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微博编辑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派网微博每日荐读:2015(2月份)(更新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6:19 | 只看该作者
2月22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悬崖(外二首)

大连点点

1
在路结束的地方,流水
肤浅,蝴蝶找不到落花
那些悬空的埋伏
一门心思,等你
下游的阳光料峭。后半夜的灵魂
勾动食指,弹无虚发
2
谁将在一棵树上吊死
谁要在不起眼的梦中鱼死网破
谁张贴怀旧的消息
谁对最后一场大雪失去抵抗
这时候你出现了,你把谁的疼
清清楚楚地,噙在眼中
3
这一瞥,惊鸿
你拼命屏住呼吸,假寐
看迎面相遇的危险,一再被
相爱的人辜负和瓦解
好多年,真相已习惯
低头。如果你抬头
悬崖也抬头

绳索

打个活结,并不妨碍
把不大不小的包袱拎走。已经是
第三次了,每一次你都在
推杯换盏之后,给越来越多
出门看天色的人,留下口实
他们不说窒息
他们说浩荡
说越来越紧
说一天不如一天
我知道那天的哭声是寂静的
我知道这根绳索,刚刚悬挂过
他们内心的杂念
你依旧不肯冷场,比如拔河
那些找到窍门的人,才可以被
骄傲的生活宠幸

想象一场雪

现在,一场雪插足了我潦草的生活
她将我分裂:一截为冰
一截为水,一截为上升的火焰
现在我用水化冰,用火焰
使一滴水更加疼痛
现在,任什么也掩盖不了
我充满情欲,我的手指开始贪婪

现在我在颤栗中,摇摆
像一个不会说谎的人,爱上了异端
现在,我在小城的白皮书上
省略了一棵突兀的槐树
但我写下浓荫和花香,那些
对真相的描述

但我承认,我舔过的刀尖
暂时是快乐的
现在,我不说自己的坏话
有时候,想象一场雪
比一场雪的到来更加动人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5&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把五千年的文化酿成一壶陈酒

白炳安

把五千年的文化酿成一壶陈酒
沉淀下来的精华,我喝呀喝
感觉有万代的后劲
酒里的烈火已御千古之寒
把我的醉颜烤成一片丹霞
凭着酒气,不怕时光的利箭穿喉而过
喝下一碗夜色
不想说的黑暗已说出
吞尽星光
让世人看到我王者的气慨
抽出五千年的糟粕
抡起醉拳,砸个稀巴烂
让沉淀下来的精华
喝出一片勃勃生机
让酒成为我身体的血液
流出每一滴,都是天下的慈悲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8&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冬天的最后一场雪

冬天的最后一场雪,
没有下在深冬。
在腊八之后春节之前,
这场不期的雪冷冷地覆在春天的入口。

初萌的芽窒息在寒风中,
一如艰涩的喘息。
雪化作水,水凝作冰,
摔倒了一次却还是防不住摔倒第二次。

已经不再做春梦了,
虽然腊梅已经开了好久。
偷偷早开的油菜花,
已在雪飘的时候变得不再灿烂。

或许这雪来得不算意外,
错在春心早萌春意早发。
静心守候自己的季节,
开花时开花,结果时结果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8&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黄浦江面上漂浮的一只烟斗
——读沈琦的《野河》


周 塬

收到上海诗友沈琦的诗集《野河》是在东莞的去年九月,来往邮件里知道沈琦的《野河》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正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分享。直到回到山东年假里才有时间谈谈触摸《野河》的感受。这是我的荣幸,结识一位诗友,走进他诗艺的殿堂,情感的空间,心灵的花园,像坐在黄浦江边感受一个簇新的世界,那里的神奇,阅读一个人情感的画卷!  

  “我干过钳工,当过秘书,做过电视,平淡的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生活中似乎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使我长时间的眷恋。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以诗为荣......令我着迷。”《野河》是沈琦的第二本诗集,容纳了二十年的光阴,从他的自我介绍里,可以感知他对诗歌的执著,怀着对一位老诗人崇敬,我再次打开这本诗集,去用心灵感受心灵,生命感觉生命。读懂《野河》,上海滩黄浦江边就多了一位诗友,他像一只沉思的烟斗浮沉在沧浪江水里,就这样展开一次对话。

  动笔之前我曾想问沈琦三个问题:1,是在云南知青插队吗?2,文学创作是从小说开始的吗?3,除了读张爱玲,海明威的小说,知青岁月里读谁的小说?还是没问便开始了现在的书写。似乎这是多余的,诗就是心灵的桥梁,是情感的历史,就是最真实的生活。会有我所不能经历的,没有过真正体验的部分,却因为诗意与情感是用来感觉感悟感知感受的,此心彼心,此情彼情在诗里交流感染共鸣,思想情感相融合,精神思维相沟通,感性理性相对照,这本身就是诗歌审美与情理相通的功能,我相信能够穿越时空实现一次心灵的邀约情感的邂逅!


  野河

一条已记不清来历的河
无拘无束
连蜿蜒
都那么自然与惬意

岸上是随意生长的树
水下是野蛮成长的鱼
阳光的芒刺
在淡绿的涟漪上
恍出一些岁月的皱纹

未经修饰的艾蒿
不断地擦拭
对岸悠远的天空

透过微澜的水下
祖先的树依然
保持当年倾倒时的模样
营造鱼儿们喜欢
游离废墟时遇见的廊柱
白云不断踱来驻足
顾盼留在河面上的倩影
蜻蜓则在枯萎的荷上
和消失的时间
静静地对峙

鸟儿一如疾风般
迅捷掠过丝质的水面
留下一些自由的啁啾

而穿绿衣的人类
却在夕阳苍茫的草丛里
留下一个骷髅的铁牌
——战争遗址

  这首诗统领一百余首作品,诗人取其题目作了诗集的名字,自然是诗人沈琦得意并寄托深意的作品。诗中大篇幅书写着野河的自然与“惬意”,无拘无束,没有来历,“随意生长的树,野蛮生长的鱼”,一个“野”字呈现出它是自然的造化,毫无虚饰的自由,在阳光下荡漾着淡绿的涟漪,一些树木的影子也如此惬意地躺在水里,只有枯萎的荷上,伫立的蜻蜓似乎静静地在与时光对峙。诗人用清淡的白描给我们呈现出野河的“原生态”,丝质的水面荡漾起绿纹,疾风般飞离的水鸟自由的啁啾,河面游荡着云影,葳蕤的野蒿摇曳在天际的远岸......一切那么自然宁静原初而美好。但野河的深处,鱼儿游离过“废墟的廊柱”,淡绿的涟漪仿佛岁月的皱纹,残荷与蜻蜓的对峙里给时光带来多少的回忆,“而穿绿衣的人类/却在夕阳苍茫的草丛里/留下一个骷髅的铁牌——战争遗址”强烈的对比,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掀动起情感的波澜,不得不在这样宁静蛮荒的野河畔扼腕远思!
野河是一种精神,是生命对自由的渴望,是对战争灾难的反思,“穿绿衣的人类”,就是在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树木河流是生命的祖先,而热爱和平自由的人们留给它的只是战争废墟和生命的亵渎,在这样充满无限生机的河畔,赫然立着一个“骷髅的铁牌——战争遗址”,多么冰冷深刻的对照,让人警思感喟!这首诗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残酷战争的声讨,彰显出人类热爱自由和平的美好情感!

  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具有野河精神的作品在诗集里占了不少的部分,这也正是历来诗人悲悯之心博爱之情具体的表现。《老长城》“一堆碎了的骨架/栉风沐雨几百年了/还没有子孙来拾掇......百年前英雄凯旋的地方/今夜只有一轮白月/清冽而雪亮”《地球》“太阳系开会/议论对地球的看法/木星说:不喜欢,太自恋/......火星说:不安静,太嘈杂/木星说:不自然,太做作/土星说:不怎样,很自大......地球在一旁嘀咕道:等人类到你们星球上殖民就知道了”诙谐的讽刺,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老兵》“二十五岁的老兵/和那些光溜溜没有胡髭的石碑相比/已经很老很老了”《大运河》:曾经的百舸争流呵/如今只是细绳似的河道/去的是千年的时间/留下的是沧桑的滩涂......夕阳下的古运河,温暖而寂寞“《秦兵马俑》”当秦终于在搏杀中庞大起来时/在秦皇的酒樽中/微澜的依然是孟姜女/长城边的苦唱“。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关照我们生存的现实,对战争及人祸导致灾难性的破坏,深刻地揭示出我们生存面临的威胁,在当下工业对土地的掠夺及发展中破坏性以及形式化建设的恶性结果,在诗中留下深刻的关照。《城市之梦》”只是我们十多年像老鼠一样奔波/除了在这个城市竖起无数宏大的楼宇外/我们依然是一群卑微的工蚁/依然穿着解放鞋/在寻找解放自己的路“《希望小学》”只有希望依然在小学的招牌上希望着/那些当初满腔热忱的声音呢/那些当初迎来送往的人影呢/哦  都被大山里凄清的风稀释得无影无踪了“《老家》”走近老家/已没有思念之情/陌生的老家/完全是一堆高度的废墟/只剩下一口井......仿佛是一张对天欲语的老嘴"在城市化进程里,很多地方是急功近利的,脱离了发展的客观现实,强拆与泡沫性的超前建筑,都是利益化的驱动,破坏了自然发展的平衡,形式的东西叫得越响后果就会越惨痛,政绩工程的背后都是变相的腐败,违反发展的规律就是倒退,重复建设,豆腐渣工程,做项目捞好处会让社会失去公平信义从而失去信仰,多么发达的建设都形同巨大的废墟!“我们蓄意成就的建筑/原本不堪一击......时代在一个平平淡淡的烟圈外/又在开什么会//风雨之后/原本我们投身四海的光荣与梦想/一如街风走过”——《城市之梦》

  古树

这些原本生长在各地的时间之王
那么优雅  蓬勃  与世无争
显然一夜之间
被金钱所绑架
然后像个伤病截肢   包扎  搬迁
猬集于局促之地
开始一段集中营似的群居时光

一切自然的法则没有了
一切成了人满足感官的景物
假山  幽塘  楼台
曲径  花草  古树
中国式的园林也只有中国似的奢侈才能成就
......

还有谁能阻止这种对自然的掠夺
还有谁能阻止这种对生命的法西斯



诗人注定是孤独的,古往今来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也就不过是几个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文人的寂寞情怀,诗人认的就是一个”真“字,无真不成诗,心怀一个”善“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种悲怆情怀与生俱来。”你依然是浅浅的怔视/浅浅的不食周粟之貌......一千年后,你依然不肯称臣/一颗仙人球般的头颅搁在光光的花岗岩上“——《精神》

  诗人

诗人
你这苦难的精神世界里徘徊的浪子
即使给你一个太阳
也抹不掉你与生俱来的忧郁

你这大脑袋的神
上帝曾命你
去掌管酒却因为没有钱而借酒浇愁
去掌管命运却因为没有权而随波逐流
你享有高贵的血脉
可在世俗面前
你只得在长夜里
狂啸独酌自吟

站在金钱和肉欲的街头
诗人何用?!


