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坛万象] 诗人的自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朱师傅 于 2015-3-14 22:18 编辑

诗人的自杀


生命是一段旅程,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有一天它会像流星般陨落消逝。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红尘中的人们,在经历一番遭际后,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离开人世间,然后悄然归于尘土。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死亡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而佛家的理论则告诉人们既要坦然地接受新生命的诞生,又要坦然地面对生命的消逝。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后者的观点。



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宝贵。所以人们都明白要珍爱生命并向上苍祈祷,希望自己可以活到鸡皮鹤发。然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诗坛上却有一部分诗人相继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314807_1.html/ ]
一、诗人自杀事件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段岁月被公认为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新诗自1917年诞生以来最繁荣、最兴盛、最辉煌、最开放的时代。而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里,两个著名的诗人却采用极端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蝌蚪,一位美丽的女性,一位善良的妻子。为了江河,为了他们的爱情,她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死后还睁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她是在等待什么呢?是江河,还是爱情。
时隔两年,1989年3月26日,被誉为“诗坛怪杰”的海子,怀揣《圣经》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二十五岁。 他们的死亡让我感到惋惜,为他们年轻的生命,也为他们满腹的才华。

与八十年代的诗歌狂潮相比,九十年代的诗坛难免给人一种“相对寂静”之感。在这一片萧瑟的景象中,有几位诗人也从此归于沉寂。

戈麦,这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小伙子,一位向往江南的细腻的诗人,在一个安静的晚上,自沉于当年国学大师王国维溺死的北京西郊万泉河中,时年24岁。 我们的“童话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由于生活拮据,处境孤独,婚姻爱情受挫,自觉美梦破灭,于1993年10月8日砍杀妻子后悬梁自尽,时年36岁。“新潮老诗人”昌耀,这位新边塞诗歌的创作者,在2000年3月23日跳楼身亡,终年65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就在今年的5月9日又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的卧夫走了。他死于北京怀柔的大山中。卧夫的突然离世让诗歌界唏嘘不已,一个喜爱海子的诗人在二十五年之后也追随他的脚步去了。

他们的死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二、诗人死亡因素分析
(一)社会原因
时代的车轮在前进的同时,由于各种方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让人重新思考生与死这个人生话题。由此可见,一个人会选择死亡,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屈原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政治斗争中遭到迫害,无法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最终选择跳汨罗江自尽。他用死亡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们的诗人选择死亡或者消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80年代,是一个精神觉醒和反思历史、重写历史的时代。商品化经济大潮涌入的90年代,是一个社会全面转型的年代。面对着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的到来,文化界由激进主义退回保守主义,由拷问灵魂的时代转为优雅怀旧的时代。就在这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诗人被“边缘化”了。诗歌本是诗人生命的主题,而当诗歌已经不能启迪生命,不能唤醒灵魂,不能安抚心灵的时候,他们发现曾经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过去了。此时的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就在他们精神搁浅的时候,诗人一连串的自杀行为成了90年代文化界最为沉重的一抹风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二)个人因素
1. 为情而死
爱情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也是上天眷顾红尘男女而赐予他们的最圣洁的礼物。自古至今,它如一座横贯于男女之间的七彩桥,让人尝尽它的世间百味。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就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因为这生死相许的爱,成就了无数金玉良缘;也因为这生死相许的爱情,酿成了多少人间悲剧,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诗人也同样逃不过命运的劫数,为情而死。
女诗人蝌蚪,一位秉性纯良的女子,她理想的爱情是纯粹得一清如水的爱情。然而她遇人不淑,江河最终负了她。此时此刻,她没有选择低三下四地祈求浪子回头,而是选择血洗爱情,维持它的圣洁。
时至今日,海子的死因如一个谜团,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等。我认为他的死亡也许是众多因素下的结果,其中爱情的挫败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他的生命中邂逅了六位女子,却没有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如果我们细细读他的诗,就可以品出诗中他的那份爱情的惆怅。也许不能说他完全是为爱而死,但是爱情的失败绝对是他迈向死亡的一个间接推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314807_1.html/ ]
天真的顾城,他一直在以孩童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由于夫妻争吵,婚姻爱情受挫折导致他用斧弑妻的恶劣行径,然后悬颈自尽的悲剧结局。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是卧夫的最后一条微博,我不知道他所谓的“姐姐”是哪一位女子,我却知道为了她,我们的卧夫走了。
情到深处不怨尤,我们的诗人一个个为了爱情选择死亡。也许在世俗人的眼睛里,他们是不明智不理性的。可他们宁愿以死明志,来捍卫心目中的爱情。
2.个人心理因素
思想决定行动,一个人的思想则是由他本身的心理状况决定的。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和谐美满的,因为他会主动调节生命的各种音符,使之成为一首动听的曲子。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全的人,由于他自身不能很好地调节和平衡来自外界的各种音符,所以他本身的心理状况属于一片嘈杂和狼藉的模样。如果再施于各种压力,他们就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脱自己。
自杀的诗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首先他们有一颗敏锐的心,洞察世间的世事变幻。其次,他们的社会理想和艺术追求都比较纯洁美好。最后,他们都有不圆融的性格,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单纯、偏激、急躁、脆弱。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携带一颗单纯敏锐的心,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所想和外界社会所能给予的必定是有差距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性格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则会平衡两者之间的差距,给自己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这部分诗人偏偏生有一副不圆融的性格,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的时候,他们束手无策,觉得自己遭遇了失败。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产生孤独、抑郁、厌世的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不能及时排遣,他们进而会选择逃避现实、自我封闭,以诗人特有的幻觉和神秘主义的狂迷麻醉自己。
在长期形成的紧张、困倦、不堪重负的精神压力下,他们逐渐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出现意识混乱的状况,这时候便会想到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求得自我解脱。比如,海子在临死前患有精神分裂,最终选择卧轨自杀;顾城是采取逃避生活的方式寄居在新西兰的小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终因为夫妻间的矛盾导致夫妻双双惨死。由此可见,他们本身比较偏激的性格和不健全的心理,在现实生活的激化下,把他们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14: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