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15|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时评”第13期:安氏《下午》征集小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0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

《下午》

  作者

  安氏


创作时间

2014年5-6月


        推介理由

安氏是“90后”大学生,于2013年2月来中国诗歌流派网注册,至今发布诗歌约百余首;
《下午》这首诗已于10月9日被流派网作为“新帖荐读”发到微博,被《诗歌周刊》第134期“特别推荐”。
阳光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但该诗中作者对阳光的感悟独特而不凡,值得深入体会与玩味。


评论选目录

1、许晓鸣:感受浮世中心灵的痉挛

2、吴谨:须臾之于永恒的思考

3、天露:简评安氏《下午》

    4、张无为:对常见物象的超越性观照


推介时间

2015年3月7日



               下  午

              安氏

整个下午都是寂静
岁月响起了许多声音但
没有被我听见
一本书现在传递到我手中
有时我抬起头,直视着
窗外那足以使人盲目的太阳
它同时悬挂在我们的视线里
这遥远的距离并不能
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
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在下午的房间里我感到了
自己的模糊......
岁月即将这样消解我
我会是同样一个中心
但把我围拢的却不只是寂静
我的面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都不会有人怀疑
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
所有曾被记忆过的土地上
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
度过了一生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 2014-10-5 23:36)



          1、感受浮世中心灵的痉挛

              ——读安氏的《下午》


                                     许晓鸣  


多数九零后的青年,正处于即将迈出象牙塔的前夕,脑子里装着的,更多的应该是对未来生活的那种憧憬和书生意气。安氏的其他诗歌,我没有涉猎,对于安的其人,也一无所知。所以算是解读一个陌生的诗人的作品,除了文本,没有任何可以参阅的资料,这种解读,也是臆读,更可能是误读。
开篇一句“整个下午都是寂静”,似乎交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之后衍生的感情,都是在寂静的层面上展开的。按理说,下午这一时段,人们普遍的心灵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俗世里的种种事情都需要忙活,而一些困境状态下的人,更是疲于奔命。休息日或者专业的诗人文人则另当别论,至于闲汉,则不必劳神苦思。
多数诗人的心理特质,恐怕都是在宁静中不知不觉的流淌出来的。而诗人在看似寂静的氛围里,灵魂突然躁动起来,开始思考人生这一重大问题,从岁月的声音一直思考到人生的前路。在太阳的灼热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诗人的困惑或者困顿,一句“我感到了自己的模糊”可以看出了时下多数人精神的真实状况。
在岁月的冲击下变得无适或茫然。未来,毕竟带着一层面纱,那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预测,就是“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度过了一生”。
两次出现的太阳,应该都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也就是人的精神的载体——信念或者信仰。诗人在看似浅淡的述说中,让我们体味到思考人生主题的沉重感。这到底是为什么?太阳反而使人盲目,虽然在人的视线中,却又距离遥远,遥远到不能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这不正反映出了信仰在时下的无力和虚无吗?这一声轻淡的疑问,其实给人带来了振聋发聩的效应。只不过,很多人已经麻木了,甚至放弃了这种思想。诗意之外的深度,我们也许不必过度的解读。
在寂静的时空,诗人的心灵其实是躁动的,无序和紊乱的,那是似有实无的信仰缺失带来的心理困顿,这也是时代给我们青年造成的一种可怕的病症。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1-17 13:31)

