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石赏读现代禅诗6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1 05: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墙角4 h1 T4 L+ ^+ V# j* i
作者:南北
$ a" n9 Z2 ?7 Y7 h% h0 V' @/ c1 Y; {+ ]8 z# @; \7 u
一朵葫芦花
5 i4 T3 R6 @; Q8 |! W) {& M0 o在几只蟋蟀的晚课声中
2 o- R; e6 K+ a# K/ j9 g7 x静静开了
6 s9 k! }- V( D: e! ^8 c
2 G" i' s$ F' z   【古石赏读】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禅境画,这是一种如实观照,一种诗性呈现。看啊,在不起眼的墙角,“一朵葫芦花/在几只蟋蟀的晚课声中/静静开了”,静静地闪耀着自性之光。在这里,诗人把蟋蟀的叫声比喻成晚课声,无疑,在诗人眼里,这是一种禅修的自然场景。“静静开了”,可理解为“在几只蟋蟀的晚课声中”开悟了。诗人置身此境,像这朵葫芦花一样,也静静“开”着。1 K0 q7 g8 f4 f3 m2 U+ m

, g( A. ]( M: {6 A暮秋& O: k% G4 }+ T/ ?* Q7 Z
作者:曹红燕
1 Z& I4 m3 o. ~5 T% V1 }: z0 F
6 E7 g! P: A3 b1 s1 q  V' j- J枣树叶子  [% H# V, y- f& @& @5 n
黄了( l4 z2 r' d' u: t! p0 l/ [
一片一片
9 r+ v0 g  v% W% A在风中掉落8 O, j- |& R8 P( C  c3 F3 b

2 |' y1 B% }8 F/ @% I) y田埂上) B* w5 |5 }. F& g7 k: H  V1 E3 V
坐着一位笑谈生死的老农
1 z: a% N5 K$ n% y, h- t! e旷野6 s$ K8 k6 g8 U- F
风轻云淡
0 S% u5 u$ I( q" v4 r: \' P# k% E) |0 ]2 I5 k; q) q
   【古石赏读】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暮秋,黄叶在风中掉落,有人由此心生伤感,有人则对此心里淡然。此诗向我们所传达的,显然是后者。是啊,我们只有了悟了生命,参破了生死,才能像诗中的老农一样真正地笑谈生死,进入一种超脱生死之境,体验那种“风轻云淡”的法喜和禅悦。另值一提的是此诗的表达技巧:此诗共两节,第一节是铺垫,是实境;第二节是转折和升华,是心境。前一节是风吹黄叶,给人一种萧瑟冷寂之感;后一节是风轻云淡,给人一种超脱闲适之感——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增强了诗的内在张力,拓展了诗的想象空间,使禅意更加浓厚。; Z8 d9 V! n+ c9 j, l3 F! D& ?
) a, u9 t) {7 x, e; w( ~
落日与松
, Z6 p; J% S% P  N作者:下午百合( d) k" t  T  }+ X
/ P' m; e. h, `6 Z
落日的余辉穿过松林7 Z* S  N4 @2 a$ M6 \- Z. f" T
松有了光的轮廓
6 M$ D4 X! R& T+ W4 p+ ?再看9 t. ~2 G, \. [" x) M) E( d
其实松本身亦有光- Y$ C2 @5 _- a' j5 L: c
是在这一刻
/ P5 E6 A4 g# p* j2 X4 ]+ P5 O与落日相遇了% E- f& `, L) F- h# h7 g) [7 w# A" g
他们仿佛在告别% Q" ~3 a7 l) l/ @/ J
但又仿佛
9 p8 }8 s/ q, _4 X永不会分开  `8 F$ a0 I4 I% G( l$ Q6 ]$ ~
. W: I5 i9 b" i8 H8 F# B
   【古石赏读】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光”,有的显现了,有的没显现;有的人看见了,有的人看不见。能不能显现,能不能看见,关键要看是否觉悟。“落日的余辉穿过松林/松有了光的轮廓/再看/其实松本身亦有光”,正因为诗人是一个觉悟之人,她才看见了在落日的余晖中松本身的光——其实,这也是诗人自性之光的显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与松本身的光相遇了,它们在相遇中告别,在告别中互摄互融,“永不会分开”——万物一体,佛光同显。& t1 f' f$ \3 g8 w% o$ y

/ M4 ]/ v7 N! w: N花开花落
+ Y; n4 b( k& ~: `3 ]作者:奥冬: U/ z5 V$ p  A9 F9 ~0 I" G

  n3 ^4 g' ?6 Y( k; h$ F7 {. J  m, M花开! c+ }' f: m# R  P2 e
  笑成: l; Q* G; ^0 t8 j
老树的歌% R6 o# t2 z- M8 B. \1 i
' [/ F( ^# y: |2 R. r
花落
( q9 e- J, U. W( a* W8 F2 L  飞成5 j6 d( h* `( {/ W
归巢的鸟2 A$ w# q( J6 X6 m# ^

; x+ z7 E$ M7 d   【古石赏读】一首很有禅意和哲思的小诗。“笑”和“飞”两个动词用得好,轻松地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禅思和禅境。“花开见佛性,花落悟空性。”“花开/笑成/老树的歌//花落/飞成/归巢的鸟”——这是对生死的勘悟和超脱,是一种圆融涅槃的生命境界。
" K* {1 c, `# Z+ f8 F4 }" I9 g# [8 ~( I; Z/ R, A
距离' J9 Z. n! V) J; y# {1 e
作者:素手拨筝
( m) r3 ?4 N7 G1 j& P( o4 E. ~( V2 ?1 g
也许我们之间,隔着星海9 h& \& q+ ?2 @3 A/ L
流年,和各种遗忘 以及" K$ N; I" B, L: I: s! D
瞳孔里倒映出的陌生山河
) D1 J4 W7 c+ E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 t/ D* z0 p, `( I+ u我只需从寂静里,提取一滴菩提
: f3 [# ?9 [( ?2 P8 {  c7 s% K9 b/ L它便以圆融,接纳了万物9 J) A8 C  \+ m2 S2 v5 h
我与你,是其中对坐的人
$ V$ m* ~: ~! k; G  K3 y$ A此时,已互为彼此
$ y: V' z3 h; J# \( k
( T: t8 C. H6 Q) b9 o# T3 \4 ?" e      【古石赏读】三祖僧璨《信心铭》有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在禅者眼里,世间万物何来距离,何来彼此?拥有一颗菩提心,破除我执与法执,了悟万物一体性,一切便圆融无碍了——你即我,我即你;物即我,我即物;彼即此,此即彼。
4 `0 O5 H' [( V8 e# x3 I# C/ C: j9 @$ S# Y% q
布施5 k: w7 C, p+ g% d5 x( K
作者:山中子
; u$ ~  p' }" |3 o% Y2 v7 R% F5 I
阳光布施在山上,$ {  q7 @" [! \
云影布施给了石头,
( Z+ J0 C7 {5 ~3 ~3 I# O# {: C' W8 P松声布施在台阶,5 L5 P$ x. u5 u) ^; C
清泉布施给了苔藓,
! `' M! V8 u; U9 z* A# A秋风布施着上山拜佛的路人。
6 J2 `3 {  A; D) `" ^1 e
& z& U# Q6 [; I( |* l/ V) t& A      【古石赏读】世间万物皆有佛性,布施是一种修行,也是佛性的一种显现。但愿人人都能像阳光、云影、松声、清泉、秋风一样心怀慈悲,破除我执,与人为善,让人世间在你我的布施中圆融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5-13 08:20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13 14:48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品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19 17: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