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1916年创作的诗,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粗糙和直白,但从此中国诗歌迈入新诗时代,诗歌打破了古典诗歌的格律限制,开始了自由翱翔。
古人写诗讲究平仄,押韵,对仗,赋、比、兴手法的运用等,是一种在有限的空间里舞蹈的艺术。在古典艺术形式的框架里,诗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语言凝练含蓄,意境优美深远的好诗。同时也客观形成了古典诗歌艺术的评判标准,如格律,意境,情感等。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谁能说这样的诗不好?!
古典诗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现代诗打破了古典艺术的束缚,可以自由飞翔了,诗歌有了更多可能。这是好事。但是一自由了,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诗歌好像没有了评判标准,只要分行的就是诗。好像不再需要讲究语言,意境等等了。顺口溜,日记流水账,只要一分行,就是诗了。这是对新诗的误解。现代诗也需要有一个优劣评判的基本标准。
我认为一是文字要准确,凝练,形象。二是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三是情感真挚自然。四是气韵生动。以上四条是成为一首合格的现代新诗的标准,实际上也是传统诗歌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不能舍弃。五是个性化和创新。就是说如果想写一首不仅是合格的而且是优秀的现代诗,就要有自己的个性,艺术上的,主要是语言的创新和思想上的创新。即使号称反传统,反诗歌的“垃圾诗派”,他们的诗歌对照上述五条,也是符合诗歌标准甚至优秀诗歌标准的。比如下面这首垃圾派诗诗人徐乡愁的《练习为人民服务》
微人民服务
违人民服务
伪人民服务
未人民服务
微,违,伪,未
不是微小的微
违反的违
伪装的伪
未曾的未
它们都是全心全意地
为人民服务的为
看起来是一些啰里啰嗦的废话。但你能说它的语言不准确,凝练吗?!它也是有意境的,它营造的是一种日常谈话或自言自语的意境。它表达的也是一种真挚自然的情感,通过对“为人民服务”的细致拆解,引起人们的深思。它也有一种气韵,一种一气呵成,不停思索的气韵。它更符合最后一条标准,就是个性化和创新。它对诗歌主题的表达是独特的,新颖的,是前无古人的,比许多无病呻吟,陈旧,模仿的诗歌更具有艺术和思想意义。
现代新诗的优劣是有评判标准的。不是说,只要分行的就是诗,也不是说新诗优劣的评判是模糊的,不可言说的。为了新诗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为新诗的评判立下一个标准,以正本清源,以抵制那些冒充优秀诗歌,霸占诗歌领地的AI诗、人情诗、关系诗等各种假诗、伪诗、劣诗,给真正优秀的诗歌腾出展示和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