  这首诗无疑会引发诗人的共鸣,”诗是艺术的王冠“”诗人是无冕之王“,多么璀璨夺目的光环,而骨子里的诗人不会是附庸风雅的摆设,从不以一己之痛而痛,一人之苦悲而苦悲。这也正是诗人现实中所不能逾越的悲哀,我有五言《有感》”劝君莫学诗,学诗命多蹙。热肠终须冷,谁忆有情骷。“意也在此!"上帝曾命你/去掌管酒却因为没有钱而借酒浇愁/去掌管命运却因为没有权而随波逐流”,多少幽谷兰,践在世人足;多少涧底松,不得高处风!“总是月亮从东边咬住岗楼/我们咬住西窗/我们非常乏味的灵魂/围着黄灿灿的囚灯/作蛾子舞蹈//无聊的时候/学刑天的腔调投足以歌/我们的白骨也会滋生磷火”——《囚徒》,沈琦在《汨罗江》也对诗人发出感叹“两千年了/我们在这里那个孤独的行吟诗人/他那仰天微蹙的表情/令人崇敬,也令人悲哀”
诗人的苦难一定会是时代的悲哀,当一头狮子被豢养成绵羊世界就会失去一种力量,这是精神的弱化,是奴性的开始,最终被强族所吞噬。

种子

在播种之前
我们曾在黑暗的仓廪里
被熏陶了许久
我们发芽的欲望
险些枯萎成一种非分的梦

在一双糙手
种我们于故土之后
我们久久的心绪
依然萎靡不堪

曾经我们在去年的秋后
是那样的饱满
那样的精神充沛

而今我们在泥土中
弱弱地生长
经常不谙时节地变化
早早孕出一些瘦果
在物竞天择的时代
我们愿意退化
我们好像更愿意被安排
被主宰地成就一些温暖的故事

我们越来越需要仰仗天空
长成一些中性的面容
符合小清新的规格
当然我们还是很有进化意义的

我们是被塑造过的种子
有着巧言令色的天赋

    你读出一种悲哀了吗?象征希望未来的种子,在熏陶豢养的过程中失去了精神的选择,被主宰的命运是一种退化也是一种桎梏,导致最后群体的“巧言令色”,会是如何的悲剧。当谎言代替信仰,人类失去进退的精神支柱,迷茫的一代将是社会进程中最深处的暗礁!


  诗人的信仰是自由正义和平与纯洁,是博爱是美是浪漫,这是人性的根本社会的良知,真理的天空,审美的和谐世界。有人说诗人是先知,把诗人尊为神祗,指定是唯心的,诗人只是保留人性原初的真诚,热爱正义与光明,追寻真理与善良,是人间正道,人性皈依,唯美的理性,把握瞬间与永恒美学里统一,在苍茫海上竖起航向的灯塔,无垠的荒漠里找寻甘泉,在慢慢寒夜亮起一盏给人温暖的灯。

   致大海

在海上
思绪都能飞扬成饱满的帆
那么悠然地在波涛之上

金色的阳光
透过浓云在海面上拖网一般地
拽起银亮的鱼
而风把我的头发吹成一面旗
一面孤傲不羁的旗帜

四面都是我向往的自由
辽阔  壮丽  奔放
四面都是我向往的精神
明亮  独立  豪迈
我将融化在这巅峰的一刻
听凭躯体去寻找
生命的归宿

在绸动的海上
我本是一只漂流瓶
不惧怕遥远或曲折
我只在乎生命的邂逅


    诗人沈琦所信仰的是思想的天空,“一个共容共存的天空/既是思想的,也是历史的,更是璀璨的......虽然在宇宙庞大的黑暗中/先哲的光辉/只是孤独的人类高举着的/一丁点的光亮”。他在《切.格瓦拉》中写到:“你是英雄/你那张著名的戴贝雷帽叼雪茄的脸/被印在恤衫上/和我们年前的心一起跳动......你是社会底层人的希望/你是社会一切不义不公的角斗士/你是自我拯救的英雄”,在歌颂英雄的同时不正是诗人内在精神的写照吗?

  沈琦的纪游诗不再是单纯行旅的风景,他的作品是思想性的,总把他精神的刻刀雕琢出神往的境界。他到古镇这样写“江南名寺/只剩下一棵清朝的银杏了/重描浓绘的金匾下/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膜拜你放浪的禅心”;《元阳梯田》里由衷地感叹“哀牢山啊哀牢山/当满天的晚霞再一次镀红群山时/你的天镜充满宁静/我心里必有慈航”

瑞丽河

你波澜不兴的名字一如文静的女孩
长裙  黑脸  蜂腰
在佛的照应下
自由在流淌

只知你远嫁印度洋
在那个浩淼的大宅门里
你依然是小女出嫁般的碧玉么
你日夜流淌的故乡呵
殊不知有一位残疾的老知青
仍记得你在水边盘起长发是的模样

   他在《黟县》中写到:那个群山里的小盆地/在春天里完全是一幅水墨写生/白墙  黑瓦  青天  黄花/再天上一点点湿岚或几许炊烟......每一块匾额都是故事/每一对楹联都有传说/宏村  西递  南屏  秀里  木坑  芦村......"散发出江南的墨香。“北京的天空/高雅而宁静/秋阳下,一阵鸽哨扫过皇城/纷纷飘落的红叶/跌进熙攘的菜市口......天坛的敬畏,地坛的世俗/恰好构成一幅和谐的市井画”《北京的天空》。也许就是阅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沈琦的眼里,无论是什么样风景都会住进自己的灵魂化成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个带着思想拐棍的行者。
   

《野河》中自然会有对老上海的记忆,人和景致在诗人沈琦的笔下惟妙惟肖,存像留意让人过目不忘。《旧月份牌》是典型的一首:

闪着霓虹的夜上海
着一身碎花而紧身的旗袍
袒两条丰腴的玉臂
在江南最侬语的季节里
摇一把温婉的羽扇

芬芳如白兰花一般的景致
暧昧的是优雅的气息
呼吸的是潮潮的时尚
带一点讪讪的倩笑
是一条玩过所有海洋的鱼

他在《鳏夫》中描绘出这样的场景:

无标题音乐还在他的老式唱片上趴着
咖啡在桌上对冰凉的窗玻璃呵着热气
露出半边鲜红的乳房......
他在一朵云下离开了家
圆规似的双踝不停弹着马路的皮肤
高楼们都乐不可支往后颠去
他神情严肃
......


《野河》集里值得一读的诗比如《名岛》《土著》《邂逅》《古意唱晚》《花蝴蝶》《帝国之殇》《七月稻香村》它们或感叹历史,对现实鞭挞,或诗意追寻,记录江南乡村风情,都有可圈可点。这里要与诗友交流的是沈琦《野河》中的一首长诗《无梦的春天》

  显然《无梦的春天》吸收了艾略特与庞德作品的营养,荒诞里穿越时空,意象里幽灵般隐身着现实,是成功的!


        无梦的春天(节选)

            上篇

那一片灰蒙蒙的城市在空中
分蘖柔情
黄色的烟雾中
传来猫的殉情

我们被一种氛围弥漫着
无从领略火烈鸟壮观的起飞
一切传奇的见证
都还隐匿在历史的冻土层里

......
我们都是些有灵性的猫
又有一些与老船长同居的经历
对于那些礁区和浅滩
本能知道

......
我们硕壮的颈上没有脑袋
我们宽阔的脚上没有脚趾
我们被天风裹挟而去
然后被安排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中
择泽而居

......

西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泛青的大地上
一双日耳曼手捏碎了血迹斑斑的柏林墙
赤潮汹涌的里海
已是日暮途穷
像一只垂死秃鹫的眼睛
浑浊而肮脏
而卡廷森林里
幽灵们竞相目睹世纪末的曙光

无梦的春天像蒺藜一样蔓延
这个依山傍海的城市
在雾霾的天空
像只没有尾巴的风筝


  这让我想到《荒原》的前奏,经历一次时空的穿越,由此跟随诗人的回忆回到浴火重生的那座城市,就是在那个战争的后期他们漂泊到那里开始了接受命运的安排,择泽而居繁衍生命,开始新的生活。无梦的春天贴切地形容出那时的上海,经历战火的洗礼,千疮百孔疮痍遍地,百废待兴,新的春天来了,却看不到希望。“春天的承诺中/我们只有一种思念在夜间开花/父亲啊/我们在监狱外的路灯下想你”,这是怎样的悲欢离合,怎样的骨肉分离,命运的不羁之舟摇荡在无边的风浪里,在无边的雾霾深处,这个城市像一只随时断线的风筝。诗的上篇交代了创作的背景也是现实中残酷的经历,沉郁深婉,散发着浓烈的哀霎之气。

   中篇

......
依然是陋巷深处患结核病的少女
开着平胸单调的花
季节已非重要
天空在疯长的建筑物上窘迫了许久
偶尔有一粒鸟屎从天而降
砸在城市的晚报上
变成了本省本埠本年度的最佳新闻

一条大江从这座城市最贫困的窟旁拐过
带着许多年轻心灵
棹歌而东
开始一段蔚然的漂泊之旅


而梧桐的街上
皮癣似的蔓延出一些暧昧的酒吧
......
李清照死了几百年后
传统的梧桐开始在这个城市一点点消逝
细雨常常糜烂
糜烂我们五月下岗后的神经

这时你直楞楞的脑袋
从地铁口一点点升起
瞬时就有了庞德带烟雨的梨花
......

蓝色夜幕下的城市,像萤虫群居的植物,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热带鱼般穿行,陋巷棚户区患结核病的少女像一朵单调贫瘠的花朵,晚报每天报道着无聊的消息,大江拐过贫民窟般的老城,皮癣一样的酒吧在暮晚散发着暧昧的灯光,沐浴香气的泰国女妖袒胸露体像一盆盆待价而沽的茨菰,这座城市从几百年前李清照死去,再没有“梧桐更兼细雨”那样的诗情画意,到是地铁涌动的幽灵般的人群,想起庞德让人窒息的诗句。疾病,混乱,喧嚣,沮丧,沉闷......诗的中篇,展现出城市丑陋的一角,世俗糜烂,毫无生气,与“下岗”后糟糕的心情吻合在一起,进一步渲染出失望颓废的情绪,进一步深化无梦的春天这样一个主题,满怀对现实生活的幽怨和无奈,也寄托着对纯净美好生活的憧憬。

下篇

下午四点的太阳
疲惫的仿佛是张人妻的脸
从地板爬上沙发
无数张忧郁的梧桐叶
小手般在墙上玩着无聊的皮影

......

起雾时  窗子沉浸在一种灰色的情调中
许多孪生的房子
而且古板呈现一种牝性
期待一支箫在永远的傍晚
回到童年
......
还有沉寂如四月的天井
在写着拆字的旧宅里
静静装潢又高有空的天

历史在这个平常的日子正架起一座跨世纪的桥
铁道像拉链一样可以开启
大地的溃口
......

昨夜的曲谱依然是今晨的调子
今晨的调子依然是明天的节目
梦境贫乏
......

