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赵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8-12 19:18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8-12 19:16
一。一0一会儿工夫我发现居然十多条回复,吓了一跳,果然全是你的。咋了,不用这么激动吧。你是故意的。

哦,原来我是故意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8-12 19:18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8-12 19:16
一。一0一会儿工夫我发现居然十多条回复,吓了一跳,果然全是你的。咋了,不用这么激动吧。你是故意的。

哦,原来我是故意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8-12 19:18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8-12 19:16
一。一0一会儿工夫我发现居然十多条回复,吓了一跳,果然全是你的。咋了,不用这么激动吧。你是故意的。

哦,原来我是故意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8-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回声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9:20 | 只看该作者
废行 发表于 2016-8-12 19:19
有一种回声的感觉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调皮不就完了。搁我这儿和我玩一。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8-12 19:34 | 只看该作者
沈一贯不知其人生平,不乱说。对第二首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9:54 | 只看该作者
吴一 发表于 2016-8-12 19:34
沈一贯不知其人生平,不乱说。对第二首有感觉。

沈一贯,明朝大学士,王锡爵之后首辅。与同僚沈鲤之间有矛盾。在位期间算是多事之秋,楚太子案,矿税之祸,同时禁、烧李贽的著述,囚禁李贽,李贽自杀。最后在其执政期间出现了明廷三大案之一的妖书案,此案至今众说纷纭,加上之后的京察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沈一贯、沈鲤同时被迫致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8-12 20:20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8-12 19:54
沈一贯,明朝大学士,王锡爵之后首辅。与同僚沈鲤之间有矛盾。在位期间算是多事之秋,楚太子案,矿税之祸 ...

谢兄释疑解惑。牵涉到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及名著名作、神话、野史等书籍里的人物之作,我几乎只能靠诗歌文本的描述来揣度一二。感觉兄偏爱写历史题材的作品,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作者有超凡的“腕力”。不知兄听过一位诗学大家说过这么一句话吗:我们的一些诗人,情感不足,就东拼西凑一些典故之类的东西混淆视听,好象很有学问似的,但这样的做法,恰恰是犯了写诗的大忌。不知这一说法,兄赞同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8-12 20:23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8-12 19:20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调皮不就完了。搁我这儿和我玩一。一#

我来打个广告,来看我公众号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1:54 | 只看该作者
吴一 发表于 2016-8-12 20:20
谢兄释疑解惑。牵涉到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及名著名作、神话、野史等书籍里的人物之作,我几乎只能靠诗歌文 ...

赞同。袁伯修曾言:“粪里嚼渣”“顺口接屁”“记得几个熟烂故事,就成博学”“用得几个成见字眼,便是骚人”(伯修还写起了对联。。。)“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所以一个写诗的人应该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您说的这位诗学大家我不认识。我想了想,似乎也与我这里没什么关系。首先这不是什么学问诗。其次也算不得传记诗(所以您上次对我的辛弃疾的判断,从诗歌上来说我是觉得没问题的,但是从意图上来说,不好意思,我还真没打算写一首您以为的那种诗歌)。再其次,关于情感方面,这位诗学大家也存在问题。他的看法偏颇了。诗歌的内容本来无须乎必然是情感——应该说是“我们的一些诗人,没什么能说的,就东拼西凑一些典故之类的混淆视听”我觉得这样的话就是没问题的了。您觉得呢?最后,我并不是偏爱历史题材的东西。发表到这里的作品只是平时作品的三分之一强。我写作是有感而发。不拘泥于一定的题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 19: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