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易生诗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懂不懂李白的《静夜思》说起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9:44 | 只看该作者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8-10-13 18:11
(1)信息异变现象一:信息减损
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或接受主体接受的生理条件、外部条件以及注意、记忆等内 ...

《语文本体论》研究母语使用的问题,全新的视觉和原创的理论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0-13 20: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现在的口语诗称为口语诗,李白的静夜思比作当初的“口语诗”也不为过;当初如果有类似概念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10-13 2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连现在的我们都很容易懂,尽管一些概念已经无法对号入座;其语言风格和用词,我相信当初人更容易懂。至于格律,别把古人想得太普遍文盲;今天的教育普及和诗歌审美教育远不如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10-13 2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抬杠,只谈谈自己的想法。向楼主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7:15 | 只看该作者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10-13 20:03
如果说现在的口语诗称为口语诗,李白的静夜思比作当初的“口语诗”也不为过;当初如果有类似概念的话。

那是在士大夫的阶层,唐时的劳苦大众目不识丁,能不能懂还需要考证!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不能把现代人的认识强加在古代人的头上!不说古代,即使在我读书的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一个小学毕业去养猪的韩梅梅就是知识分子,文章已经收入课本做教材!还敢往更远的地方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7:33 | 只看该作者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10-13 20:05
连现在的我们都很容易懂,尽管一些概念已经无法对号入座;其语言风格和用词,我相信当初人更容易懂。至于格 ...

大错特错!今天的教育质量降低,但很普及!你真的认为在当初,所有的人都像现在一样能受到教育吗?读书,如果不了解说中内容的语境,而以自我的环境去判断当时的事情,这已经成为读书如今的障碍!看看《如懿传》中皇后与侍卫的流言蜚语,完全属于细说一类!历史会如此吗?
其实,如今全社会的语文解读水平普遍底下,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就把我数年前写过的一篇文中附在下面,算作一种实例交流吧!

社会解读语文观
受众从媒体报道的社会某事件或某观点中读出某种信息意义的现象,笔者称之为社会解读。
比如,《新周刊》发表了某记者采访北大教授张颐武的报道文章《张颐武: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却从中读出了“孔子不如章子怡!?”的信息意义。于是就直接以“孔子不如章子怡!?”的题目做了报道。报道称北大教授张颐武公开发表“一万个孔子抵不上一个章子怡”的言论。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社会解读。
张颐武的文章经《华西都市报》的记者一解读,一传播,立即就引发来报刊和网络对张颐武教授的一片漫骂声。
著名学者魏明伦认为,“张教授将电影明星和大思想家相比较”是“用赞同的眼光去传播”“高科技、低人文”的“畸形现象”,“观点很可笑”。一个资深传媒人说,张颐武教授的观点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章子怡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文化”,而“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许多读者骂张颐武“侮辱中国文化还会误导下一代”,质问张教授“懂不懂中国文化”,“有没有一点社会公德心?”甚至有愤怒的大学生要求张颐武教授“收回自己的观点并向国民道歉!”
而张教授说,这样的解读是对自己“本意”的“歪曲理解”。他“从来没有把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过”,他“只是在说明章子怡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物,其影响力超过了孔子。”
究竟是张教授的言论本身太离谱,还是受众对张教授的话语和记者的文本产生了“误读”和“曲解”?要问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语文的解读规律。
一、语文解读的个性化规律
由于阅读者在语言素养、知识文化素养、思想素养、艺术素养、个人生活、经历、身份、地位、职业、兴趣、情感水平、处境、心境以及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解读的个性化规律。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受于社会的,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每一个人则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文本的意义。阅读者个人的因素制约着文本或话语信息意义的解读(1)。所以,解读中常常出现“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鲁迅先生语)”的多元现象。
解读的这种多元现象将会引起文本或话语信息的减损、增值或错认,即产生文本或话语信息意义的异变现象。如果这种异变产生有价值的知识,那么这种异变是积极异变。积极异变可以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促使新知识的产生。如果这种异变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么这种异变就是消极异变。消极异变会产生对文本或话语的误读和曲解。
二、语文解读的语境还原规律
任何话语的产生都是表达主体不断适用环境而生成的,阅读者接受话语,实际上是依据话语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2)。文本是话语的记录,所以对文本的解读也必须要逐步还原语境,随着对语境的逐步展开,达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如果解读话语或文本脱离语境,那么任何话语或文本不是无法解读出意义,就是信息意义被误读曲解,甚至变得荒谬可笑。
如何避免对话语或文本的误读或曲解,达到正确地解读出话语或文本中的信息意义呢?这就要求解读话语或文本时须遵循解读的规律。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受众对张颐武言论的社会解读是否正确。为避免解读再度产生不该有的怀疑,这里我们把报道张颐武言论的文章全文引述在下面。
张颐武:
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
出现“文化赤字”是没有办法的事,肯定是介绍进来的多,介绍出去的少,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并不是主流,并不能够决定世界文化的走向,普遍性文化并不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关于文化输出的问题我们原来没有去考虑过,现在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焦虑,是因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个变化,就是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经济地位都在提高,这就造成了让别人去认知我们文化的需要。
现在都说20世纪全球文化输出中心是美国,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20世纪是一个美国梦的时代。美国梦告诉大家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可以让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没有重负地去开拓新机会,它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它的梦是吻合的。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也很好,这个高速增长也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梦,要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这个小姑娘小时候看电影肯定也觉得那些好莱坞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现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电影节上跟她平起平坐,这些大明星们都对她说:“你是未来之星。”这就是中国梦。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中国文化自己内部的力量是非常强的,只是通过不同的形态展现,比如说李宇春、周笔畅创造出来的文化魅力非常吸引人,赵本山也是,把二人转转化为全国性的文化资源,二人转原来在东北是一种男女调情,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艺术,但现在全国的娱乐场所,从北到南都有表演。通过二人转就可以看出,其实全球化有另一种功用,就是让一些本土的、地方性的东西也有一个传播的机会。
哈罗德·布卢姆写了一个《西方正典》,就是担心美国自己的文化要完了,因为大家都对西方的主流经典不感兴趣了,这跟咱们现在的着急是一样的。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现在我们再依据解读的规律来分析这篇报道文章。
文章第一段的意义是说中国文化不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不能决定世界文化的走向,介绍进来的多,介绍出去的少,出现“文化赤字”。
第二段的意义是说,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造成世界想认知中国文化的需求,隐含了中国文化已经出现了“介绍出去”的背景和契机的意义。
第三段意义较为复杂,也是报道文章的主题所在。文章先以20世纪全球文化输出中心是美国的“美国梦”,告诉人们,中国也已到了“也可以打造一个中国梦”的历史时期。于是引出了“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所代表的文化现象。文章明确告诉读者,章子怡不过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符号,是“中国梦”的象征。文章认为,章子怡这个文化符号和象征,只是一种“低端”的、“丰富的”“世俗”文化资源——即大众文化。到这里,文章非常明确地指出:“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这是报道文章的主旨所在。接着,文章以姚明、章子怡为例,来说明他们作为“大众文化的出口”要比“一万本孔子”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出去”的出口“都有效果”。文章还以韩国的电视剧《大长今》的成功为例,证明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且使“传统文化的精髓”输送出去。
文章的第四段,又以三个事例说明“中国文化自己内部的力量是非常强的,是通过不同的形态展现的”,进一步论述把中国“本土的、地方性的东西”转型改造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一个传播”——即输出的“机会”。
文章最后一段是以美国的布卢姆《西方正典》中担心美国自己的文化要完了作类比,说明我们现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也同美国人的着急心态一样。所以,我们要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就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通过章子怡们的“出口”把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国门。
综上所述,报道文章是为解决中国文化输出国门而开出的一纸处方。张颐武的言论是这张处方的经典精华。张颐武在这张处方中把章子怡当作“大众文化”即低端文化的符号,把“孔子”当作中国文化即高端文化的符号。他认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特定历史背景中的输出与流传出去,就要以章子怡这种大众文化为“出口”,然后通过这个“出口”,如《大长今》一样,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输出国门。张教授认识,如果我们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输出去,效果就不如通过“大众文化”这个“出口”向外输出要好。
看来,张颐武教授的确不是把章子怡拿来作为中国文化的形象和孔子相提并论,说孔子比不上章子怡。张颐武是把孔子和章子怡都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告诉国人要重视大众文化,因为通过这个“出口”更容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输出去。这实在是中国文化志士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化输出的思考和良苦用心。《华西都市报》的记者是无意把张颐武教授的言论从语境中孤立出来,断章取义,误读曲解了张颐武教授的一片良苦用心,还是另有所图?我不得而知。但这么多读者跟着《华西都市报》记者的身后乱嚷胡骂,却让人对他们感到痛心。国人们的社会解读能力特令人失望。
对国人们的义愤填膺,张颐武教授很着急,很伤心、很委屈、很愤怒,也很无奈,面对着抖头泼下的怒潮般的污水,“情急生拙”,大骂“那样歪曲理解的人都是智障,非常可笑!”其实这大可不必!
对于社会解读,我们必须要引导受众了解解读的规律,提高社会解读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在听到什么和看到什么时,不要“偏听偏信”,要先把听到看到的“什么”放进所在的语境中,并把语境逐步展开去,理智地分析一下。这样,我们就不会听风就是雨,瞎起哄,乱呐喊,自己上当,空“义愤”一番。让一些始作俑者们无风起浪,痛快一把,“牵着受众的脑子”走。这样既伤了自己的神,也伤了他人的心。        
这次声讨张颐武的怒潮,似乎升温成为一个文化事件。真的浪费了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很无聊而又很发人深思。原本一个很容易作出社会解读的一篇报道,竟引发出这样的文化事件来。原因何在?我们不能不被我们国人的语文解读水平和能力表示遗憾和担忧。面对社会的种种事件和观点,如果我们用语文的视角去进行社会解读,就一定会增加我们的智慧和识别水平。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于群骂张颐武教授的闹剧再度变换内容和形式重新登上社会生活的舞台,无聊而肆无忌惮地表演。
这个文化事件,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国民的浮躁和语文解读水平的极端的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7:38 | 只看该作者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10-13 20:06
不抬杠,只谈谈自己的想法。向楼主致敬!

事情太多,打出的字没顾上细看,发出来一看,发现回复中有不少错别字和不通的句子,但已无法更正,希望你在阅读时,自我纠正一下吧!道声歉:对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0-14 12:05 | 只看该作者

信的,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0-14 12:12 | 只看该作者
易生诗梦 发表于 2018-10-13 19:44
《语文本体论》研究母语使用的问题,全新的视觉和原创的理论体系!

与之相关的语文学理论的东西可不受国家地区的限制,有些东西,比如对于阅读现象的揭示是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0-14 12:13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受于社会的,

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1 16: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