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3|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作手记】 发现的喜悦与美的回味 ——兼谈散文诗的结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蔡旭 于 2015-4-7 15:37 编辑

【创作手记】
发现的喜悦与美的回味
——兼谈散文诗的结尾


       发现的喜悦与美的回味,这是我对散文诗的一种追求。
       发现的喜悦,是指读了作品之后,因有新的收获、启示、感动而觉到愉悦。
       美的回味,则是让人感受了余味,启动了联想,产生了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
       而这些发现与回味,我往往是在诗的结尾中体现的。

发现来源于观察与思考

       要让读者有所发现,首先是作者要有所发现。先是作者在生活中得到启迪、感动、振奋,有了创作的冲动;然后才是让读者受到启发与感染。
发现当然是指新的东西,前所未有的,前人未看到、未找到或未说到的东西。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感悟,新的提法,新的角度,或新的表达。如果你能看到了,找到了,悟到了,当然会有前所未有的兴奋与快乐。
        发现来源于观察、体验、思考、研究、探索。对新鲜的、新奇的、陌生的东西,容易有新的发现。但这种好事总是少见的,偶遇的,难逢的,总不能都落到你的头上。大量的发现,都只能产生于日常的、平凡的、平淡的生活之中。
        因此,观察固然重要,思考更加重要。透过表面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一般看特殊,透过平常看新鲜,透过似无异处而看出与众不同,是有所发现的关键。
        在这里,阅历、经验会起作用,知识、思想的积累更起作用,它会使你的眼光更尖利,感受更敏锐,思考更深刻。对比、鉴别、提炼,则是常用的手段。
        在庸常的、熟悉的生活中,有时遇见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体,觉得有东西可写,我就去想,它有什么新鲜之处、特别之处、与众不同之处。大家一起参加活动,集体采风,或到景点参观,大家都会有东西可写。这时我就要考虑,别人有可能会怎样写,我怎样才能避免雷同与一般化。思考的过程往往就是发现的过程。多数的情况下,我都可能找出其亮点,有所发现的时候,甚至会欣喜若狂。这时,就可进入具体的构思与写作了。当然,也会有苦思不得的时候,未能有新的发现,我就暂时放弃,或留待以后有所发现时再写,硬写是没有好结果的。
        有没有发现,是能不能进行写作,值不值得写作的关键。而经常还能有所发现,还能“在熟悉中发现小小的陌生”,则是我还能坚持写作,还有信心继续写下去的保证。

结尾更好体现发现的喜悦

        为什么要把这些发现,大多放到散文诗作品的结尾?
        当然,放在开头,放在中间,也会有好的效果。
        但是,放在结尾,就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印象深刻,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更容易启动联想,延伸意境。放在结尾,让人读完后更去回味,去享受余味。好的作品,甚至会有余味无穷。
        有感于此,拙作散文诗往往把好东西放在结尾。
        一首《老同学》,写了一位女同学从45年前来到我现在的城市,我陪同她参观游览的过程,平淡无奇且略嫌枯燥。结尾是这么两句:

        “汽车摇晃了一下。
        我也摇晃了一下。”

        这是从告别时汽车启动的摇晃,得到点醒的。有了结尾一句,这首诗一下子活了起来,亮了起来。写到这里,我也兴奋得难以自已。这是“发现的喜悦”最好的例证。
        在《咸咸的乡愁》中,我写到小时候因为穷,只能吃到一种多剌的咸鱼,但现在儿子因为鱼刺的攻击而拒绝再吃。我在诗的结尾中写道:

        “有什么办法呢?
        外地出生的人,我很难把他带回故乡。
        更做不到,带到我的50年前。”

        这里表达了我对“代沟对乡愁的影响”的发现,得到了读者较多的共鸣。
        在《到珠海南屏寻找容闳》中,写到“中国留学生之父”容 闳留美荣归家乡,故居一直没有修葺,至今只留下一堵残墙,而他捐款建起的一座学校,140多年来都在发挥作用。我在诗的结尾写下了我的发现:一个伟人的“价值观”——

         “两处遗址都很珍贵。不过我更看重这堵残墙。
        我在它的面前来回走了几遍,重踏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推动中国近代史蹒跚前行而苦苦追寻的足迹。
        更领略了,什么才真正称得上——衣锦还乡。”

        在写《我读龙门石窟》时,写到许多佛像因各种原因而毁坏了,而最高大最精美的卢舍那大佛像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在诗的结尾给出了我的解答:

        “是的,做什么都要做到最高,最大,最精,最美。
        让那些想毁掉你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攀不上,够不到,无能为力,无从下手。
        找不到名目下手。
        甚至不敢下手。”

        这是美的力量。而美是不可战胜的。——这是我触景生情、借题发挥的答案,也是我的独特的发现。
        这些个性化的发现,正是诗的新鲜性所在,诗眼之所在。这正是创作时兴奋与冲动的源头。因为发现了这些,一首诗可说是成功了一半。而把它放在结尾来表达,则有可能让其作用达到最大化。

有转折有意外才更有回味

        意外,就是别人没看到没想到的,你看到你想到,还写出来了。这个发现肯定是独特的,效果也肯定是与众不同的。小小说的结尾往往出其不意,令人余味无穷,散文诗也可向小小说学习与借鉴。
        我在处理散文诗的结尾时,也曾尝试突然来一个转折,经常有出乎意外的效果。独特的处理是由独特的发现决定的。有这样的发现,才能想到用这样的处理。
        在《一家三代》诗中,用一个细节写了我、儿子、孙子三代人的关系。先是描述儿子下班回来见到他的儿子时兴高采烈的情景。然后结尾处突然一转——

