏天的歌…个见
刀小蜻★
我回错楼层了,重贴於此。◆原作者自己都不太理解自己思路……不能说是写「春天」,严谨说法应说是写「心里的春天」(爱情初萌),若是写季节(春)那麼首节「夏天」意象就失焦了
曼联系导员温格★
我怎么感觉跳过改成路过比较好
刀小蜻★
小孩子走路才会蹦蹦乱跳「跳过」,「走过」=成人走路稳重意象。开场句「那年.兜著.夏天.跳过」都是「童年」意象,用以对比下一节「昨天.春天」成长.青春期意象。「闹钟」则是吹醒「春天」的工具,影射春心萌动,坠入爱河。
野猪哼哼3★
恩,有点懂,但不全都懂,因为我没看出师傅你想表达的情感。我觉的万变不离其宗,诗的核心与本质就是情感,这应该是师傅说的神吧。
淡丨忘灬: 主旨:题目
野猪哼哼3: ★
好久不见,恩,好久不见,我凌乱了,又模糊了……
云里雾里的
淡丨忘★
「好久不见」二改
…………………………
那年,你唱著夏天的歌
从我身边走过
留给我的,是细雨缠绵的
记忆,湿润了我的眼
在胸前绣了朵别离
——
昨天,你踩著春天的节拍
扣响我家的门
递给我的,是遍野新绿的
欢喜,擦干了我的泪
在手上套了个重逢
——
石墩旁坐着的树 呵
脱掉了一身白衣
安静了一冬的燕子
看见你,兴奋的叽叽喳喳
——
我无措的揪著衣角
在太阳温柔的注视下
红了脸,喃喃
好久,不见
淡丨忘灬: “家门口”避免了重复,可是第一节记忆那里还需要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