                                                            2、须臾之于永恒的思考

                   ——读安氏的短诗《下午》


                                               吴谨


人生的主题,也是文学的主题、诗歌的主题。人生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人生的短促与时光的永恒常常成为文学作品抒写的主题之一。安氏的短诗《下午》,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一个。
人类思维,是宇宙进化的自豪成果,是世界最神秘最美丽的奇异花朵。人类思维在自然中生成,又反写思考着自然。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看护地球生灵的伟大母亲,太阳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人类的思维,在空闲的寂静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够更加体悟天人关系。
安氏的《下午》是一个普通的下午,在这样一个普通的下午,作者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寂静,远离“岁月响起“的”许多声音”,有时间翻看一本书,偶尔还可以抬头对视一下太阳。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普通寂静的下午,作者的心情得以安稳、思想得以开张,与外界的太阳得以“能量”交换,在须臾中得以反思永恒。这是一个静好的下午,是一个要发生一些好事情的下午。
太阳之明亮,太阳之热烈,“足以使人盲目”足以穿越遥远的距离而“不能/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这样的光明正大、无私赋予,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我们与太阳相比,可真是太“模糊”、太不坦荡、太于事无补了。“我”作为万有之灵的灵长,让“岁月即将这样消解”,我心何安?诗歌到此,睹物思人,反观自省的情节铺排很不错了。
接下来,作者把思考转到自身。“我会是同样一个中心/但把我围拢的却不只是寂静/我的面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有人怀疑/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转到自身,从语言上看,作者对自己的未来并未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设计,似乎还有我行我素甚至甩破罐子的可能。这虽然是真实的思想流露,但却也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这里我们见到了意识的真,却获不得生活的智与美,应当还是诗思乏力的表现。
最后的表达,具有揭示客观规律的深刻性与警示作用,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尾。是啊,“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将要”度过了一生”,这一生该怎么度呢?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能供大家思考的问题:太阳之光明无私永恒,人生之模糊自私须臾,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走什么样的人生路,自己决定吧!
综观此诗,语言上靠近意识流,有些句子还欠打磨。构思上,由外到内的睹物自省,中间的内容尚欠火候。诗旨上,须臾对永恒的思考,以小见大,较为新鲜深刻。所以,我认为:诗歌只有灵性与真诚,还是不够的。
今日得闲,费心讨怨,大家拍砖!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1-13 09:39)


         3、简评安氏《下午》


       天露


天露简评:作为90后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本应该是不错的,整首诗体现出与寂静的一种对抗又与寂静的一种互生,寂静是盲目的,不可捉摸的,但寂静又是希望的,发自内心的某种沉重,寂静是矛盾的,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惶恐,预感一种对未来不可控的突变,都在悄悄的发生,而结句颇耐人寻味,太阳——作为理想之子,逐渐冷却的外表下,仿佛正酝酿一个人的风暴!
岁月即将这样消解我/我会是同样一个中心,则将个人的一种境遇看似推人及己,实质上更是推己及人,由自我这种切身感受生发出普遍同情,作为90后大学生是难能可贵的。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2-4 19:26)


