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7月号,总第180期)主编:碧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现代禅诗研究会 于 2025-6-28 23:41 编辑
! [# S; I; \. F4 o& y; W& e4 j
# {1 Q- ]1 ]7 j, k  S' h7 F# k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9 O* @- Q4 g6 S
(2025年7月号,总第180期)  [# x8 G9 H4 Z$ b9 S" o. d

5 X4 d+ N. X1 u9 A4 [2 {' A$ D' G主编:碧青
# r! U' y9 ^+ W, a. Q
# I* W$ r* X; {  _& g- b
; `% X3 ^4 I$ H% \; n- ^
1 [) w7 Q6 h$ a# w9 c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编选说明7 x" _2 B: g5 y7 R9 x9 I

/ H4 k4 ^% F* K# K3 h3 H+ K& {9 O+ O  1.凡本论坛注册会员都有推荐他人作品到当月(期)选刊的权利,但推荐作品时必须列举推荐理由。
5 \7 t4 Z8 ~# v: `  _" ]) z% R  F  2.当月值班版主为选刊主编。主编是《现代禅诗探索》选刊的主要选稿者,其它成员有推荐权,但决定入选权归主编。
' c9 e8 N7 N' H7 \  3.诗歌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皆以单首或单篇形式作为推荐和选取单位,不取组诗或多篇文章同时入选。
; T' F" S) L: y2 o) H! ?( h8 C& P7 {  4.此处所指的诗歌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必须是在“现代禅诗派”论坛上发布者。发布时间不限于当月。
2 ^/ w- s" f! b8 f" k! T  5.《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是现代禅诗研究会会刊《现代禅诗探索》丛刊(纸刊),以及其他现代禅诗选集编选时的基本选稿依据。除非另有情由,一般没有选入选刊的作品,不考虑收入会刊和选本。
; r* H4 I1 U% l# J' ]8 c  6.选刊根据下列情况,可两个月合并为一期:⑴两个月的主编为同一人时;⑵推荐作品少于5首(篇)时。: [* |/ D' S$ b
  7.主编、总编辑可以根据当期作品情况,增设或删减选刊栏目。6 e" U7 Y8 g. Y5 v  A- `
  8.主编在月底或次月初,完成该期编选工作,并及时发送到论坛总编邮箱(zhudi35@qq.com)。论坛总编审定后,以“现代禅诗研究会”名义予以发布。# d' h' H! e* T$ v2 P! C
  论坛总编:古石
( c- N3 D! k( d4 y9 P. N6 G  论坛副总编:奥冬
# m- M: m  Z- ^7 y4 ~/ _  论坛总编邮箱:zhudi35@qq.com0 B9 W" E: g/ \3 r

6 c2 l) I1 Z1 V& w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栏目设置7 v/ H, z  d$ H% o: |' ~

; p0 ?' X, J- i6 W) P# \+ D  【诗歌作品】
9 M  i+ w2 y1 W2 e  【探索思考】; w: x9 H+ q  l; L
  【理论随笔】( a# Y; h" N4 w& m1 G
  【访谈问答】
; e: ~6 Q  z7 j$ `$ v  【诗人读诗】0 N0 N8 h0 `, s6 k6 p6 }: N
  【综述评论】
) K1 J% T2 X0 |; ~$ l: o2 O1 Q  【作品翻译】0 U2 ^( L, h- E( K
  【借鉴欣赏】" d, C1 T9 \& m. f' I* n- {
  【禅意随笔】
5 u. x0 w: w& f# o4 s% S. o; Q  【重要消息】% c* U  B! d  j- C( Y# d
  【主编手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7-1 17:18 | 只看该作者
            人工降雨
7 ?4 j: J5 M/ }/ w! f2 a                   作者:也牛+ X& b7 e% P7 {, `
" z  M* M. O$ E& W
  