        “我也很高兴看到儿子回来。
        也很理解——
        他并没有看我。”

        这是我对“我”这个角色定位的发现。难免的惆怅与坦然的宽容,是老一辈现实的处境与应取的态度。准确地发现并写出这一点,无论是作为角色还是作为作者,我都感到了愉悦。
        在《故乡的味道》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在外地菜摊上发现了自己所怀念的故乡的名牌蔬菜被冒牌了,此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
   
        “不过,我还是捧了两棵回去。
        不加配料,清水白灼。
        明知它不是真的,毕竟它总算近似——
        故乡的味道。”

        这是一个身处外地的人对乡愁的独特态度,一种心甘情愿弄假成真之外的怀念与慰藉。有了独特的发现,那么独特的举动与独特的处理,都合情合理了。
        在庸常中发现“意外”,是诗人的职能,也是让作品给人新鲜与震动的重要手段。让人意外,本不意外,它应是诗人的天职。合乎情理的“意外”,正是带来发现的喜悦的来源。
        《公园里的琴声》写一个人在自娱自乐地拉琴,围观的人在赞赏与羡慕他的快乐。我在结尾处一转,发表了我的看法:

        “不过我想得到,他也不会整日都是快乐的。
        快乐可以用琴声来表达。伤悲也可以用琴声来掩盖。
        听琴的人,比如我,也是这样。”

        这样意外的结尾,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似乎也可以深化作品的内涵,深化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意外会带来惊喜,也更令人寻味。

发现的喜悦带来美的回味

      有独特发现的作品,大多是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也就很有可能让读者得到感染,得到启示,得到美的享受。
      令人回味的美,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感之美。

        《家传美味》写了一道独特的菜式:萝卜干炒鸡,这是母亲在世时独创的。“我”从外地回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涌上心来。诗是这样结尾的:

        “此后我每次回到家乡,姐姐都给我做这道菜。
        她知道我喜欢,我知道她也喜欢。
        吃着吃着,我们便不再说话。
        筷子也停了下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中的亲情又会触及读者的亲情,有可能令人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与此类似的是《一个搂着空气跳舞的人》。在写了这个人神情的投入与动作的标准之后,是这样结尾的:

        “那晚我路过公园,被他牵住了脚步。
        开始觉得很可笑。
        看着看着,再也笑不出来。”

        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让他用联想与感受去填补此诗的空白。有评论说:“搂着空气跳舞,让人忍俊不禁。但这是最浅层次,接着让人敬佩,再下去就让人心痛了。轻松而沉重,快乐而悲痛”。
        《大雨冲刷的大街》写一场车祸过后的情景,结尾写的是灾难过去后的一切照旧——

        “一切都过去了。横冲直撞的车流,照样骑在斑马线上擦肩而过。
        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只有目击了这一幕的行道树,默默肃立。
        叶子上盛不住的泪水,不断地,滴落下来。”

        悲悯之心,愤慨之情,批判之意,全都在似乎平静的描述中了,或许能震撼人心呢。

        2、哲思之美。

        《充电》是写手机充电的情形,结尾一下转到给自己充电:

        “每天早上充电的那一个小时,我也享受着与手机同等的待遇。
        摊开书本,好让我保留着——
        可持续使用的可能。”

        人也是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的。此诗也许可能给人一些启示与提醒。
        《日子》的主角是一对钥匙与锁。诗的结尾写的是它们的悲欢离合:

        “每一天都要分离。每一晚早早回家。
        回家,有爱的港湾。
        分离,为了养活爱。”

        联系到诗的标题,应可领会到它深刻的含意。
        思想性是散文诗的灵魂。深刻的哲思正是散文诗的价值所在。有些深刻的哲理,会让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有些警句,会深深打进读者的心底。而这一点,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3、语言之美

        散文诗毕竟是要讲究美感的,它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它的语言之美主要体现在:简洁,精炼,朴实,流畅,有内在的音乐美。
        《鸡蛋花树》写它在与寒冬的反复较量中屡败屡战又从头再来,不但要重披绿装,而且要开出硕大的花朵。我在结尾处对它的花作了这样的描述:

        “鸡蛋一样的黄心白瓣,用来养眼。
        鸡蛋一样的诱人香味,用来养心。”

        文字似乎还算是优美的。
        在《筷子》的结尾,我描述了它们平淡的生活:

        “就这样过着多好啊!一起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一起风花雪月,风雨兼程;一起青春,一起慢慢变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平淡的生活,诗意地栖居。”

        我个人的习惯,不注重辞句的华丽,喜欢用平静的口语叙述,自然而然地流露生活的诗意与深意。朴实、清新、自然,也是一种美。
一首好的散文诗(尤其是它的结尾),应让人受到感染,或得到启示,或感到震撼,或尝到回味。当然,一首诗或能有其中一二之美就不错了,如果能同时兼有美好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与精妙的文字,那就更美了。不过,对我来说,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曾说过,散文诗的结尾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而用结尾来体现发现的喜悦与美的回味,只是我个人喜爱的方式。我对此追求久矣,但远未能及。但愿在不懈的努力中,能日渐接近,以臻其美。

        (2015年3月20——4月3日,珠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4-7 15:54 | 只看该作者
赏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4-7 15:55 | 只看该作者
对创作散文诗有启发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4-7 16:3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4-7 16:4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言传身教,真是好事,使人受益,希望多发些,让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7 16: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7: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7:27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5-4-7 15:55
对创作散文诗有启发作用

您的肯定是对我的鼓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7: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7:29 | 只看该作者
王业旺 发表于 2015-4-7 16:40
这样的言传身教,真是好事,使人受益,希望多发些,让我们学习

不敢说“言传身教”,只为了相互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02: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