    4、对常见物象的超越性观照

             ——安氏的《下午》赏读


                                           张无为


《下午》读后就让我惊呆了,精神上似有被打倒的感觉。因为安氏作为90后大学生,不仅诗歌感觉个性明显,智性及深度也独到难得。
可以说,太阳及阳光是诗歌中的最常见意象之一,在诗歌发展中斑驳、变幻。在文明早期,长期以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是支配人的习惯;“日光月华”是人生存的必要依托;但也有夸父逐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等排斥的声音。旭日东升与夕阳残照各自引发出丰富多彩的意境,如古诗中“夕阳无限好”不同于“为霞尚满天”。现代文明使太阳对人的直接影响缩水,但其影响惯性在文化传承中依然如故,甚至在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十年里成为某种精神专利,诗歌也不例外,这当然极不正常,直到80年代后,阳光在诗中才又多彩多姿。但在《下午》中,作者对阳光的感悟独特而不群。我甚至以为像是首次发现一位青年作者对下午阳光有这般感悟。
作者在20余行中,能够在阳光与“我”之间呈现出多个层次的变化,节奏把控自然有制。首先,“下午都是寂静/岁月响起了许多声音但/没有被我听见”,起笔为情感奠定基调,开阔而节制;接下来,作者开始正面写太阳与“我”:窗外的太阳“足以使人盲目”,这是第一次变化;“遥远的距离并不能/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从“盲目”到改变“想法”这是第二次升格;而“在下午的房间里我感到了/自己的模糊......”是阳光第三次冲击,“模糊”又是继“想法”被改变之后的递进环节,势在必然。作者进而对下一步结果展开推想:“我的面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有人怀疑”。以上四个层进,从揭示主体被控到主体失灵,再到主体消弭,直到主体性被彻底改变并且没人怀疑,可谓层次鲜明,水到渠成,太阳的独异特征亦跃然纸上。结尾“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度过了一生”,则由此揭示出所有生命主体均难以“我行我素”而又无奈挣脱的共性群体效应,无一例外,当然,其中的“注视”又是敞开的,预留出事在人为的可能性。
从起笔到结句,情感貌似平静发展,推进自然,实则冷抒情般包含了自我主体迷失的痛感与无奈,令人不得不进入体验与玩味。
该诗当然也是解构传统,即有古代传统,也有现代传统。如果说,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是一代人主体性失落多年之后的难得回归,并且其悲壮姿态令人震撼,那么,在《下午》中,生命主体再一次失落,不仅无一幸免,而且任谁也无能为力。当然前者是针对庞大意识形态的批判,后者则是现代人感受到的更为深广的生命况味,这是对“宇宙的精华”的终极性悲悯,令人扼腕。
像太阳这类物象似乎已被古今中外的诗人写烂了,在诗的海洋,沿袭借用、简单重复的诗例比比皆是,以至于许多诗人只能选择绕开,避之不及,而安氏不仅不回避,更突破了现有种种习惯意象,感悟出属于自我又高于自我的现代蕴含,这让我不得不再次思考——何谓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此外,该诗中没有生僻、诡异的意象,但一些关键词运用精准,特别是与太阳和“我”相关的“寂静”、“盲目”、“灼热”、“模糊”、“消解”、“注视”等能够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还有情感的处理与节制,亦契合整体氛围。

                                      2014年12月4日13:34:33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2-4 13:45)


附:“新作时评:安氏《下午》征集评论

佳作文本:《下午》

作者简介:安氏
      原名安闯,1993年12月出生,云南昭通人,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作品散见《诗刊》、《天津诗人》等刊物,有诗入选《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推荐理由:
      安氏是“90后”大学生,还不能说有什么名气,我也并不认识。不过他毕竟有诗作在较权威的杂志发表,虽然不是很多。他于2013年2月来中国诗歌流派网注册,至今发布诗歌约百余首,平均几天一首也算稳步前行。
      《下午》这首诗发布后,虽然跟帖不多,但已于10月9日被流派网作为“新帖荐读”发到微博,被《诗歌周刊》第134期“特别推荐”。
      应该说,阳光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但该诗中作者对阳光的感悟独特而不凡。从起笔到结句,情感貌似平静发展,推进自然,而实际上却蕴含了抒情主人公内心深处巨大的波澜,即对自身主体性消弭的质疑与无奈,也揭示出这种生命无奈的共性效应, 既无一例外,又是敞开的。值得深入体会与玩味。
      截稿日期:2014年11月30日。

——欢迎各位就安氏的《下午》展开评论,应征作品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http://www.zgsglp.com/forum-38-1.html ),勿在此跟帖。


附:《下午》

   下午

       安氏

整个下午都是寂静
岁月响起了许多声音但
没有被我听见
一本书现在传递到我手中
有时我抬起头,直视着
窗外那足以使人盲目的太阳
它同时悬挂在我们的视线里
这遥远的距离并不能
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
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在下午的房间里我感到了
自己的模糊......
岁月即将这样消解我
我会是同样一个中心
但把我围拢的却不只是寂静
我的面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都不会有人怀疑
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
所有曾被记忆过的土地上
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
度过了一生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 2014-10-5 23:36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14160-1-1.html
      微博荐读网址(10月9日):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13111&fromuid=53871
      诗歌周刊网址:http://www.sgzk.org/sgzk/100/134/tj/2014/1109/663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2 08:24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安氏兄弟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2 09:2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张老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2 10:14 | 只看该作者
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12 11:57 | 只看该作者
像喃喃自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12 13: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安氏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12 1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诗音 于 2014-11-12 22:22 编辑

岁月响起了许多声音
这句话不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这遥远的距离并不能
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
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14 12:5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15 16:0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5 22: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