& g. A/ A4 f' u4 k$ q游进雨水里的梦像一尾小青鱼
+ l" Z% z2 j% [2 v没过多久被捞上了岸! [" G5 F! M% g7 {; r" i) a; Q
8 r5 T9 ]8 N7 `, @7 n/ E# u7 o
“啵啵啵!”雨滴在铁皮屋顶上敲! ?5 u4 ~2 D1 K' Y, W* A
声音比木鱼更慈悲: D5 `0 r( I" U; W0 l- Y  O
更清凉,一下子把我惊醒, Q% k+ J$ H: U! I" W
我看见雨水,在风中
3 O. ?  @- m: m伸手,给小区里的一块石头灌顶
# j4 K# n  a6 f2 I
/ ~! L5 c# U/ S1 m+ B5 Z* y  C
9 _1 N$ o$ E+ m% [3 ^天菩萨啊,苦热煎熬时
, ^4 L' ]" V8 J2 {& X* z  i* O6 n她悄悄撤走了我身边的一只老药罐
2 G) O& r- j5 h1 L# P9 |3 _- [9 v1 J9 C* @: l
* U# J8 ~5 e8 }
推荐者:碧青1 C7 B! |; x( |" w
推荐语:《人工降雨》,是也牛近期的一首佳作。" i+ X1 R0 K- p9 l' G/ r8 c
      诗的开篇,就点明了诗人的梦在雨水里醒来了。
. ~2 _+ V3 f/ r: m. C1 n7 O      像一尾小青鱼的梦,是自然游进雨水里的。“没过多久被捞上了岸”,这显然是诗人梦醒的行为。鱼上岸,自然就远离了雨水,远离了梦存在的空间。
$ r7 c5 J% _+ u
$ _: b# B" e: Y      “啵啵啵!”雨滴在铁皮屋顶上敲
8 \' _7 j) |! Y      声音比木鱼更慈悲3 h" U& p0 [# e8 ~
      更清凉,一下子把我惊醒, @" n8 m2 I: w7 [+ [% Z
' j2 {4 b* V' X$ [$ W% o( R  D  p" _
      诗中运用“啵啵啵”象声词,不仅增强了诗意的鲜活质感,更具有湿润、丰沛和浑圆的画面感。被雨惊醒的,无疑是诗人心灵的觉知。所以,在诗人的眼中,便呈现了体悟的画面:
9 u! f  `7 C6 T, Y
0 J% W9 X4 U( V! ^' g) Z      我看见雨水,在风中1 Q) ]) @, v& `! n8 _( |' S9 I1 X1 A
      伸手,给小区里的一块石头灌顶
; A7 c- B& h; D+ g# \/ L5 t! u" _4 t$ u: s" b, |& O: K- U
      雨水,就像菩萨慈悲的化身。“伸手,给小区里的一块石头灌顶”。仿佛,雨水降落大地,只是为万物“灌顶”而来……& q* z2 W" S6 W( }: C7 O7 \
      “灌顶”一词,百度百科给出这样的解释:“梵语的意译:原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2 {+ \$ H: B2 x- H5 K8 u) y
      雨水伸手给石头灌顶,这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一是呈现出雨水普度万物的护念慈悲,二是呈现着诗人心中的万物平等,石头亦是可觉悟的石头。2 b2 Y$ \+ Z# o+ \  }4 h1 [
      此时,在此地,诗中又呈现出这样的觉知:( @- @! e$ v6 m5 V7 T1 q! }

% F4 {; |8 [7 Z8 v2 |$ B+ p      天菩萨啊,苦热煎熬时- X% y$ |) x" B. W+ r2 n% k
      她悄悄撤走了我身边的一只老药罐3 b  y3 U$ I& n- \

( {6 P$ Y7 H4 Z, B8 Q. B  B- a      老药罐,是诗中另一种重要的喻象。暗喻着在一个人漫长的生涯里,病不离身又无法完全治愈的境况。当苦热煎熬被一场人工降雨淋灭了,老药罐也被雨悄悄第撤走了。
  ?  y$ p$ f; E' N! H2 o" ?3 ^6 P      是的,是菩萨般的雨撤走了老药罐,而不是人自己扔掉了老药罐。此处亦暗喻着,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就像是病人。而当雨水降临,心灵呈现出觉知的智慧,病,亦不治而愈了,再也不需要老药罐了。3 l* e; s( f! |+ |  P/ M
      或许,老药罐的存在,亦曾是另一种尘世的护持或度化。
8 V, `5 {& c% h. M, |# t9 D9 ]      诗的结尾,不禁令我想起了《六祖坛经·行由品》里的那一句智语:“迷时师度,悟时自度”。9 C0 T/ N/ z% V) j6 Q
      是的,这首诗,呈现的正是也牛心灵体悟的美境。2 T! j8 {: [6 Z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诗的题目《人工降雨》,亦蕴含着更深的寓意。人工降落的雨,与天空自然降落的雨,根本无异,是不二的雨。正所谓凡圣不二。
$ h! F- T( r8 g; c( q+ d0 |      人工降下的雨,清凉地洒向人间,普度万物。读者,亦像接受了一次人工降雨的灌顶。3 M3 Z# [1 Z6 o1 F( L