伟大的春天已经来临
我们却躲在基因里
猥琐不堪

  诗的下篇依然延续着颓败的情愫,充满对现实的失望之情。显然是缺乏对新生事物和变革的信心,也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困乏,在紧张压力下的城市生活中疲惫不堪无聊厌倦的心态。时代的列车快速向前,注定淘汰下落后保守缺乏新生命力的一群,失落和颓败是一个集体情态的缩影,诗歌从一个角度嘲讽着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对“换汤不换药”的弊政,和“城市——像一张面饼越摊越大/而红顶商人的肚腩/也越来越肥”的政绩工程和官商勾结的腐败,提出尖锐深刻的批判,表达了深深的担忧。诗歌也触及到现实中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到处是工蜂的忙姿/却不知蜂王昨夜睡在哪里”,对现实的不公及婚姻情感的混乱提出强烈质问与批判。诗人沈琦,用沉郁的意象化表达,富有象征意味地用“无梦的春天”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颓废猥琐迷茫消极和腐烂腐败糜乱的社会现象做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和深深的鞭挞,冷静沉郁地揭示出人们渐渐失去信仰,失去梦想,沦落成物资的奴隶,和将要带来可怕的后果,“在一个划时代大迂回的背后/奠基者的子孙就是掘墓人”;在伟大的春天到来的时刻,“我们却躲在基因里猥琐不堪”无疑是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沈琦的《野河》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朴素醇正不事雕琢,有浓厚的散文气息,生动形象地运用小说化刻画与描述,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无梦的春天》成功地意象化呈现,凝练含蓄地表达出丰富的主题及深刻关照社会现实的内容,超越了朦胧诗的时代,在借鉴《荒原》精神和西方意象创作手法上取得了成功。作品集中也选录了一部分不够成熟的作品,主要表现在对较宏大题材把握的尺度与角度不够像《教堂》《长征》《文革的日子》等,在语言追求新意的过程上还有表达上的“硬伤”,比如《暴风雪》“他们的冷扫帚/无情扫除秋的遗秽物/激起的庞大喧嚣/混沌而迷乱”“到处是晶莹并剔透的灿烂/一个纯粹且白色的童话王国/充满了安详和温馨的氛围”无疑是生造拼凑拙劣的败笔;《疯子》“那个在黑室里划火柴的人/哧——啦/火苗仅仅一闪/便给黑暗中的风扑灭/哧——啦/又给扑灭/哧——l啦/又给扑灭”,是希望用生动的细节表现疯的状态,恰恰失去了诗意化语言的要求,从而不再是具备诗意的表达;叙述化及口语在诗歌表达中常常是“出力不讨好”且容易情感诗意据实,缺少意味与含蓄的美,导致诗歌的散文化甚至小说化,诗友的多数作品存在这样的表述与《无梦的春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沈琦先生是黄浦江人,“汩汩的黄浦江/蜿蜒着流进我的梦/一本翻烂的《草叶集》,曾盖在我青春的脸上/耳畔永远是船厂的汽锤声,久远地激荡/......我已是一艘栓在岸边的驳船/早已卸下远航的主机/但我的心依然在你的主航道上/汽笛仍是我的乡音......",想必沈琦先生已是退休赋闲,临江赋诗或是朝暮相伴,滔滔远去的江水会带来无限的慰藉和美好的回忆;沈琦先生的作品富有美思,思想性远远超过语言的形式,在生活的浪潮里,像一只沉思的烟斗,扶摇进无边的风浪间,诗作给人带来启迪与思索,我就以《黄浦江面上漂浮的一只烟斗》为题,作为诗友送给您的纪念吧!

  此文不作为是《野河》的评论,只当读后感和与诗友的交流,感谢沈琦先生下顾邀请提提建议,实在是望文生义,不到之处敬请海涵,愿意与先生交流。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7&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6:19 | 只看该作者
2 月23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当冰雹像榔头一样敲下

沙蝎

黑夜的巨嘴张开。
闪电,被恶魔之雷哞拉长的变形
獠牙撕开寂静的大地。

瞬息,万物慌乱,
冰雹像榔头一样迎头敲下......

极目之下:
红枣、苹果、棉花、菜蔬狼藉遍地,
穷人的干打垒房子
坍塌成露天的无底炒锅。

哭声。喊声。咒骂声。
狗的惊叫声和女人哄孩子的声音咬合
在一起,像被盛世遗忘在
某个边角的下脚杂料。此时,

正被冰雹追、截,
他们芜杂,能被一首破诗炒熟么?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7&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春天的纸屋

吴一

我坚信   春天的纸屋里
羚羊不会因为晃眼的妩媚
减缓惊恐的加速度
而笼中的小鸟
总掂记扩张它的肺活量
只要那只霁蓝的琮式花瓶还在
必然一直装殓海豚的音域

所以你即使内心的峡谷
准备了一万只蜂箱
采集谎言酿造出来的也是有毒的蜜
铁窗外的青枝緑叶间
早已找不到一朵纯真的情逝情伤
照亮纸屋里
那个等待放风的人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虚无(外二首)

柳鹤鸣

虚无很小,爱你很大
从这一秒开始,比上一秒更长的
是酿你芬芳带甜的唇
二十多年,我不曾踏足你一步
遥远比更遥远轻些
爱你是在失重的那一刻
因此,我用力偏猛
错误的判断了你的空

仿佛爱你,就是爱上了虚无

黑夜

第一点黑是洁白的黑
洁白是更白的黑

我以秒速刻你,过于长久
我以长久刻你,过于黑暗

最后,我以一场细雨刻你
从一滴一滴开始,漫天飘洒

天空

太阳的光,从地平线
穿过,天就亮了

亮是更蓝的绿
绿是打我窗内撤出的暗

天和地都是绿的
亮和暗都是空的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5&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执着于超然之境的追求

                                                                          ——余怒诗歌印象

                                                                              文/花一仆

        年前读了余怒先生一组《喘息》(第一集),因为喜欢,欣然留字。无意间与诗友发生争议。因为时在创作状态,加之年关之际俗务缠身,未及详述根由。现就当时大概印象谈一下粗浅看法,也算交流一下读诗心得。
         一、 诗思的创新品质。 诗是思。角度,深度,浓度,高度,宽度,纯度,精度,灵巧度……无论哪一方面,展现了不平庸的,独到的感知、语境、意境,也就是诗意了。在所有的文本中,拒绝平庸是普遍的追求。而诗,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文本中的文本——只有诗意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创新的品质作为根本性的追求。这,也是我读了余怒先生一组《喘息》之后便欣而赏之的原因。
        组诗的第一首:《世界之名》“我敲行李箱发出沉闷/的声音说明里面是满的/我敲胸腔发出同样沉闷的声音那儿是空的/满屋子翻找一件淡蓝衬衫我曾穿过它晚上我要是/坐下来就会感到整个世界在打转在窗户外面/我想使用一个新名称以代替旧的磨损的/菊花转动它纷纷花瓣”
       以一组对立的意象起篇,行李箱是满的,说明在这个世界走了许多地方;胸腔是空的,说明收获的并不多。寻找自己的东西常常找不到,一直找得一片混乱;命名是一改变、革新式的追求;可是菊花还是菊花,哪一个花瓣也叫不成别的名字。这首诗是瞬间状态的扑捉,直觉的、意象的感觉十分强烈,也很独到。
        一组诗就风格而言,大致体现了这样的向度——从思想性到艺术性都有明显的创意。
        二、诗美创造的独特语径。值得注意的是,《喘息》组诗的断行是超常轨的。诗句间并不是按照语法要求或人们的阅读习惯去排列,而是着重一个意象空间的内在要求去排列。
          还以《世界之名》为例,1、第一句从“沉闷”断行,当然是在突出沉闷的感觉,也为胸腔的沉闷埋下伏笔。“的声音说明里面是满的”列为一句,在我看来无可厚非,有违习惯是明显的,但诗人既在转行时突出了要突出的重点,又突出了“声音”——“满”,是倾听的结果。这种表意功能的强化,拓展了诗的表现空间。2、本该有的标点去除之后,产生了一种阅读气感、意感、场感等不同的感觉。通过句控、意控、气控,一种别样的节奏被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拓展了诗的美感。3、 这种非常轨断句是对于诗的承载力的开掘。我们离开《世界之名》,到他另一首诗《云鸟》中看:“睡一觉起来看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移动手指找班扎雷海岸/在波因塞特角与卡尔角之间我/没去过那儿心向往之更加疲惫继续喝酒/等待朋友们向我的屋顶空投食品他们会的/朝上望天空挂在天上湛蓝湛蓝纠正形而上下雪了/我有很多奇怪的爱好奇怪的朋友们语言/是不必要的因为幻听歪曲你所言同时/它也是无害的上帝和佛是两种货币相互可兑换/看在好天气的份上读诗吧拍打鱼缸使里面/的鱼感到轻微震动跃起又跌回水中怎么解脱我问你/窗外白云电线上鸟我的恍惚”
        前两句的看点在于“世界地图移动手指”,主体的歧义性想象造成一种思维化的真实。下面的两个海角之间和我,同时被客体化,造成“我也放在那儿,我没抵达我”的阅读暗示,通常这样的诗意是要用许多文字的,诗人却只是这样排列上的创意就实现了。之后的等待朋友向房屋空投食品,以及后面的湛蓝与雪、上帝与佛,朋友的默契,鱼跃与回,都是恍惚之间的直感:海陆之间不同感受的交集。这种时空感,在这样一首小诗里得以完美呈现,除了断句的效果,还有更重要的思维、想象的力量。
        三、稀释语言功能,强化思维状态。 这组诗视角的广阔和高度,往往使人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知识、知性、品格、求真,即更贴切真理把握和审美把握所产生的美学质点。这种视角是俯瞰性的,不是描摹、跟随或零敲碎击式地诗化第一自然,而是超越第一自然之上,全息式的诗意摄取和组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只眼珠同时转动你看到了什么/被空寂挤压成圆筒状的空气”《可视之为思念》,“坐下来就会感到整个世界在打转在窗户外面”《世界之名》,同时作用于印象或思维里的事物,没有去分开写,而是直接呈现出来。是对思维原始信息原生态的忠实。语言作为思维符号的作用,在这种全息思考中只占居次要位置,只是还原为思维工具的本质功能从而服务于思维,也服务于文本的把握。
        其实在西方现代派诗歌中,波德莱尔、庞德等,在耳熟能详的中国朦胧诗群中,也都着重思维本身的真实。当然这里的思维是灵感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甚至与数理思维互动状态中的灵感思维,正是这种互动,才是全息模式下的诗意摄取。细细感受,通过语言介质,你甚至可以直接感受物象作用于诗人思维的美感点。这是审美的冲击力。物象,是的,进入诗写状态的物象带着自身的物理状态、社会生态等突出的属性以及被诗人诗化了的功能性属性。
        思维的动感、敏感、质感越过语言的标点、附意、歧义、模糊等限制,亦即是灵感思维的活动,规律性地确切地把语言固定在那里。去语言化,是去除为语言而语言的追求而实现语言之上的美感传递。“非诗”化是把一些语言之下的、不适合诗美要求的东西用于诗,这完全是相背的两种向度。
        至于艺术手法,如直觉、通感、象征、夸张、想像、交感等等表现手法都有使用。而且力图用到极致。诗意风格也是风趣、诙谐、庄重任什么调子,第一自然有的能有的、将有的、只要扑捉到的就是诗意的创作。这无疑是一种自由创作之境。
       当然任何探索都难以完美。起码在读者传统的审美向度里就是偏离,如无标点,如强行分行,如强行叠加、如异感交集等,突破传统语言习惯所带来的不习惯,是一目了然的必然。在这个层面上,没必要再探讨,诗人能这样写,自有他的考量。问他为什么,他或者只能对你笑一下。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6:19 | 只看该作者
2月24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落雪时节

霜扣儿

每一句话都在燃烧。又孤单又坚硬的
窗外落雪时节
我持诗歌而立的
此时此刻。无明无暗
另一半体身体挡住巷子
那黑拐不回来。在诗歌后面
些微升在肩上的烟雾
抱紧了落不下地的路灯
照见一句话比一阵风跑的还快
人已愚极,事与我,谁在旁观
闭好的嘴唇守护规则
而边角的那一抹,漏出丰富的寒风
涨满肝肠后替雪色回了头
我去——这世界还是冷,不为一首诗歌卸下
一星半点温柔
而窗不移动,而这辈子已到中夜
目的与方向均无旧辞沾染
亦不期望薄酒回温
我去——这诗歌不能为世界添上一个年轻的人
没有多余的我
融化什么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史剑锋


窗纱用细密的网眼起伏呼吸
一粒粒饱满的空气历历可数
斜阳在粉墙上作画
涡动的水气在红光里旋飞
它有无数只手无数副笔墨
屋顶是艳红的
白铁是暖亮的
黄昏的呼吸是有
大面积宁静的阴影的

接着它开始泼墨
趁着最后一缕天光
晚风铺开我体内的宣纸
请恣意挥洒吧
过浓过黑的色块
由蟋蟀明亮的吱吱声来修补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7&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康京凌

披着半幅春衫的小兽
推开了我的竹篱笆
为我带路的小兽
明目如灯一样滚动
那拉我俯身的风吹
一地明艳的织锦
在眉毛 睫毛上
款待大风
我先行一步的双手 被埋进土里
换一种方式剥开脸面  
土窑才变得干净

在一幅淡墨的纸画里
炊烟像扬起在风里的笔
干旱总把我愁煞了
远山和斜阳都跌落下来
无助的刀子  不知有什么前程
藤 竖在井房前
顺着梯子
好丈量梦

睡梦 总是一如既往
一头牵着鸟鸣
一头攥着井水
你花香的身子 总会让我回忆
嘴唇和吻
定会在往后分离
日子对于你
那小小的帐篷里  或生或死
都奔过了马蹄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5&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身体和心

高春娟


你睡着,身体,红色的跳动,
你睡着,呼吸畅通,鼻孔明亮。
人类的主宰,建筑的尸体。
你睡着,一颗心在掩埋。

你睡着,你醒来,就在一霎那。
心没变,身体活了。
你睡着,寻一夜安宁,放松的神经
污浊之气,自由释放,心和灵相拥。

囚禁的心,释放灵魂般的光。
太阳睡着,月亮反省。
觅一路香甜,在梦里成长
呓语,哈欠,磨牙,为身体找借口。

我呼吸,我寻求。
坚硬的身体,柔软的心。
石头正在敲打石头,埋葬,复活。
我们都在调节,折磨,吞噬,脂肪蔓延。


调节  心与身的协调
折磨 。 一堵墙  ,石头般的坚硬
吞噬,身体淹没心脏,心脏偷食灵魂。
一棵欲死的树诞生。

调节是一杯咖啡。
阳光很暖,夜漫长。
调节是安静。茶壶里的一枚绿叶。
一次再生,一次游动,流淌入心。

折磨很痛,发炎的牙龈。
很多美味,总要和疼痛磨合。
长出的野草,在石头缝里听声。
路在行,放慢一秒。

吞噬总是暗中行进,掩埋季节。
心在左右身体,身体在折磨心。
灵魂总会找借口,做一个永久的小三。
路在行,心已走远。

不,不对,当你真的睡着了
不再起来了,我就是全世界
灵魂吞噬了肉体,也包括跳动的心。
路在行,心已倒下。



不要怕,快乐的鸟儿
绿叶相称,美丽的花儿
美感的岁月
不朽的灵魂

不要怕,爱情的骄子
水在流,美丽的石头会开花。
风会吹,雨会下,闪电是美丽,
闪电是触动,闪电是幸福。

不要怕,挺起你的骄傲
打开你的心扉
路在脚下,在心里。在前行的霎那
美丽的身体,会张开触角,世界在精彩。

不要怕,我的情人
一分火热,一分清醒
岁月的脚步,迈出坚韧的步伐
凋零的枝头,开的都是梅花。


拢一拢头发
喝一杯清茶 丝丝入心
雪在融化
树,石头,平铺的路。

放慢呼吸
眼睛省略,灵活的鸟儿
叩响心灵之门
做一次超越

心在跳动
身体在平衡中寻找平衡。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评论#

子青2015年一季度 读诗 汇总帖


1.  春在湮灭处练习发声 —— 子青悠然 微析草帽诗歌


子青微析:

很喜欢悦读草帽老师的字字,诗歌载体小,但内涵却不简单,看上去口语化练习,抒情意味并不浓烈,但品读咀嚼后,却留有深长的蕴藉。可能因为岁月历经,草帽的文字没有炽烈的激荡,有的全是若水的从容。且在不经意间,或者说,不留神的时候,一根金针就那么细微地戳了你一下。你痛,却一定不喊出,油然安静沉思 —— 是啊,就这样,人生如此承受和丰满。

读草帽的《湮灭》,我知道其创作来源于音乐的给予。乐曲不同,提琴和埙的主音乐器截然不同,风格更不同,但因为听音人的倾心投入,诗者找到了自己的落点与呈现 —— 湮灭 。确如此,舒缓、忧伤的流淌中,穿过风雨的人,才有可能这么承载一份灵魂的感悟和纵深的透彻。我喜欢这一份精炼的体悟,仿佛水墨写意,仅仅黑白两色调,清晰挥洒出乾坤里的渐变色差与参差起落。而在无极的闪转腾挪中,完成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终极审美和哲学意义(或说禅境)的一份依托。

诗文本,并未指向一个明确的具体对象。诗歌意象的建立,看似阔大穿越,有恍惚之感,但读者还是很轻易的融入诗境。剑客有江湖情怀,可一句“我不会用咒语解霾”直接拉近了诗者和读者的距离,因为我们都曾纠结,或正在纠结中,这份具有广众的情感体验传递,无疑获得了共鸣。而尾结空无一人的春夜,“渐没了人形”,在开度上,留给读者深广的冥想空间。

相对于诗歌第一部分的湮灭之感,诗歌第二部分的“湮灭”,明显有了一层春天气息的召唤。或者,这正是舍利子结晶体“死而后生”的涅槃,“从契约里取出暗火”燃着的不仅仅是诗者自己,更可能是赋予读者思想之外的深沉拔节。诗文本“湮灭”的开合裕度,把控非常好。诗语气息在舒缓的节律中,保持了十足的弹性和暗潜的张力。

2015-1-7



附:

草帽的作品

◎  湮灭

1.

我不会用咒语解霾
它无限纠结
此刻你别回眸,有剑客在乡野游荡
世界中了蛊
摩尔庄园空无一人
这春夜
渐没了人形


2.

紫箫鸣了一夜
缝衣人的补丁空空荡荡
她转身从契约里取出暗火燃着自己
像黑夜在黎明里涅槃。
清晨,未亡人捧起舍利子
屋外才进入春天

2014.12


作品链接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30601-1-1.html




2.  雪花纷飞寻梦园 ——  子青悠然 微析王丽颖诗歌《我们的二零一四  雪》


子青微析:

丽丽文字,不仅有格格的雍容,也有职场白领的稳健,还有西洋花腔的变奏,更有偶尔俏丽多变的小妆容。她的文字充满变数,偶尔轻盈如柳叶,偶尔激烈如暴雨,偶尔铿锵如鼓点,偶尔深重如埙音,偶尔剔透如水晶。是的,我喜欢丽丽的文字,以此长串的赞美辞藻表达我的喜爱。她的文字即使不经意写,也能有小小的“六味”,若是精心构思,情感集聚后爆发的话,更有不容小觑的审美威力(虽然我是夸张了一些:))。

这首出炉于2014年最后一天的诗歌——《我们的二零一四  雪》,读之,怦然心动。尤其文本中“爱的铜器里,十二时辰的玫瑰更迭/风暴一般,不能逃避,只能迎头赶上/被爱围困的人/指认悬崖之美并信任它”几行呈现,一份女性特有的细腻,隐忍以及智性的超越之胜,令人尤为感慨。由此,我个人还涂鸦了一首《悬崖上的花朵》。

诗歌开笔,大镜象的进入,又全然荡涤了女子易为生产的小格局。诗歌题旨重在于信仰,而不仅仅诗者是爱的信徒,诗者所期待的众生,“我们有孩子的纯真,老人的执着,并以此为乐”,也都将是爱之信徒,与快乐使者。而“返青的索道、织锦的誓言”,折射的不仅是生活光亮所在,梦之追索的难度和曲度,同时也暗藏了诗人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骨。这在接下两句:“漫长冬夜,被我隐藏和熟知的/也一定会为我深沉眷恋,独自擦去热泪”,诗行有进一步的延伸补足和给养。

雪落无痕,雪润无声。白色,意味爱的纯度和明澈。爱的窗帘之下,“时钟正派出它憨厚的小熊”。此刻,仿佛真的有一只傻傻、憨憨、可爱的小熊,笨笨地,摇摇晃晃地来到眼前,和我们一起在回望中,更多展望迎接新年的希冀。而这一幸福时刻,我们褪去虚饰的典雅,淋漓心怀的释放,让新的钟声在心脏上敲出契合、回应的声律。诗歌的尾音悠悠绵长,宛若雪花一朵一朵漫舞于夜空,给读者以无尽沈思。

一首诗的创作,不可能完美无缺。如果要找出一点瑕疵,我比较期待像优雅、孤独这样的语辞更为感性,有意象的替代,而不仅仅是一枚枚抽象的圆钉,介入明黄丝质的绸缎。

2015. 1.16 ~ 1.20


附:

王丽颖的作品

◎  我们的二零一四  雪


占有无限的语言和时间
之前的白都显露虚弱之象
爱的铜器里,十二时辰的玫瑰更迭
风暴一般,不能逃避,只能迎头赶上
被爱围困的人
指认悬崖之美并信任它,
在一年的最后一天
我们有孩子的纯真,老人的执着,并以此为乐
这爱的信徒,这落日般的信仰
我们将沿着返青的索道,履行织锦的誓言
漫长冬夜,被我隐藏和熟知的
也一定会为我深沉眷恋,独自擦去热泪
爱,垂下她的白色窗帘
时钟正派出它憨厚的小熊
我的手指再不能优雅
我的唇再不能孤独
新的钟声在我的心脏上敲鼓

2014.12.31

作品链接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39429-1-1.html



3.  思绪的游走间轻漾诗情 ——  子青悠然 微析 酒哥哥诗作《空杏寺》


子青微析:

酒酒的文字很随意,没有刻意的雕琢和构建。似乎是在思绪的游走间,不着力的来那么两三点杏花雨,遇之清清然;又仿佛一个喝了几盅老酒的人,步态摇晃,神情微饧,于不经意间挥两笔淡墨,真的如同酒酒诗里呈现一般:“很无意钝一句/它说,你比较靠近/你的头顶/有开花的希望”,而读者不期然悦之,欣欣诗意葱茏。

