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文化性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牛道长 于 2016-10-10 16:01 编辑


1
文化是有性别的
它主导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长期发展和延伸
任何文化总是倾向于雌性和雄性
雌性文化寻求依靠
雄性文化寻求独立
汉文化总体上属于雌性文化

2
从民族层面来说
雌性文化发展的极致是软弱
雄性文化则走向极端的侵略性
两性文化有一个交集
即无性文化
寻求脱离或者回归文化的无性
是文化的发展规律
文化的无性化阶段是文化性别分化的母体
返回或者交叉变性

3
雌性文化属于奴性的他主文化
雄性文化属于自主文化
雌性文化孕育下的民众总是在依靠性的驱使下寻找他的主人
雄性文化成长下的民众则是在独立性的推动下寻求自已作主
反映到政治层面
雌性文化的国家由专制体制主导
雄性文化的国家由民主体制主导

4
专制体制产生的根源来自于两个方面
执政者说:只有我可以为你作主,我是你永远地依靠
被统治者说:你必须为我作主,否则谁为我作主
而民主体制下则会出现另外两种声音
执政者说:请你自由选择,风险自负
被统治者说:你行吗?我只选可能行的
两种体制的实践或有勾兑
但不改变本质属性

5
雌性文化主导下的政治文化
总体表现为对内的镇压性和对外的软弱性
而雄性文化则会表现为
对内的包容性和对外强悍性
文化属性主导政治属性
只要文化性别不改变
政治属性和政治行为也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6
无论是专制的执政,还是民主的执政
只要是执政,都属于剥削体制
不消灭执政者,就不可能消灭剥削阶层
只有无性文化主导下的无主体制,才有可能消灭剥削
无性文化在社会制度上表现为无主的全民股份共有制
在这样的体制里没有统治者阶层和执政者,也没有被统治者
只存在雇佣关系的社会管理者
一切社会资源归全民共有
一切其社会资产升值,按比例划归公民个体所有和分配
公民在劳有所得的基础上,按比例享有公有资产升值所得
不存在继承的概念
每个公民个体生有所占,死后归公
社会股份的享有
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包括医疗和养老
不会出现病无钱医的情况
也不会出现差别化的医疗现象
官二代、富二代等继承性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

7
雌性文化引导文学走向规律性
以格致归于趋同性
雄性文化促使文学走向多样性
以自由导致个性化
文学的命运与政治文化的变化同步
根子在文化性别的归属
雌性文化的社会里
不可能从根本上助长文学的自由性和多样性
而这是文学走向发展还是衰落的关键

8
文化性别不是一成不变的
改变文化性别的唯一方式就是诗歌
诗歌是孕育文化性别的母体
它是无性文化的样本
从一个民族的诗歌发展状况
就能判断它的文化性别和发展水平
诗歌兴则文化兴
诗歌亡则民族亡
诗歌没落,则文化枯燥
诗歌被囚禁的国家,不会有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0 16:37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6:3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都忘了,这里还有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0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6-10-10 16:39
哈哈,我都忘了,这里还有一个

忘不了,在闪闪放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0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6-10-10 16:39
哈哈,我都忘了,这里还有一个

忘不了,在闪闪放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6:50 | 只看该作者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10-10 16:44
忘不了,在闪闪放光啊

你最近不写诗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10 23:06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兴则文化兴
诗歌亡则民族亡
诗歌没落,则文化枯燥
诗歌被囚禁的国家,不会有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1 20:50 | 只看该作者
论述深刻、指导性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11 20:51 | 只看该作者
一公、一母、一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1 20:5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道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 00: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