( Z, Y# t, K% J. @% \0 |
& i, Y4 _! B8 p2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2 1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也牛 于 2025-7-2 16:14 编辑
. C; h% f# k0 p! M2 Z* W6 u2 L; R1 q2 q5 P% }  O+ q- o
冬 晨        
% k) S' r+ _" H6 k5 D, b& k2 i* S/ C& o作者:胡弦
) S8 a6 n" ?$ w9 v5 W6 p" b: G6 V4 a+ I
这辆老旧的拖拉机突然# v+ b) D& |  o$ I
发出轰鸣,喷吐浓烟,全身关节喀吧作响,履带
# T6 z; I  D' P8 J% o扣住尚未解冻的地面……% `* b6 s' v) ?+ W# J
它醒来了,砖瓦厂和村庄都醒来了,愤怒5 m: G# @- L/ x' a; i5 n
在它心底震荡,它抖落积尘,奋力前行,开始着手解决
+ {1 P1 {* K% m它和这世界之间存在已久的问题。  \0 J+ n* d( X/ r# ?

2 C! t% ?* ~+ C2 p' D3 D/ m+ D7 e$ z' P0 N4 O' z
推荐人:也牛
3 i# ?: n/ O$ h$ }2 A/ r推荐理由:读了诗人胡弦的这首诗,掩卷沉思:究竟它给了我们怎样的诗意呢?首先,诗人从事实出发,像电影用镜头语言讲故事一样,他精准地捕捉到了生活的片段,去掉冗余装饰,给我们留下最纯粹的诗意内核,短短六行,"让事实自己说话",达成了"事实的诗意"。 其次,在结尾处留白:: T+ i2 k; h9 d. y/ Y9 ?4 y
# e" x- ?& a0 J/ o. y7 H/ M" F$ {# V
砖瓦厂和村庄都醒来了,愤怒: i3 X/ _0 ~9 a5 H5 h7 q! E* U) @, J: h' q
在它心底震荡,它抖落积尘,奋力前行,开始着手解决
7 R. X1 v+ }2 K它和这世界之间存在已久的问题。1 M5 H4 D% o2 N( M9 Q
/ ?5 Q. \" m' W; P$ q$ z
它提升了语言的穿透力,通过省略、暗示或语言的断裂,为读者腾出想象空间,让诗意在沉默中流动。将未言说的部分交给读者重构,形成了诗意的多种解读空间。4 w/ |3 r; n9 @
我们推荐现代禅诗,又是怎么从这首诗发现禅意的呢?想象一下:+ o7 Y" w: ]- h* _8 O, E$ l
( e, u: ]) T/ O7 ]
这辆老旧的拖拉机突然$ m0 x. D1 J( u  B/ w2 H! [$ N
发出轰鸣,喷吐浓烟,全身关节喀吧作响,履带3 b+ F( W) @/ Q
扣住尚未解冻的地面……
8 [0 B7 P- j" n$ |1 @) n4 D5 ]它醒来了,
+ _% Z" q. u4 q3 R3 T( m$ e% _7 D$ x0 ]5 W! f( {% M
为什么“这辆老旧的拖拉机突然/发出轰鸣”呢?请注意这行诗中的关键词“老旧”。“老旧”者,说明这辆拖拉机也是有阅历和故事的了。它曾经劳动、奋斗了一辈子,如今被时光淘汰,停在“砖瓦厂”或“村庄”里“积尘”。空忙一场啊!- K# r3 R$ @; N% q+ l
所以“它醒来了”。
6 {% e% A# A0 |“醒来”即是醒悟:在这冬天的早晨,地面封冻,生机凋零。原来世界告述它并示现出来的一切蓬勃与繁荣都是虚幻的。它与世界的契合不过是今生一个最大的“问题”。" Y" R5 O, {; S$ N$ h: L4 x
所以诗人说:“它抖落积尘,奋力前行,开始着手解决/它和这世界之间存在已久的问题。”8 @# c( x3 ?( D2 a! h4 O+ G# l
六祖慧能说:“世界是邪见,法界才是正见”。因为世界有生灭。" n7 H# m7 q: S
拖拉机追求一生都是生灭虚幻的东西,如水中月,镜中花,终不可得。这是它的 “问题”,也是“它和这世界之间存在已久的问题”。它“愤怒”了。8 z- [+ O4 Q; _" P9 {* K5 i$ \) n
如何在生活在发现诗意和禅意?或许,这首诗便是标杆。推荐这首诗,它能让我们更好地悟入!
( r; T4 ]$ [( Z# n5 Q5 z*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3 10:11 | 只看该作者
              此刻,是鸦声唤醒世界5 Z% X6 ]3 R" j. [; v
                               作者:快禅山水
2 ~9 x6 K- @7 S- V& J$ N 9 k6 b' v7 |( L7 w