酒酒这首《空杏寺》集中体现了这一份自然恬淡的美,不造作,亦如“清水出芙蓉”。文本中的意象词:老家、童年的影子、雪、小动物的蹄印、寺院、放羊、写诗、土腥味、村庄,除了立体、多态地勾勒故乡的小影,它所能唤起的更多是乡情牵引、朴质萦绕、静谧暗生、谐和环拥以及未能明晰表述的远逝忧伤的悬浮。

空杏寺,诗者的文字成就了白雪淡拢、晨光微照、寺院露出一角,村庄静卧于若远若近的钟声交错读书声中的水墨图。美的清澈,美的不露痕迹,连带淡淡的愁思也是美。不过,可能因为诗者并未着意营造一首诗歌,从整体来看,某些诗行及语辞还可精炼。个感文本可分为上下两节,“没有钟声”这句可省略,“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之后为第二节,第一节内容可适当精简。

此外,诗中我个人很喜欢的是“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也不知道放羊与写诗会发生什么联系/一个名字。/地名。/一直去不掉土腥味”这几行,其间“去不掉的土腥味”仿佛强调了诗者所执念的乡土与本分,怀念的牧歌与自由。而那时候不会写诗,现在来写诗,似乎于有意无意间透散了出尘与入尘的无尽况味,仔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5-2-6


附:

酒哥哥的作品

◎  空杏寺

空杏寺是我老家,那是我的故乡
每一次想起,都是些童年的影子
那年的雪真大
绵延的山,丘陵,
都罩了白头
登山的路,也被覆盖了
一些小动物的蹄印,
在早晨的太阳底下特别生动
寺院被掩藏在
整个的洁白里
没有钟声
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
也不知道放羊与写诗会发生什么联系
一个名字。
地名。
一直去不掉土腥味
读书声跟钟声交叉着
四十五分钟跟十分钟的关系
将整座村庄静止地悬浮
再也无些许动静


作品链接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50102-1-1.html



4.  看日出,悟“天人合一”净心志 —— 子青悠然 微析 石头诗歌《看日出》


子青微析:

一直喜欢石头文字中时隐时现的禅境语意。因为身居烟火,我们时常努力抽身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陷入。《看日出》,读者所感受的不仅是挣脱束缚,光明在喷薄吞吐与翻涌,更有“天人合一”个体融入自然的洁净,欢畅与哲悟。

禅宗以为,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在日出的刹那,一股扑面而来的巨大气浪/将我全身的气息置换”,其间置换一词尤为深蕴。这置换的不仅是黑暗中泥淖的沦陷拯救,也置换了红尘中未名的全部污浊,替而代之的是浩然正气和蔚然坦荡。

快感来自于心志的澄明;震颤来自于天地弘大的覆盖。
全诗情绪收放自如,至高亢处,宛若虎跳峡水流激情四射、锐不可挡。结句“我跪了!我的草莽之心已有去处”,足以叫人沈思和匍匐。

2015-2-11


附:

石头的作品

◎  看日出

在夏河,看日出
也是要净手、净脸、净心的
这是我看见一只鹰,放弃了一只野兔后
向大经堂投去了虔诚的祷告
这是我突然跪滑十多米,而膝盖毫发未损时
想请一幅绿度母唐卡的发愿
这是在日出的刹那,一股扑面而来的巨大气浪
将我全身的气息置换
而我,完全无法抵挡,也无法复叙这快感,和震颤
我跪了!我的草莽之心已有去处

注:
夏河:位于甘肃甘南州,因大夏河而得名,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在其境内。


作品链接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48247-1-1.html



5.  极致寂静中,于璀璨的思忖 —— 子青悠然 微析 云楼七狼的诗歌

子青微析:

云楼的文字悦读了一些,个感语言的气息很别具一格:停顿,链接;断,再延展;气息的刻意顿挫中推进诗性的思考。外观呈现,似乎并不流畅。然而,诗思渐进中,却又有无形的联接与吸附,读者不知不觉被这种特别的诗意文字所牵引。仿佛漩涡,或者黑洞,诱惑人去探险,去洞察,去回味,去咀嚼。

这首《昨夜烟花玩我屋顶,今日雪花弄我庭院》,我被诗者捕捉两份极致的诗意嫁接所折服。一个寂静的叫人入空——雪花,一个炫目的令人忘世——烟花,这深入的精神探求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和辩证主义。物化盛行的红尘之上,能够静然仰视苍穹,独对自己的小庭院,安然揣摩哲学意味中的乾坤,以自然的神威消解不可明喻、彻底厘清的人之世界,我在努力走进诗境的多维构建中,更愿意慢慢品味一份属于自己心灵的恒久。诗作的潜进和思想的侵占,足以提起读者共鸣的兴致。

结句,“永别了,我的大师们!”,让人回味无穷,天籁响彻不绝于耳。后来,在诗者云楼的回复中,他如是说:
“人类的大地上从来都是群雄逐鹿的战场。自然与人的伟力,平民与大师,雪用她们洁白的牙齿“改变”了历史,烟花是被迫的,是十万只失败的狮子啊。这力量的掣肘,这技术和精神的走向与进程,大师们风起云涌,惟自然巍然不动。
别了,我们的贪欲,我们的野心,我们对时间的收藏!”

一首佳作,引导的就是赋予读者的徜徉和冥想以及一点思索,云楼这首诗有这样的功效。诗的标题实诚而些许冗长,我个人不太赞成这样的诗题标识。

若要细细拆解此诗,安静坐下来品赏,文本中的意象词:黑鹰,钢管,木头,守岁的狗等等,不再一一举证。不同的读者,一定可以打开不同的“天空之门”。


                                 2015.2.20 ~ 2.21


附:

云楼七狼的作品

◎  昨夜烟花玩我屋顶,今日雪花弄我庭院


雪是哲学家,烟花是商人。他们,热烈的交谈
我坐在桌前,坐在时间的国土

这记忆比遗忘还短。昨夜,烟花落在屋顶

众羊于夜空奔腾,守着柴堆的肖邦,生苔的米沃什
这土地,昨夜喂养出角兽
雪花在我的庭院,喂养出黑鹰

钢管。木头。还有一只和我一起守岁的狗
我的庭院,此时缺少凡俗与价值
隐秘的雪花与我讨价还价。她或是一名冷静的读者
不幽默,不如烟花识趣

在黑鹰的翅膀下,烟花,屈尊而深入。如帝国的羊毛
在暗淡的星辰里醒来

就那么一刻,我有踏鞍骑马的冲动。我想叫骂不停自语的狗
更想巨蛆一般在雪中获得巨大的形体
这是生活的完美修饰。雪的哲学,与烟花的光耀
比这声音更响的,还有天空之门

“永别了,我的大师们!”

2015.2.20

作品链接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59102-1-1.html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6:20 | 只看该作者
2月25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探索同题第一期】

想起故乡,你就升起一柱炊烟(两首)

@云楼七狼

故乡在亲戚的电话里,它软声细语
亲戚说:你的故乡,正在举办一次画展
那邮局是绿色的,那站台是黄色的,那凛冽的朋友
是白色,那对联上的狂草是黑色
那做完爱铺开四肢的情侣是蓝色

“假如你想哭,就沿着笛声奔跑。”

那浪上的葡萄,从海底捞起的母亲的乳头
她喊来一次颤音。海上播放的雅尼
占有音符的马群
当故乡变成异乡,异乡变成故乡,我满嘴腊梅

“我只剩两鬓白发,你还不来入画?”

调色板上,那一柱炊烟,跳起广场舞
提音响的人忘记别离的方式
逝去的父亲忍住了风化
我的情人带着花贝壳从海上回来

“每一扇门都是同名画作,黎明,你何时升起?”

变奏

@云楼七狼

旷野,有一种说不清的极权体制,在某个时刻
统治我
太阳就像一个钟摆,在玻璃的天空上
被一万只往北逃窜的狐狸
爆破

狐狸,是的,狐狸。它们翘起的尾巴,在政治学之外
代表人民的愿望
自由,民主,共同富裕。它们模仿
羊群,在大地上慢跑。温存,善意,容易亲近
“上层建筑,还有一只虎。”黑夜里,我看见
控制下的自由,流放千里的民主,面目全非的富裕
农村被魔术师含成蛋黄,城市被镇压在蛋壳里
无数迁徙的人,一敲就破
狐狸躲在地下密室偷笑。“只要不被捉住尾巴,我还能扇动一切飞翔。”
如今,在玻璃面前,我也发现了我有很多张脸
抵制的声音终于有人发出:
“所有的治平都是乱世,所有的抵达都没有觅处。”
狐狸,羊群,虎,还有我,还有迁徙的人
我们互为旷野,都无法定义谁更黑暗
那么多物种都拥有两幅面孔。贪欲也是,找不到它的边境
狐狸在阳光下躲进佛像,十分虔诚,掏空了自己的肚子
“你看,我多么清廉。”
佛学在这个春天成为最暖的风景
太阳被爆破之后,大会堂还有几支烛骨
断刀升起,成为一面新鲜的旗帜
羊群在沉默里低徊的叫声终于有了回音
许多骑士抖动全身的鬃毛
发丝落尽,也要勒住疯狂的殉难者
”祖国在大地上陷落,我不能再让狐狸艺术化地腐败。“

夜深了,狐狸竖起警觉的尾巴,随时准备越境
政治学好像一片空白。狐狸在佛学里占据
羊群的位置。我也感觉被抽空了
狭小的空间,带错的假牙,冲不干净的厕所,半夜的呻吟
呆滞的目光,粗糙的食物,神志不清的邻居,无力掉下来的树皮
批量打包的现实,让我如何逃避与反抗
只有狐狸的尾巴被揪住,我才使劲一跳

仿佛旷野也是我的底座,那些皮毛的起源如此盛大
虎,羊群,狐狸,政治学,佛学
当钟摆被爆破,还有
一只猫,也在屋角
伺机而动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9&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探索同题第一期】

春天的地铁

  潘加红

你的嘴唇是我的第一站,厚实的
性感的,涂着玫瑰红的黄昏
江边放着你的牙齿,舌头
而头颅流放边疆

从哪一站开始都是解体,我只能
抵达你的一部分;我把耳朵放在车轮上
蓝色的云,绿色的车厢,白的旅客
我的上帝,正提着蛇皮的箱子

装着我蛰伏后的初夜,交媾,惶恐
我说能不能让我简单些
扔掉一层皮,一些空壳,慌不择路

让我下一站,就抵达你幸福的胸部
哦,我知道,那只是春天隆起的土丘
这个错觉,让我的性,绵延千里

我说过,每一站,我只能抵达你的一部分
不断抛下,扔掉,上车,下车
就像一片叶子死亡另一片叶子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9&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探索同题第一期】
  
春天的地铁

  木斧

这是我一个人的。黑得凝重,黑得压抑
黑得远山的眉黛黯然失色,黑得池水兴起风波

开往哪里的地铁?

不要迷惑,在春天里,不要歌唱,不要禁锢每一粒泪水
不要呼喊,不要四处奔走
抱紧我,在春天里,不要把我放下,不要,真的不要让我再一次失望

开往哪里的地铁?

黑得那么憎爱分明,黑得那么孤苦伶仃,黑得那么相依无助
黑得那么泯了恩仇,黑得,颠倒了时光的秩序

开往哪里的地铁?

