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51|回复: 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书馆》《兵团女人》(添加紫穗穗点评图书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帽 于 2012-6-21 10:15 编辑

《图书馆》

很想与对面的人谈谈
图书馆太安静。
檀香在书架后面,有繁殖的声音

我想下一页是田野一样的颜色
和没有新闻的星星。
巨大的历史如果飞起来
我会想你

不想浏览最后的结局
桌边像悬崖
有一张心花怒放的糖纸




《兵团女人》

下车的女人是上海女人
她对一些痕迹说:捡拾我吧
我荒芜的太久。火车

往相反的方向运走另一个女人
去纪念馆。她们曾被租用进
农八师的一幅画

下车的女人对画里的石河子男人说
叼羊吧,我愿意看红色的粉尘,在蓝色的手风琴里掰开冻僵的字条。

女人走进画里,像走进她的壁橱
土黄色或是灰色立即
覆盖了她。石河子男人低声喘息
她又听见他唱了:
“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2012.6.18



紫穗穗解读
很多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在解读的某篇诗作里沦陷,忘了归途和时光的流淌,比如此时此刻,比如阳光的《图书馆》。比较这三首诗作,我会选择这一首,排在第一。我也会忘记浏览12月15日,深圳阳光下一一蒸发的“阳光”名下的其他好作品,比如《雕塑师》里那些小小的诗歌挂件和半成品,比如《上坡》里可恩姑娘,她眼里诸多陌生化的情节枝叶和诗意随想;比如《橡树林》消失的百里橡树林,和白衣人发放的圣餐之间的某种似是而非的关联想象等。

一首作品的落成,带着偶然性的神秘气息,和必然性的诗意积淀。这里有阳光的诗歌作品,整体构架,都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一些看似无聊、随性的废话里,却闪现着他智性的光芒,他叙述事件的根本,是为了呈现诗题,并不是不负责任地截取和宣扬某种约定成俗的道德观念。

这首《图书馆》是作者,看图说话的产物,但他没有局限于原本画面的约束,而是很快地跳出了一个色彩和构图里诸多画面的干扰,直接找到了一个漂亮的诗题《图书馆》。原本图书馆一词,在我们没有阅读诗歌的开端,就会传递出极为丰富、言之不尽的内涵信息。而图书馆,在作者的诗歌里,也是一个具化的平台,渴望交流的第一载体和空间。所以作者一上来,就将自己这种“渴望交流”的情绪,宣泄在诗句里。他用一句口语化的陈述,来开篇“很想与对面的人谈谈/图书馆太安静。檀香/在书架后面,还有繁殖的声音”,这看似平谈无奇的起兴之句,是为了后面光鲜亮丽的两句。正因为想要说话,才会感觉图书馆里,太过安静的氛围,也可以说是鸦雀无声。这点大家在图书馆阅读时,都能直观地感受。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檀香”的意象,应该说这样的形容或比喻,在这个场景里出现,是一处可圈可点,十分巧妙的着墨。我喜欢这个“檀香”的意象截取,喜欢其后“繁殖”的通感体悟。它暗喻着沉浸其内(图书馆)的人群,都无比热爱着在书本厮磨中消耗的大好时光——人生至乐的享受就是读书,读好书。

一首《图书馆》的诗题,如果展开了写,可以写成一首无止境的长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的阳光,反其道而行,他并没有从图书馆的厚重感和压抑感出发,而是从书本的原野上,信马由缰,翻出了一页又一页沾满了新鲜晨露的真实人生,和鲜活的人生画卷。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将知识吸纳后,还当作图书馆的资料库存一般,那就是一个榆木疙瘩不开窍的书呆子,读书是为了开智去愚、明心见性。我喜欢阅读阳光《图书馆》,其后的诗句,在这里,我愿意一个字、一个字地老老实实地打印一遍:“我想下一页是田野一样的颜色/有新闻播报的星星/巨大的历史如果飞起来/我会想你”。

若这首作品,也是作者临屏的急就,我想说,作者的叙述姿态,的确放松,随心随性,而这种放松的随心随性,并没有泛滥决口,缺乏语言和情节的节制。这样的诗歌语言,干净、清澈,这样的诗想本身,既有自然的现实和人类生活的现实。他给这首作品原本概念、抽象化的题目,赋予了更丰富的语感和感性理性交融的体悟。比喻不仅仅是比喻,拟人也不仅仅是拟人,如同诗歌中,提到的“新闻”并非仅仅是新闻,“历史”也并非仅仅是历史。像这样的句子——巨大的历史如果飞起来,我会想你。我不知道作者,他是如何随口随心地写出的。

虽然这是一首极为短小的诗作,却内容精悍,气息迷人。我们再看看作者,是如何结束这场图书馆里的倾诉之旅。诗歌的第三节,也就是结尾的三句:“忘记浏览最后的结局/桌边像悬崖/有一张心花怒放的糖纸”。在这样的诗句里,或者说作者无意识的许多诗句里,我们都能看到作者的玲珑七窍心。我说他有一颗玲珑七窍心,是因为他总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写下了许多童心未泯的好句。比如这三句的结尾“一张心花怒放的糖纸”,要知道对于“糖纸”的温馨感官,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童年里最记忆深刻的事情,莫过于它。那时物质生活,还很贫乏。我们这些少有玩具和娱乐的孩子,吃完了一颗甜嘴的各类糖果后,总会像,收藏某件宝贝一般,将那些漂亮的玻璃糖纸,仔细地抹平,然后夹在一本本课本或课外书籍里。小时候,我就曾经积攒了许多漂亮的糖纸,那也是我自己童年里,最爱收集的一桩美差和时常自我陶醉观摩的乐事,至今也无法忘怀积攒糖纸的童年趣事。

不好意思,我在解读的路途中,又滑向了一处不知归途的“池塘月色”。也许诗歌的解读魅力,有时也正在于此,你会在某个词语和意象的指引下,回到了童年和某个特定的情境。现在阳光的《图书馆》,也像是一处诗意的荷花亭院,我在其中九曲连环,流连忘返,不知今夕何夕兮……作者的确忘记了自己,来图书馆浏览的目的和结局。因为馆中的桌子,已经变成了一处悬崖,“他”——这张心花怒放的糖纸,到底是想要勇敢地飘落、回旋呢?还是继续在这一本本书籍里,四四方方地继续沉浸和沉睡呢?这是多么有趣的联想和随性的感悟。

这样的结束,多么的美妙,真真应了陶潜《饮酒》里的诗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反正,我是不打算在作者营造的迷人诗境中,独自醒来。那么你们的眼睛,是否也会有我一样的沦陷、沉醉或忘我了呢?!

庞德说:“在诗中,是理智受到了某种东西的感动……”,那么我想说,在阳光的诗中,我们的确能感应到这种无形的电波状的“感动”,阳光有一种天性的“语言意识”,或可简称为语感。这在写作中,有时如同“神助”,画家对“色感”尤如重要,那么诗人,对“语感”就尤为重要。这种天性的语感,让阳光,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某个瞬间的颤栗,写下它。进入语言驱使的诗性状态。

阳光的许多诗歌,尽管有瑕疵存在,但在半可解读的状态里,仍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语言的张力,随处可见。杰出的诗人,在语言的法则和习惯面前,有时选择的不是屈服,而是桀骜不驯,如圣*琼佩斯所言:诗人是扯断习惯这根线的人!我对阳光未来的祝福是,在扯断这根“习惯”之线的同时,不要忘记本民族语言的基本内涵、一些典故的积淀和二度命名的诗人职责。只有在更为坚实的语言基础上,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诗歌面貌和不可复制的风格。








挑灯焾:《兵团女人》
文:温柔刀

      

   
    我们来看《兵团女人》。这是知青题材的生活化的诗。一下子就会让你情不自禁想起北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理特征,及粗旷、雄浑、原始,质朴的地域特色,像一幅历久弥新的画面扑入你的脑海,钻入你的心房,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下车的女人是上海女人她对一些痕迹说:捡拾我吧我荒芜的太久”。

    从现时入手,这样处理,时间跨度和历史的苍桑感便一下子全有了,这是作者第一个高明之处。返城上海的女人以细腻的情丝和特有的触感重回故里,不免心潮起伏,热血澎湃:过去一幕幕如在眼前。禁不住发出了对人生、历史的长喟:请捡拾我吧!我曾经是你的女人,也曾经是你的主人!