' t* O  e8 }' r) i& v8 U乌啼3 R7 w* F) ]; P$ Q
敞开心扉,让阳光进入
+ w* N6 ^+ e( y3 A+ A& y- {万物揉一揉眼睛
' [. D& B: w& Z4 R+ E起身……6 y5 R5 L' W) _7 J( G; R0 T+ e" O3 w' q! B
: [/ r3 W* q$ }
      推荐人:碧青; p; I1 U: f, ?8 m  A
      推荐语:在现代禅诗派论坛最初读到快禅山水的诗《此刻,是鸦声唤醒世界》,我的心,就被诗中轻灵、清新和明亮的诗意所吸引,亦在瞬间,就轻松欢愉地呼应这首诗的感召……
- J- [# t6 K7 C( K0 R      这首只有四行的精短小诗,开篇仅用“乌啼”两个字,就呈现了大自然的自然、辽远和深邃。“乌啼”,亦是这首诗的诗眼。“乌啼”的时刻,诗人已经醒来,“敞开心扉,让阳光进入”……
9 M! ]* P! b# t2 s8 A4 l3 ~5 f      醒来的时刻,敞开心扉,便敞开了充满阳光的无限光明的世界……
- C' m2 I% [5 A3 j0 a      此时,诗人的心是静定的,感知着内外合一的美好一切。他仿佛看到了,在乌啼的召唤声中,万物都醒来了。5 M% s+ U  S3 m8 a/ }2 a
      “此刻,是鸦声唤醒世界”。
' s- |; o# E% g: \5 @& ?* Q      此刻,亦是诗人的心灵醒来的境界:
4 _; h7 g9 g4 Z2 b) S% `# \$ c' P/ J$ y2 C$ I5 |
      万物揉一揉眼睛2 ~% t2 Z; w7 ~" h: q* @/ I4 C
      起身……3 M9 A5 X& J% |) e7 r6 _

0 U' h8 u4 e) k      被乌啼唤醒的生命挺身站立起来了,站立在醒来的时刻,站立在大千世界,站立在灿烂的阳光里……
1 s- L$ s9 P3 R# l  Z& e! x: v! u! |
' g& A' g' u& F; @5 V0 D'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3 1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也牛 于 2025-7-3 16:09 编辑
# q$ }! N$ v* l: D; R
4 S& F! p8 Z3 T  L8 Q# E* R6 @青枫村的雨" x9 V7 o3 ]4 f8 v' ?
作者:刘年
& p/ c  R8 @" ~$ N! m& ?6 {& L7 V- v) v1 \/ m' m
村东喜事,村西丧事。先去村东祝贺,再去村西, z# @. Q* h& N% z7 R6 B, o
在槐树下停了停  p4 F- C( O5 \8 ?! f
准备好安抚遗孀的说辞和现金
! W- T& C- d2 h/ |* c+ L: ~' G: U& g: d, _
烟花不管悲喜,生子的在放,丧夫的也在放" w. j% B' P0 @+ H
人情不管悲喜,生子的两百,丧夫的也两百9 i" l( }. L$ H; `" U( o
苍天不管悲喜,给丧夫的以泪水,给生子的也以泪水
7 \+ m5 Z. O5 v. s! [6 l% i& B. x7 Q  `
' Q5 H' D% I, g/ `% y8 P
推荐人:也牛8 o# K5 M, