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袁伯修曾言:“粪里嚼渣”“顺口接屁”“记得几个熟烂故事,就成博学”“用得几个成见字眼,便是骚人”(伯修还写起了对联。。。)“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所以一个写诗的人应该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您说的这位诗学大家我不认识。我想了想,似乎也与我这里没什么关系。首先这不是什么学问诗。其次也算不得传记诗(所以您上次对我的辛弃疾的判断,从诗歌上来说我是觉得没问题的,但是从意图上来说,不好意思,我还真没打算写一首您以为的那种诗歌)。再其次,关于情感方面,这位诗学大家也存在问题。他的看法偏颇了。诗歌的内容本来无须乎必然是情感——应该说是“我们的一些诗人,没什么能说的,就东拼西凑一些典故之类的混淆视听”我觉得这样的话就是没问题的了。您觉得呢?最后,我并不是偏爱历史题材的东西。发表到这里的作品只是平时作品的三分之一强。我写作是有感而发。不拘泥于一定的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