    行文至此,作者宕开一笔,拉开镜头,聚焦长远,把眼光投入到历史的云烟中探视。这是作者第二个高明之处。也为诗的结体厚实和合理结构夯实了情感基础和文本支撑。


     一切已成过往,一切已进入历史。历史象一幅久远的画,定格于人生的旅程,成为永久的纪念。“这一个”和“无数个”曾经石河子的女人,她们青春拴在了那里,她们也有自己美丽的青春拴住了农八师,拴住了一段抺不去的历史,成就了一段辉煌。在共和国建设的大夏打下了坚挺的地桩,并写进人类发展的进程。

    第三节,回到现实,进入细节描写。“叼羊吧,我愿意看红色的粉尘,在蓝色的手风琴里掰开冻僵的字条。”

       在漫天飞沙,人际罕至的空旷地带,人气即是生机,炊烟即是生命力存在的象征。各自为阵的人们总要一年一度聚集一起,给荒芜的心灵凿一眼心灵的泉,牵引出甘甜的生活的激流。这是纯朴的古风传承,也是人类香火繁殖的沿续,更是奔放的情感需求。

   红土弥漫遮天蔽日;蓝色的音乐,如河流翻滚。男人们歃血而盟,放开马蹄,逐“鹿”中原,女人们装扮一新,眼中放着太阳一般的光芒,手中捏着火辣的爱情。期待着凯旋而歌的男人抱得美人归。

   最后一节,诗者用浪漫的笔触,将一个生活化的场面活灵活现于读者眼前:

   石河子男人低声喘息她又听见他唱了:“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这是岁月之歌,也是生命之歌,是爱之歌!听一听那粗重的喘息,再怀想一下那钻心的娇艳欲滳吧!时光在这里交汇成一条生命的爱的大河。远方不远,近在;身边不边,在握。一来一往遂成历史,一颦一笑皆入画里。


   全诗结构牢实,境界开阔,用笔入微,关怀备至。既有历史的空茫、浑厚、苍桑,又有现实的触摸、体贴、关心。淳朴的民风,沉郁的乡情,真挚的情怀,如一幅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酣畅淋漓地展于诗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18 21:45 | 只看该作者
《兵团女人》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18 21:46 | 只看该作者
她对一些痕迹说:捡拾我吧
我荒芜的太久。火车

(有味,读后,这二句缠着我的舌蕾,徐徐生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1:49 | 只看该作者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6-18 21:45
《兵团女人》写得好!

谢谢小波来读
问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1:49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6-18 21:46
她对一些痕迹说:捡拾我吧
我荒芜的太久。火车

呵呵,谢谢你。多批评啊。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18 21: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诗,学习了。我就是石河子大学毕业的,01-05年混的石河子。好怀念新疆的味道,新疆的诗句。兵团的女人,还曾经跟大学的老师采访过几位,充满苦难的历史。遥握。感谢楼主,让我读到您的诗句充满回忆和温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6-18 22:01 | 只看该作者
下车的女人对画里的石河子男人说
这句里的“男人”可以删。下面有递进了。删后打开面更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2:02 | 只看该作者
萧清 发表于 2012-6-18 21:51
很好的诗,学习了。我就是石河子大学毕业的,01-05年混的石河子。好怀念新疆的味道,新疆的诗句。兵团的女人 ...

谢谢朋友来读,新疆是个好地方,也是她们最难忘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2:02 | 只看该作者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6-18 22:01
下车的女人对画里的石河子男人说
这句里的“男人”可以删。下面有递进了。删后打开面更宽。

恩,我想想看,谢谢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18 22:34 | 只看该作者
兄弟的东东层出不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9 05: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