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场“特别的雨”——读包尘诗《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6-7-10 11:56 编辑

                                                                            一场“特殊的雨”
                                                                                        ——读包尘诗《雨》

       将有限的人生经验上升至无限意蕴的境界,实现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意象化表现,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语言隐喻的关系,用以掌握、认知这个复杂的现实世界,并以深入洞察事物本质的眼睛,以语言的丰富语义擦拭蒙在事物表层的符码,从而达到一种客观真相的还原。而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有意疏离意象,排除意义深藏,拒绝“像什么”,而在推崇“是什么”,以语言自足的姿态来抵达语言本身,虽然这种诗意表达境界难以企及,但当读完这首诗时,我隐隐感受到诗作者在思想深处,他在努力抵达。
       这首诗篇幅很短,在紧凑的结构中使用密集的物象,构成显见的物象群,切片式表现形成的空间结构呈立体状,显像于大地上空:天空—刀子—雨,由于刀子的出现,雨也充满着血腥的味道。

等天空下刀子的时候
我们就有用不完的铁了
而菜色的气候却一直不赏脸
终究没刀子下下来

       第一节描绘的情节是一种臆想的境况,想象天空下刀子的情形是什么样的,但刀子却没有下下来。结构中显见这样一种逻辑:如果天上下刀子,地面的人就不缺铁用了。典型的妄想型人格分裂病状,忘记下刀子对人的危害,而只想得到自己眼前的某种需要。

任何天象的嬗变
都伴随着充足的血腥
如果老天真要下刀子
就必有一种过死的决绝

       当然,语言要是这样一直铺陈下去,这首诗是缺少深度的。从第五句开始,作者采用喻义转换,呈现臆想的情况成为现实时,当天空真的下刀子,首先要求地上的人有一种过死的决绝。超越语言,超越意义,海德格尔倡导的恢复“本真原在”理论,在这里有了充分呈现。

我们需要铁来补充
但它只是在敷衍
用一场比一场更凶悍的雨
做游戏

       是的,我们都需要补充一些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比如铁,我们软骨,骨质疏松,需要补充大量的铁元素,但,强加的、过量的补充可造成危难,有批判现实的意味,有着北岛式的暗喻方法。然而,这只是一种敷衍的行为,显然是悖论的,作者在此利用悖论的语言,将意象化思维瞬间转化为物象思维,排除象征,这点上暗合着于坚的“四象”通则:物象、事象、具象、语象的非意象思维方式。
       但是,纵观全诗结构,作者包尘还没有完全放弃意象植入诗性构建的需要之中,刀子—铁-雨的关系,显然有着对现象遮蔽的情形,而非完全远离隐喻象征的个中因子,非显见的“刀子—雨”的隐喻关系直抵物象内核,呈现的是一种悖论与诡秘的混沌局面,知与不可知,使这首诗在有着明确的所指情形下,没有能指确切目标,仅从传统的象喻中脱离出来,转向另外的更深的喻指,这正是作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布设的局,需要读者依靠自身的经验和智识来体验这场“特别的雨”。

                                                                                                                                                     2016、07、10  甘肃平凉

附:

《雨》


作者:包尘


等天空下刀子的时候
我们就有用不完的铁了
而菜色的气候却一直不赏脸
终究没刀子下下来
任何天象的嬗变
都伴随着充足的血腥
如果老天真要下刀子
就必有一种过死的决绝
我们需要铁来补充
但它只是在敷衍
用一场比一场更凶悍的雨
做游戏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6年5月3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2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精彩诗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2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8 23:5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