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P- l+ H- T6 B, r0 W1 z- g
诗人甲
% i. n5 ]* p2 d+ \5 m# k; U1 O3 W2 ?! m/ a* b ^
郑兴德$ L6 n0 u- T6 ?0 `
$ G; D# z% R$ Q' x# ^5 d夜晚,他是一所技术学校的门卫9 a5 C2 J4 c4 i3 b& d
守在侧门旁的一间小窄屋
) E1 ^1 ?9 ^% `8 E0 d够冷清的,或许孤独给养了他的灵魂
0 [- R% P2 k4 y9 X; A他需要一个贫寒的工作3 }6 \3 m" z0 S. R
以包容他卑微的人生2 Z n& [& H' u$ ^9 K* F
下乡、种地、背诵古诗文! F: Q5 z! n3 L$ u# J8 v" P7 Z) K
然后回城顶替父亲的教职
9 N: ^: z; Y# C% h1 o在学校里刻蜡板,跑来跑去的收发文书0 ]/ E1 I0 g4 P1 d2 F* H! M
有一次,打他办公室电话
1 b8 X4 X" m- |( ^4 A _话筒里传来一个中年女性的声音
& \% z. U6 u Q她像是冲着走廊,喊着:“阿平,阿平,接电话!”
- S+ M# z9 e- [6 y在门房,为了掩饰我们之间的空白
4 [5 _ q- n3 S1 |, b我不断地抽着他的烟卷——
! A, ^8 l4 [, Z5 ]8 d8 |兄弟公司出品,圆筒的,五十支装的“双喜”
0 o: i* W8 a: h# T他说,他原本有一座旧房子,因负债而卖掉了
+ u: S" D$ q6 S4 S g3 k2 r6 k后来,他卖点文字,给旺铺起店名
9 y* k4 G2 _, P9 c1 d' t. W给电信热线起“雅号”,拟写寿联、地契
7 t; }* f) s" l z l9 `# i" L夫妻同心,然后买了一户商品房- Q* |' D3 n- R0 l. i- ]! ?
他说,女儿懂事孝顺,答应帮他出诗集( \8 D. P9 f1 [8 U
木床铺、木桌椅,案头没有文学书5 F% e+ M: ~/ {& A
有的只是一些党刊党报
! U) X0 a5 e2 c8 ^& m1 ~紧挨着他床铺的那面墙上,平整地贴着报纸8 t7 s4 x0 A) b, D2 S
没有诗歌的痕迹或气息& J/ `# O2 ?2 A" U: W
没有也好,那些无中生有的东西- R* z6 t: ~& A. I
他也给自己起字号——“三厘先生”
; P' j+ x5 d; ?; w; z& b$ P这将连同他的长短句共同出席他未来的诗集
# G1 a# t) V3 b* J0 _+ f6 m: P他带我,推开房顶的柴门
) t. f# \6 X7 q/ ]那片位于屋顶,十几平方米的菜地
9 ^0 l& V& V9 t& l) O) B我俯下身子,看着贫瘠的
' o) ]/ X* O \/ g5 w+ v6 \必须用人尿、粪便精心伺养的土地
+ j9 g; w3 M+ Y" b一辆载重卡车从远处驶来$ q i0 h9 N/ s+ Y
那明亮的大前灯瞬间照亮了屋顶: M" Y8 k# R+ S7 t
——那些蔬菜有着新鲜长势3 R: X7 P8 I8 j# m1 r+ a
之后,我们又回到的昏暗里' d2 n% q" e U, W& W
但他几乎不用思考和摸索
" }' G, g+ @% p4 t; T1 M9 `7 D从薄土里拔出蔬菜,磕掉根部的泥0 R: S3 F1 i& h' B- K1 }7 s F( N
这些扎成捆的蔬菜成为我们告别时的礼物0 |9 N* @5 Y" r- G0 p5 G0 p/ d
多么实在,像件棉服
8 V" P% p' P$ o6 b9 u* L' _伴着我走过满街的清凉和瞌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