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14-11-16 02:23 编辑
3 L- P* V( a% L6 u- O. J" M# }3 w2 {0 z Y$ H
明月清风|读诗
! [- t* M3 j0 g+ J4 N7 @( V0 @4 i5 f# S6 n: s) w; ]( E8 R# B/ z
+ X( D+ U- q K7 b3 N( {《仿某电影台词》
6 R$ z) U& X9 e: e& M1 ~
3 K1 J. }& Q7 M; C- ^作者:赵思远: N/ ^( X. A2 o* m/ f. C
我做了一个梦
+ x1 ^0 v% w0 t我和另外一个人各持一只手枪1 H4 a, G. X* ?* q
他对准我( N2 m- A3 e* u6 x: z# f- B
我对准他
8 C( p) M; U9 U' \- H" J3 o他把枪放进我的口中
/ t U x' y) F他扣动了扳机0 P6 k( d; a% U
子弹没有响$ G8 d. c7 L& V' _- R: w" p
但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 t( T" c; u' ^
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
+ P6 I! a q, ~, ~# u8 T/ P后来我连续做这个梦( Y8 E2 w- p) T/ f, {" t
我很想终止这种梦境& e0 \! ~! g/ D7 M
可我越来越苍老了
+ v$ \" K3 b, Q" u我没有能力阻止下来: ?4 i) x8 e9 V
! \: t; [! R5 A* P' z
; U8 _) p% o: c! V: a+ P) O3 s% t) O7 L \. p4 L
这首诗干净,简单,一看便知说的是我们都明白自然规律:即生老病死衰老这一现象,将时间无情收割浓缩于掉牙上这一细节,确定这是谁都无力改变的自然规律,面对它,无法回避,只能接受。
- d# h/ Z- R. C然而这首诗决不如此简单,透过这个话题现象,或说无奈宿命,我猜诗人要把我们引导到生存法则这个大背景,大池塘中。
; o+ o1 _* f. J/ ^# ^6 q( K这就不难推想人这个孤单客体,生存在危险处境里,时时活在竞争,诱惑,可说危机四伏,人为自保不得不低头,妥协,像墙头草权衡利弊活着,做着选择,生存规则下,小人物式的命运多是自私,丑陋,也属于人之常情。
; i, F* I! B9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活出自我的寥寥无几,或多或少都背叛自己,不是不知廉耻,是生的欲望,战胜自我阳光理性一面,可以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道疤痕,都有可说破的秘密,就如资本第一桶金,干净的不多,大都带着鲜血原罪耻辱。8 `# h4 V% @2 \
再回到这首诗的文本里,另一把枪是指时间,但也是借指另一个衰老的我是那把枪,可以说,从出生开始,这份较量就开始了,这是生埋下的果,又在告诫我们自己,生命活在一条幸与不幸的河流里,抓住拥有幸福一面同时,也随时悄悄潜伏下不幸的软肋。
- s2 C/ J v! I: [ Y. M且随着时间这一点正一点点走来,渐渐浮出水面,脱落的牙,感受到它的松动,老化。在生活的一张网里,我们一方面享受带来的满足和美好,又要承受患得患失之痛。我想诗人是在暗示我们,人生选择的两难全,没有不带成本的参与,好与痛一直同时存在于生命,规则里。2 D% f. ?/ b6 W3 \8 T$ o9 t6 F, W
这首诗有人说属于私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融入的内涵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可以给它一个注本参与,即细节总是多样不同的,但结局惊人相似。
( s) `( }4 q& S* ~' x1 M x还要说明一点,这一首引起我共鸣另一点,是初次看到时,我想到从武装到牙齿这个典故,或许这也是这首诗隐藏的另一私密吧,对祖国而言,也是处于危险前沿 ,几乎和每个人一样,由此深入到当下体制,我们敏感的特色生态,把一首诗承担的道义推出,有时候我们敏感的,反对,不解,其实都有一个无奈,我们为何加入世贸,这不止是国家的事,也关乎整个国民,由此该反省个人所为,我们的尖锐,极端,或许是高大帅的美,但有点乌托邦的高贵。
5 F5 T9 W5 O* W整首诗出现十一个我字,诗人一直重复我,一方面强调这首诗起因在我,另一面我想是指我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片面性,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偏激,这是卑微者的无奈,诗人面对这点,无法挣脱,或者说还没找到走出来的钥匙。$ Q6 w6 y/ |/ h* W9 M# I
这首很像口语诗,句句属实,如果不是诗人创造另一把枪,几乎就没有亮点,就这一点,提升这首诗的空间张力。 最后借诗人诗文做结: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v1 ?9 h* ?0 C0 s2 V1 R* H: o
* B6 c5 s7 R- w
明月个见,请诗友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