这是我一个人的。在春天里,不要忘了,地铁是我的
黑是我的,火焰也是我的
在春天里,不要妩媚,柔嫩,不要碧波荡漾,不要柳绿花红

我要的,只是一条幽静的路,通往生命的花园
那尽头,从此,是别人的天涯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9&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探索同题第一期】

春天的地铁

  彭晓阳

对于我来说,这趟地铁
开通了十八年
我乘坐了十八次
但只有两次我记住了
途中的风景
——第一次
爷爷不吭声地走了
那年他的小儿子
我的叔叔高三
深秋时滚进社会
第二次
失恋

这趟地铁总把空调的温度
调的很低,接近零度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探索同题第一期】

   春风

   初心

老虎被打
阵阵春风扑着草根而来

春风之上
万物复苏
向日葵承载着
一代人的梦想

春风之后
蒿草、蒲艾、白芷,次第花开
苍蝇碰壁
一拍即死

睡狮醒来,步履稳健
雄鸡再次歌唱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fromuid=53871

#流派评论#

                                      解析云楼七郎的诗歌《湄》

                                                      ——潘加红


云楼七郎▕ 湄

一波,又一波,亲人,今夜月亮
就像神龛上的佛
我像极了佛前燃起的香

水光在窗外。亲人,一声低斟,湄,在透明的雨里
洲,已游离出界外。旧的玉盘,新的青山
亲人,你住的那个屿
流隐于鸥的双翅。“儿啊,你就是我的香火。”
在海峡以西,大河有道。佛说起夜航的船,说起三叩九拜的信徒
亲人。今夜,我在香火的叶片里,点亮欲振的
瓣。佛褪去海峡之蓝
湄。一屿涟漪不敢喊疼,不敢喊累,不敢喊出故土的无边

亲人。今夜,我木质的焰,以佛的称谓
涌动微亮的海面
你描画的月有宋词的纹理
“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

题目以单字入题,古意浓郁。湄,岸边,水草交接处为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云楼生于岛国水乡,风光旖旎,佛香袅绕,他的文字也浸染了南国的钟灵毓秀,澄澈之美;可贵的是,诗人没有限于写景,而是在景和语言之间找到了桥梁,焊接碰撞出了火花,给我们一个崭新的琥珀色的世界:一波,又一波,亲人,今夜月亮/就像神龛上的佛/我像极了佛前燃起的香。如果怀着感恩之心,我们来到人间健康成长,是否是祖宗厚德,千跪万求之荫庇?佛是大界,我们凡夫是不是檀香一炷?一个诗人说得好,一个人后面/跪着一群人/一群人后面/跪着一个星球。当我们高昂着头颅,站在名利的山巅,有谁知道该匍匐下身姿,在梵音里感念苍生。水光在窗外。亲人,一声低斟,湄,在透明的雨里/洲,已游离出界外。旧的玉盘,新的青山/亲人,你住的那个屿/流隐于鸥的双翅。“儿啊,你就是我的香火。人不可选择的是门庭和地域,这种根深扎与每一个人心中,如同一脉脉香火延续,在海峡以西,大河有道。/佛说起夜航的船,说起三叩九拜的信徒/亲人。今夜,我在香火的叶片里,点亮欲振的/瓣。佛褪去海峡之蓝/湄。一屿涟漪不敢喊疼,不敢喊累,不敢喊出故土的无边。诗人文思拓展开去,血脉延展至整个海峡,有辽阔之蓝焰,也有深深痛觉;亲人。今夜,我木质的焰,以佛的称谓/涌动微亮的海面/你描画的月有宋词的纹理/“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佛光弥漫大地,月光洗涤众生,小我之景,大我之界,在乎虔诚感念,则沧海桑田,“无处不馨香。”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0&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06:32 | 只看该作者
2月26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把一生的苦痛,重温一遍

   白公智

登高只是隐喻。那时,我眼高
手低。许多美好事物,被我触及,
却视而不见。眼里只有高处、远方和
遥不可及的未来。道阻且长。

擦身而过,却失之交臂。我知道,
我在,你在,万物均在。年过不惑,
于此在回头,去找寻
彼在。是的,童年和青年,都在。

只如此眼熟,却要仔细打量,之后
才看得清十岁的调皮,二十岁的豪气,
三十岁的焦虑。一圈圈深刻
于体内,漾成年轮或皱纹的模样。

这一回头啊,我竟被扑面而来的天命
一拳击倒。在跌落的过程,
我把一生的苦痛,又重温一遍。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风寒症
  
  十五岚

像一场瘟疫
使森林的落叶,遍布呜呜之响
像芦苇突然头发发白,成为一个佝偻之人
在修辞学里,无法对它进行描述
只能与它同身感受——
它是一条被过度使用的河流
终于捱到枯水期,不再听到涨潮的手臂,站满鸟雀
它是一座古塔,找不到白雾的腰带
它不再那么美,美到一枚蚕在桑叶上
白白嫩嫩地蠕动
它终于回到一堵墙,听到风声穿过骨头
回到一张白纸,墨水吸干后
纵深的山水,已无力再提,再提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3&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流派网诗歌#

父亲递给我一支烟(外二首)

   子晨

六块钱一包的黄果树
父亲抽了很多年
刚开始这烟卖两块五
后来卖五块
前段时间提价卖上了六块钱一包

六块钱一包的黄果树
为父亲缓解过头痛,牙痛
以及身体上所有地方的疼痛
贫穷是父亲身上最大的一块淤青
每一次生活将他打痛
他都用这烟来缓解痛苦

那天,父亲递给我一支烟
手法熟练得像他递给任何人一样
我一直在猜想
莫非,他也发现了我长大以后
那块长在我身体上的淤青?

归家

我是从寒冬里出走的游子
在二月春风的柔情中
我找回遗失的体温
寒风料峭,我携僵硬的灵魂归来
深居村庄老屋的母亲啊
请替我收起细弱的躯体

母亲,请替我拍去身上薄薄的尘埃
擦去我归来的脚印
将马匹关押,行囊腾空
再为我剪去杂乱的长发

今夜,我将缄口不语
听月亮说话,金黄的稻草在枕边
奏起无名的乐音
那必将使我心情舒缓
我会想起我的身躯属于这片土地
灵魂归根于某棵同样沉默的古树

母亲,当你在土地里
播种新一轮的种子时
我同样会想起
那些都是我最亲的兄弟

乌鸦的歌声

在春天想起死亡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越来越像一个诗人了
在故乡,行走或睡去
我总是满眼泪水
村庄在我的脚下老去
田野在老去,栗子树在老去
屋檐上那只乌黑的老鸦也在老去

那只叫了一辈子的乌鸦啊
曾借助黑色的歌声带走了多少人的生活
父辈说,它一叫村里就会死人
漆黑的夜色里
单调的歌声就扯痛着村庄的伤口

如今乌鸦也衰老了
我躺在它栖息的老树底下
想起我温暖的童年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53871


想一想,那些热闹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吉尚泉

冷风已经吹过40年,大雁却没有停下来
当我再一次经过匆忙的城市,匆忙的一声尖叫
让我越发悲伤,甚至羞愧

想一想远方的流云,似乎巧合了我的遭遇
当下午的阳光探出头来,生活
让那些负重的骆驼,永远跋涉在沙海

那些小小的感动,甚至那些为富不仁者
呼啸着来去,那些孱弱的人,痛苦的呻吟

想一想,那些热闹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沿着六股河行走,亲人越来越远
涛声越来越近,当视线倏然开朗
心向大海,该是多么的短暂而匆忙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5&fromuid=53871



#诗歌评论#

                                           大地之子的悲壮歌吟
                                          
                                              ——评王琦的诗
                                                
                                                   苗雨时

  我曾经说过,王琦的诗是灵魂书写,用心说话,它高标了人的精神尺度。然而,现在我要强调,诗人的沉重的主体,还是根植于大地,深扎于乡土,他向人们最终展示的,仍是乡土上的困顿的人生。其现实生存的尴尬与困惑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巨大差异,城市现代文明对古老乡村的挤压,乡村不可挽回的边缘化,或被蚕蚀,或被历史所遗忘。他的生命存在处于历史断裂的夹缝中。犹如他诗中所写的那棵“向北倾斜”的树,“因为风的原因”,“像一个疲倦的人/刚躺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僵住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就这样凌空悬挂着,艰难地支撑着。这一意象,拟喻了乡村人当下无可奈何的生存运命。他永远不会忘记那生他养他的家乡,“金钩屯的屯”,昔时家乡的父老乡亲,是何等的勤劳与丰饶,但如今已破败成一片夕阳下的荒凉,眼前一条大黄狗的叫唤,使伫立村口的我,颇有“恍若隔世”之感。他依然站立在那“滦河水”的岸边,这里流淌的是他童年的生命之水,他是“喝滦河水长大”的,那乳汁一般的水,曾“一年”又“一年”,哺育他的青春,而今临水而歌,却歌声喑哑,那往日的“影像”,“已大部分沉到了水底”,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对着河水”静默、出神、发呆。他抚摸编织自我生命的“时光片断”,以此大量自己的人生长短,回眸那吃桑、吐丝、做茧的历程,一匹“丝绸”,也只是包裹和经纬了别人的梦。他观察人情世相,以“弯曲的视线”,在新与旧之间,曲折地延伸、穿行,像“旧衣服”一样,一代人没落了,而新一代的衣服,也很快打上的“补丁”……
  在此种境遇下,诗人何为?诗歌何为?于是,他积蓄力量,反思谋划,开始了多向度的探索与追寻:首先,打发灵魂去“运行”,飞往雪域高原,在山路上,他景仰那些“长跪的人”、“匍匐的人”,他们一步一拜的朝圣的姿态,让他热泪奔涌,但他取回的信念的经卷,却仍然是对土地的崇拜和感恩;接着,他让自己的心灵去沐浴浩瀚的“青海潮”水,那一滴一滴的清亮,洗刷着“我不为人知的冲动”,但带回来的,却是内心的一处又一处的沙滩;此外,他还远涉“汉水”,领略那“千百年的奔腾”,感悟到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这些水”,从生至死,“高峰”也好,“谷底”也罢,都不过是“逝者如斯”……
  这样,诗人经历了一番精神的漫游,然后回归故土,他俯身这温热而恒凝的大地,深深地感到他的生命再也无法与这土地分开了。这里,是他生命的起点,也是他精神的原乡。他立足乡土,敞开胸怀,拥抱乡土上的一切,心存感激,企望神性降临,大地澄明。那原野上的自然万物,那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都于冥冥之中给他以生存真理的昭示。人生在世,难免遭遇磨难和困境,但只要体悟了“天人合一”之大道,顺应此种深度的自然人生,抗拒人性异化与荒诞,摒除遮蔽与沉论,持守生命存在的本真,便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之上。诗人王琦诗歌的悲壮歌吟,放在他创作的整体格局中,正是在担当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中,凸现了他平朴而沉实的大地之子的人格形塑!……

王琦诗歌作品

◇向北倾斜

在高原上,因为风的原因
一棵杨树向北倾斜着
那个角度,像一个疲倦的人
刚躺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僵住了

