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2-17 13:32 编辑
《无忧的探戈(四篇)》
文/采凤
《无忧》
引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人的先天来源是快乐的,经历过忧愁;游子吟诵,天地的庇护,恪守最初的诺言,天人一体,物我两忘。
我写我心,执无字心法,知白守黑;人的后天欲望,堕落的环境,时刻唤“无”净水流。
《无由》
“由”,田里生发禾苗,方向和希望,前面加“无”,喻示返回起点,回归初始;在此节点,时间、空间、名字有待诞生,由三维回到二维,或一元。
抵达何方,路径何方;观自在,自得,方法从来不须寻找,只在开心二字。
《无有》
有无相生,“无有”通“阴阳”,中国古人认为世界由阴阳构成。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数构成,二进制0或一;可见过多依赖“无”或“有”,执其一端,有失偏颇。
当科学探索走进不可预知的无知领域,人类智慧的塔尖可以用“无有”来描绘。
当东方古老文明被后人继承,借助于自身人体之光,打开未知的星空之门,此过程可以用“有无”概括;“有”是物质基础、途径、方法;“无”是曾经的空白,今被填空。
《无囿》
无出其右,历史典故出于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意思天下第一,“右”通“囿”。
不能从有的框框中突围,恐怕做不了一等学问,这是仓颉造字之初指引的思考。
“无”字搭配“囿”,珠联璧合的一对,无壳的观念,无缰的自由,给了冲破自我城池的力量;无,是变蓝图为现实的梦想,无,是沟通已知,到达未知世界的桥梁。
后记:作者企图通过文字字形、字义和吐音入手,达到瞬间融合,瞬间无缝对接汉字的完美演绎;达到一种立体效果,即,不但神形兼备,而且声音效果俱佳。
本文通过“无”字分别搭配“有”字的四种发音(四声平仄),一窥汉字的美妙,以求古为今用,抛砖引玉。
原玉:在线灵童
《无字真经》
无之为无,非无
有之为有,非有
守无渐有,守有失无
盖自然宇宙以无为得,以有为失
无之为无,不执一耳,不含一露,不粘一物,纵横天下而不损分毫
天之为天,不以意行,不以念为,不以己度,虚怀天下而不失寸土
风行虽有虎猛之威,但遇山林,但遇墙土,但遇帐篷,必遭阻截困难之悲
水流虽有云翔之畅,但遇洞穴,但遇堰塞,但遇断崖,必遭穷困潦倒之苦
无之为无,非无,是以无为空,以空为空而得大道
大道穷无,又以无化空,穷之空之,空之化之,如胃消食,营养生机
生之为生,一生再生,再生又生,是得永恒!是得永恒!
是得永恒,乃合自然宇宙之轴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