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晓平 于 2015-4-14 21:51 编辑
去唐朝,回到诗酒故乡(组章)
安徽/潘晓平
花间一壶酒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月下。
一壶酒装满高贵的孤独或旷达。
出走长安,飘逸的灵魂已与盛世尘烟背道而驰。
喧嚣渐行渐远。
一轮月亮硕大、明净,近在咫尺。
而清瘦的影,如同默默无语的至亲,始终相守相伴,不离
不弃。
举杯,邀月,对影成为三人。
且歌,且舞,莫负大好时光。
你说过饮者不会寂寞。
就像今夜,你用昂扬的头颅,又一次斟满芳香如莲的诗歌,
扶起醉意阑珊的影子,相约明月,同游云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
——杜牧《清明》
春衫尽湿。脚上的靴子沾满了泥巴。
郊外,花香是湿的。你的心情与路人一样,也是湿的。
没有人知道你就是池州刺史。
好在,牧童及时出现。他顺手一指,烟雨中,那个开满杏花
的皖南村落从此家喻户晓。
穿越千年,我已风雨兼程赶赴唐朝。
在黄公酒垆,与诗人临窗对饮——
诗人描述着我感兴趣的唐朝;我说了许多诗人困惑的现代。
窗外,酒旗猎猎,于潮湿的节气里,招摇成一面安魂的长幡。
店家的酒好烈。
三杯两盏下肚,竞令彼此,忘了归处。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蓝天。白云。
绿树。青山。
田园很纯净。村庄很纯净。
农舍热情洋溢的炊烟很纯净。主人挂在脸上的笑容很纯净。
端上桌的都是绿色食品。鸡是自家养的土鸡;米是自家种的
黄米。蔬菜就摘自窗外的那片园子,新鲜得很。
就着农家菜和田园秀色举杯畅言。
客人问:“庄稼收成可好?”
主人答:“自给自足,尚好。”
客人的脸染了酡红,心空敞亮。
“九九重阳,再来!”客人说。
“来与老友一同赏菊,共饮菊花酒。”客人又说。
沉醉的晚风,越过桑田稼禾,不疾不徐,迎面吹过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渭城曲》
渭水北岸。一场及时到达的朝雨令尘埃静默。
饯别的酒已过多巡。客舍外,青青杨柳依依。
身负家国使命。故友此去安西,千里路,直抵荒漠孤烟处。
渭桥边,送行的酒樽再次高过头顶,满满的,是离情,是别绪,
是敬意,是一声复一声的珍重!
西出阳关。马蹄声远。
历史的天空,云卷云舒。
耳畔,忽闻阵阵古琴律动,或高亢,或沉郁,和歌随之唱响。
一曲《阳关三叠》自唐诗不胫而走。
这离歌,情深,意切,一唱三叹,辗转千年岁月,余音回荡,
经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