风还没有停,粗重的呼吸
常年穿过村庄的历史
卷起的沙石慢慢堆积起来,形成高岗
以至炊烟不能直立,房子也矮小
视野之内的很多事情都不敢确定

疲倦的人有两条道路可走
出去和回来。不像这棵树
只能这样站好,连一步也无法后退
我还不能证明裸露出来的树根
就是一种反抗。以及
孤零零的和这个村庄有什么联系

但我可以肯定,这棵树还活着
这样就可以把风看成为了使命而来
季节也会逐渐向北
倾斜。疲倦的村庄低矮的草房
大风之后,还是老样子
不知道我有很多联想刚刚从这里经过


◇时光片段

桑树,枯死又活了的桑树
你叶子连着叶子,叶子上面是丝绸的光亮
我站在高高的山上
看见时间有一个停顿,虽然很短
脚下是酣睡的村庄
我在这里出生
采摘桑叶,把一生编织成布匹
神秘的经线和纬线
包围着我,我像那只梭子一样
在别人的梦中穿梭

一匹绿色的丝绸
我明明看见绿色的火焰,却这样荒凉


◇弯曲的视线

晾衣绳上的光线在下午是弯曲的
一件旧衣服摆来摆去
成为阳光的补丁
新衣服被穿走,时光不能裸体
等到新衣服再次成为旧衣服
这一代人就消失了

总会有人提前离开
走进更为寂静的深处
我在这弯曲的弧度之中
一边解开扣子
一边目测距离
一块补丁在下午消失


◇立春,滦河水

我对滦河的偏爱
来自它总能在绝境中找到出路
滦河从不往高处走,避开屋宇、寺庙
在泥沙俱下的时候
清澈的河水总能把自己洗净

初春,滦河水闪着泪花,流过我门前
我知道这一走又是一年
每年今天我都会站在这里,送它
举起手来又放下
那些鸭子浑然不知

喝着滦河水长大
金钩屯的日子倒映在水中
时间越久远,影像越清晰
多愁善感的人,大部分沉到了水底
只剩下我,对着河水出神

相依为命的一条河
就要远走。
每一年,立春这天
滦河都这样忧伤而缓慢


◇金钩屯的屯

从远处看,金钩屯的屯
肥硕、敦厚
这是村里女人走路的姿势
但这不是生活的真相。金钩屯的人家
早被真相遗忘了。寒风已经穿过屯子
让我不敢在荒凉上停步

有一种气息在天空,不肯落地
金钩屯反穿羊皮袄,紧紧捂着冬天的外伤
这让我想到一切流血的往事
加重了内心的疼痛。想到母亲
在日子和日子之间,村子和滦河之间
我明明看见了缝隙
缝隙中,已经倒下的夕阳

金钩屯的屯,屯着百十亩庄稼地
七八户庄稼人
屯着我的天真,母亲的针线,父亲的暴脾气
每当我回来,伫立村口
只要大黄狗一叫唤
就有恍若隔世的相认


◇远行

当我看见布达拉,看见雪山
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挤在去拉萨的路上
雪山从来没有融化过,尽管阳光那样毒辣
酥油灯从来没有熄灭过
尽管人们的眼睛比蓝天还空

低低的诵经声,轻易穿过我的身体
好像我根本不存在
那些长跪的人,匍匐的人,已离寺庙越来越近
也离来世越来越近
面容上,我看见了今生从未见到的幸福

他们的路途比我还要远
要从过去,走到现在,继续前行
走到根本不存在
风的痕迹也不留下
直到寺庙还是寺庙,雪山还是雪山


◇水滴

寂静的青海湖,水滴拥着水滴
我不知道这些水来自何处
在我的内心,不曾有过这样的水
这种微妙的涟漪
止于,梦中的边界

在你面前,我是大人身后的孩子
也是你幼稚的泪水
多少堵在内心的话,一次又一次冲上沙滩
又咽回到喉咙中去
你闭着眼睛,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

静静的青海湖
你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年又一年
水滴涌上来,又慢慢退回去
沿着我不为人知的冲动


◇汉水

江水或许不知道
不知道我就坐在它身边
汉水给了我一条江水不应有的沉默
我是异乡人,也不想多说话

我们都走了很远的路
能在武汉相遇,说不出悲喜。
江水的叙述已被两岸所固定:
那种千百年的奔腾
我满腹诗书,也只能听懂一部分

一条大河,在我的心情中
语速已渐渐缓慢,这让我想到自己的晚年
一生其实就是这些水
一点一滴汇集在一起
汇集到波澜不惊,人也到了岸边
沿着一个方向流过去
没有回头的必要和余地

人的一生要到江边来一次
让江水从胸中而过
如果有一些水搁浅在心里
想一想两岸,就会感觉
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在谷底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7&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06:34 | 只看该作者
2月27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春天的遥望或倾诉

  渭 波

1

还有什么能让我感动?
在返乡的路途上  我已汇入叫春的雨水
和纠缠众生的寒流

2

我驻足的城市像乞丐手里的破碗  倒出了
隔夜的饭菜
原始的胃液  转动着
那些风雨无阻的车流  楼盘  黑影  以及
分合难说的沙砾
那么多不再陌生或日益相似的脸孔
都将在日月相切的光中上升
或在手指点击的黑里沉殁

3

还有什么可以让我正步穿过斑马线?
在一朵梅里,在一片开过花的草地
我疲惫的脚跟抬高了谁的屋檐和谁的眼睛?

4

我归依雪后的家门  在陈旧的书桌
在被钉子戳破的墙角
我寻找曾经的缝隙和影迹  翻动人生的册页——
爱与恨
得与失
掂量汉字的形  图像的色
遥望叶子与叶子合围的春天

5

我是被冰霜浸压在故土的草根
我渴望有一片属于我的叶子  一片
剖开春天关节的叶子
我更渴望有一片属于我的春天  一片
穿越窗口或蛛网的春天

6

在乡野通往街市的叉道上
运动的铁器推挤着静止的铁器  陷入
它们难以摆脱的油垢或尖嚣
装订它们不断重复的章节或流程

7

在心仪的时空里
还有什么能让我淡忘尘世的忧伤和生命的错位?
多少亲爱的燕子  拍案惊奇的故事
多少传递春天的种籽  是是非非的消息
终将化为田畦的泥坷  犁边的骨髓
终将归隐于枕边的
一滴幻泪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8&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雨  水

  大  可

背后是一片浅绿的水色
洁白的花瓣,铺展开来
那是你舒展的身姿
一簇黄黄的花蕊
簇拥在花瓣里,迎春

还有
还有一只美丽瓢虫
在你的花茎上
自上而下的爬行
时光,正慢慢临近

惊  蛰

我一直在向上爬
顺着那枯藤似的壶把
一直向前
就像顺着一个躬身低垂的手臂
带着温度。爬行

我知道,下面的湖底
将是一汪浸泡的茶
不能下坠,只有
向上蔓爬,才能
把触觉插入浅灰色的天空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3&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隐姓埋名

绿意波希

我通过更换姓名
分离自己,提取自己,重新
培养自己
我让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把大把称为孤独的时间
打磨成一把
闪着银光的钥匙

我要用它去打开一扇
只有夜晚才会显现的门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初八,是我必须远行的日子

   烟火

我想,再一次看一眼老屋。以及
老屋背后蹲守过夜的
爆花老母鸡

打开门,一眼天边的晨光熏暗
随即微亮,到大亮。几只不做邀请的小鸟
几个熟悉的影子,一种熟悉的感觉
来自大山的深处
扑腾、跳跃。彷佛一个世纪前的倚梦
醒了

妈妈弓形的背
早已弯成炉膛前的一轮红日
六十年未曾黯淡
在我的心里,不知多少次与妈妈的即走即离
妈妈照样从一个地方一个方位
早早的升起。在我心里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图书馆

秦志良

一个人呆在里面
一个人就是图书馆
手上的汗
在书里开出花,长出了草

你从图书馆里走了出来
许多人读你
只是过了几个世纪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3&fromuid=53871

#流派评论#

                                                —读诗人江一郎的诗《卡萨布兰卡酒吧》
                                        
                                                                             西木
  
       去酒吧,总是一种消遣,喝酒唱歌跳舞,生活重压下的放松宣泄和释放,这是人之常情。而诗人却有他独到的爱好,令人深思。
  诗的开头交代去“卡萨布兰卡酒吧”的目的,并非像常人那样的消遣和释放,更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欣赏那里的一位女鼓手,仅此而已,用简单叙述的笔调,交代了事情的原因后,直面这个女鼓手。而对这个女鼓手的刻画,诗人突出了她的三个特征,即“疯狂”“尽兴”“投入”。诗人是这样写她的疯狂的,“像一匹来自非洲丛林的母豹”,以母豹的野性来隐喻她演出的疯狂,她要击打的是鼓面,也许震耳发聩,动人心魄,足见她表演的尽兴与投入,精湛与高潮,已经震慑了在场的所有观众。然而诗人却说,她“击打的,是她自己/也是所有人”,这种移位移觉的写法,使人感到听觉的声音转化到了身体部位的其他感觉,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人性的沉郁,孤独。
  沉郁和孤独,这是人性多面性特征中对立又统一的表象,是人性面对生活逆境和重压之下的一种冷静和处置,它尽管是低落甚至痛苦的,但它有时表现出巨大的人性力量,孤独的思考,孤独的抉择,孤独的转机,孤独的发现,孤独的创造等,它有时又能成就人性的优秀精神品质。我想诗人借此要表达的真是这些东西,因此诗的结尾,非常令人深思。
  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极具画面性的创造特点,寥寥几笔,线条的勾勒和细点的工笔结合,一幅人物画像栩栩如生,极具神韵。且语言鲜活灵动,轻巧活泼,耐人寻味——
  
             《卡萨布兰卡酒吧》
                文/江一郎
  
  我常常去卡萨布兰卡酒吧
  不是为了听歌,而是那里有个女鼓手
  像一匹来自非洲丛林的母豹
  击鼓时,几近癫狂,仿佛
  击打的,是她自己
  也是所有人,渴望被击碎的
  巨大的沉郁,与孤独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0&fromuid=538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08:25 | 只看该作者
2月28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小粉蝶

王法

故国的夏天
小粉蝶在紫色的风中
演绎灵魂的自由

一个小小的颗粒般的符号
扯着先锋的旗帜

一个大大的气泡下
藏着一个可悲的小

他穿着长袍的腋下
夹着一本厚厚的诗集

哦,我的可怜的小粉蝶
刚刚长出翅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葵花

王琦

在一块现实主义的土地上
开满浪漫主义的葵花
这些跳动的颜料
颜料上的倒影
已经围住人间烟火。仔细辨认
无边无际的爱
也把我围在中间。
我的蝴蝶,我的蜜蜂,我翅膀上的画外音
我重叠在一起的湿画布
当我的凝视
也被这些颜色蓄意涂抹
现实主义的下午
和浪漫主义的葵花
把我抽象在梵高的笔下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5&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灯花

萧仲莲

我是一朵蓝色的灯花
修炼千年 投生到人间
误算天时地利
是花  没能相遇春天
为爱  错过仙缘

不能枉来人间一趟
我用生命跳舞
微光摇曳  情景凄凉
不见梦中的夜读郎

四面八方的风抛来飞吻
悲壮的红尘一爱
风呵  为何要追恋一朵另类的花
最后一刻 油尽曲终 西窗半开
我含泪一笑
黎明破窗而来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窑  堰(两首)

  刘思承

窑堰不一定要有窑
但一定有水
有火苗和燃烧
不一定有燃烧
肯定有温度
有水草的摇曳  与
来自星光的合唱

烟尘散尽
窑也坍塌了许久
很浅很清的水
刚好淹没了我的童年

   立  碑

六十五年后  祖父站起来说话
我们在他的坟前  掘土三尺
第一尺:1960年
祖父说:我饿!
我知道  那一年家里饿死了六口人
第二尺:1954年
祖父说:我冷!
我知道  那一年的江水席卷了我家的房子  
包括祖母
第三尺:1900年便暴露在雪天里
我期待着祖父说:我疼!
祖父却一言不发
我为这句话等了许久
我将期待交给了一块枯萎的石头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三月写给自己的一首诗

   陈文礼

就让我死在一片油菜花中
荒废了十几年的雪
终于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新娘
春天里。我在你的身体的秘密处
种了一棵相思树
剩下的时间,我在远方的天堂
越过祖国的大好山川,河流
在一群善良的女人们中间躲雨

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季节
天天都在练习呼喊你的名字
在城市的另一端
我们经历了黑暗和青春的洗礼

我不停地说爱你
不停地给你安慰和一双肯定的眼神

我走之后,你再也不会关心诗歌和人类
停在窗台上的几株月光
发出了一具贫困的思想
三月写给自己的一首诗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53871

#流派评论#
不可探测的“飞翔”
                    ——阿翔诗歌读记


赵目珍


        我曾经将当下诗歌的写作归属为两大不同类别,即:“澄明式写作”和“不确定式写作”。所谓“澄明式写作”,即是在一种稳健、有效的书写中,将内心隐蔽的生命体验澄澈并且将之释放出来,它不仅仅是指言语的直白和语意的直达,尽管这二者是它的主要特征。相对而言,“不确定式写作”则常常因为某些因素而给阅读者带来诗之“所指”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文本创造者本身有意识地借助表达技巧(如暗示、象征、隐喻等修辞术)对本来 “澄明”的内心体验作帷幕化和隐秘性处理,从而造成对诗之“能指”传达的阻碍;二是文本创造者所要传达的内心体验本身就具有朦胧性、模糊性,从而在传达时带来诗意“所指”的不确定。对于个人化写作而言,诗歌创造中的这种“不确定”往往是由诗人们不同的写作策略、路径以及言说技巧等因素所决定的,但同时也与生命本身、生命体验本身的不确定性有相当大的关联。
        在“不确定式写作”当中,70后诗人阿翔的诗别具一格。他的诗注重语言的生发性,各种体验的巧妙嫁接使诗意的表达呈现出极大的跳跃性。借用阿翔诗中的话说,他的诗歌仿佛是一种“不知去向的流淌”,但其间的张力又绷得紧紧的,意蕴丰饶。就阅读视域内的阿翔诗看,“拟诗记”五首,“剧场诗”六首,其他诗篇九首。如果说,“澄明式写作”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生命与体验的“同构”,阿翔的这些诗则完全超越了这一点。“拟诗记”五首或借虚拟“帝国的片段”来致友人,或对善变得“使旧事物昼夜不分”的“她”作独白式的“肥美”断语,或通过“短篇”对内心的体验作看似虚妄的“求证”,或对使之禁声、“不准使用舌头”、“被禁止入内”的“腹语术”进行反叛,或从“情书”开始来“反对”诗。但在这些看似主题分明的叙述中,阅读者很明显地感觉到,阿翔的写作呈现出一种断裂的态势。这种态势表现为,他的诗中充满了各种“思”,而且这些“思”各为局部,但合起来又似乎是一个“体验链”的整体。德国大哲学家狄尔泰曾说,“更加普遍性的生命体验起源于个体之链”。在阿翔这里,更加神秘的生命体验无疑起源于“断裂化”的“冥思”。阅读阿翔的诗,就像是在穿越一些奇怪的冥想与幻象,然后抵达那个看似偏离而实际并未偏离的主题。关于阿翔的“拟诗记”,诗评家、诗人赵卡曾说:“阿翔为他的诗歌建立了一种奇境,作为克制的非连续性的幻觉的集成,呈现了即兴的特点。”(赵卡:《奇境:小议阿翔的拟诗记》)赵卡的意见是中肯的。其实,正是这些“即兴的”“非连续性的幻觉的集成”,以及超越了“纯粹经验”的集合性审视,使得诗歌的审美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阿翔曾经一度深入“诗剧场”以及诸多类似的综合艺术形式演出,故而“剧场诗”是他诗歌体式中的又一个重要系列。在这一系列中,阿翔常常将日常的生活作“戏剧化”处理。比如《剧场,沉默诗》以“沉默”的方式来表达对“诗歌日”的“沮丧万分”;而《剧场,小叙事诗》则通过“小叙事”来洞察自己对“病体的隐喻”。阿翔似乎是一个喜欢在虚构的幻象中重构个人精神空间的人,这使得他的诗歌有时上升到“荒诞派”的境地。对于“诗剧场”,阿翔仿佛是情有独钟的,他曾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特征做过精准的概括。2010年11月12日晚,首届中国诗剧场《我听见深圳在歌唱》在深圳音乐厅举行。他对这次演出作评价说:“整场演出突出了诗歌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它的先锋性也非常明显。30首诗以各种富有意境的生活片段被演绎。除了剧情和音乐的表现外,‘诗剧场’还使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诗歌的情绪和情境。”有鉴于此,我们对阿翔为什么热衷于“剧场诗”创作,以及他的“剧场诗”为什么会呈现出“暗示”、“象征”、“先锋”以及“情境化”、“戏剧化”等特征诸问题,可以找到一些合理以及更深入的解释。
        阿翔的诗歌,从整体上来说,意象与事理繁复,内中充满了不可转述的隐喻,但同时也有注重情理的一面。比如《新现实诗》,本来是要通过“虚构的写作”来探讨“现实的新与旧有什么区别?”但开篇在提出问题之后却直接流露出了自己的情思:“无非是经过自我放逐,拥有过这瞬间的璀璨/使我看清了下面,有沼泽,有反真实,也有着绳索的秘密”。而《反诗》则通过一连串的暗示之后,在结尾才标示出此诗的“真实”。
        阿翔的诗还带有“以文为诗”的部分性质,这表现在他好以议论为诗,热衷于在诗中表达自己对某些情事的看法。比如《愤然诗》,此诗从头至尾贯穿的都是他对诸事的“愤然之辞”,以至于使诗歌表现出极强的说理倾向。有时,阿翔的诗还表现出某些“批评”的特征,比如《拟诗记,帝国片段》以及《焚诗》就是如此。艾略特在谈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时认为:“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能有一大部分的劳动是批评活动”,“甚至认为一个受过训练、有技巧的作家对自己创作所作的批评是最中肯、最高级的批评;并且认为某些作家所以比别人高明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批评才能比别人高明的缘故。”(艾略特《批评的功能》)因此,在创作中融化批评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阿翔诗的突出贡献还在于他尤为重视诗歌的新创性。他说,诗让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写作上不能过于保守。写诗是一门手艺活,需要我们包括更年轻的诗人付出更多的心血与专注。”为此,他还和诗人阿西一度感慨:“相对于我们还在变化,还在日日新而言,年轻人的诗,才是真的新。”(阿翔:《诗篇》第4期“言外之意”)于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他对诗歌新变的重视以及其内心在求新求变上的紧迫感。
        注重“系列性”的诗歌写作,是阿翔诗的特色,也是其重视新变的重要表现。在“系列性”写作中,他的“拟诗记”、“剧场诗”以及“编年诗”等是其代表性的作品。对于“拟诗记”,诗评家、诗人赵卡曾作这样的解释:“我觉得既是一种奇怪的命名,也是一种奇怪的命名方式,‘拟’,在阿翔的写作谱系里可作‘模仿’解,‘拟诗’,用诗歌的形式模仿诗歌,抑或用诗歌的形式反对诗歌。”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中本就有“拟古”的一类,亦即模仿古人的风格、形式等创作诗文。阿翔“拟诗”的意图或正如赵卡所言。但是关于如此这般的创作初衷是否如此,却让一般的读者不太容易分辨。赵卡进一步诠释说:“真正隐藏在字面后面的一定是不折不扣的怀疑精神,好像还有一点自我清算的意味。也就是说,阿翔先对自己的精神动机起了疑心,他对自己既往的文本可能暗含偏见,又对当下的写作持不信任态度,故‘拟’之以迷惑阅读者”。(赵卡:《奇境:小议阿翔的拟诗记》)这一诠释可谓深入到了诗歌写作学的深层。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肯定阿翔是否真正有意为之,但他在自己的诗篇中着实流露出了一点类似的痕迹,他的《反诗》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对于正面的现实我不过是/把诗反过来写,即可足以应付吹嘘和消极语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百年新诗历史写作模式的“怀疑”与“反叛”。
        鉴于“怀疑”和“反叛”,我们便会很自然地发现他的许多诗在题材和形式等表现范围上都作了重大开拓,比如他的“仿诗”、“应和诗”、“赠诗”、“纪游诗”等等。他将古代传统写作中的许多重要题材纳入新诗创作的范畴,但在写法上又消解了传统所带来的焦虑。他有意接近古典传统,但又清醒地与之保持疏离,这是阿翔诗的独具一帜处。就“剧场诗”系列而言,这是他诗歌创造中独具特色的体式之一种。他的“沉默诗”、“抒情诗”、“小叙事”、“新赞美”从标题看就具有“后现代”的味道。徐敬亚在评价“诗剧场”时曾说:“诗歌的空间非常广阔,没有固定的方向,演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自己的方向。因为诗歌是一种飞翔的姿势,一旦启动,就可以自己飞,因为诗歌是自由的。不管你怎么演绎,都是对诗歌的理解。”我觉得这一观点恰好可以用来形容阿翔的“剧场诗”。在形式方面,阿翔的许多诗也心裁别出,比如他许多诗的标题就与众不同。就具体文本而言,举《拟诗记,10月26日,腹语术》为例,此诗开篇和结局处分别以不分行式的散文标出,然后从开篇和结尾逐渐内缩,在前后的照应中以新诗传统的写法进行建构,而正中间则以整齐划一的诗行出之。整首诗在形式上大体显出对称的结构。与此诗正中的这种情况类似,他的《小叙事诗》也是如此。尽管他有时为了形式而置诗意的流转于不顾,但为数不多的类似探索足以表现出阿翔在诗歌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诗歌都以情感和意志作为表达对象,然而情感和意志的驰骤也必须有所节制。阿翔的诗歌注重“往而复还”,注重由隐喻等所带来的“言外”结构,不失为作诗的一种创造法则。不过,由于在思想和幻象方面的过于深入,阿翔诗歌的内敛性也极度加重。他的诗有克制的一面,但在克制中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膨胀,加以“不可知性”的微妙关联,其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呈现出一种“不可探测的”“飞翔”。赵卡说,“我们绝不能回避阿翔诗写的意义和形式”。“意义”与“形式”的相互转换,在阿翔诗的解读中不可或缺。

2014-10-5初稿,2015-2-28修订于深圳


(原载:新死亡诗派年刊大型诗丛《诗》总21卷)

赵目珍,1981年生,山东郓城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诗人,批评家。著有诗集《外物》。2014年入围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批评奖。现任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http://www.zgsglp.com/thread-362251-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5 22: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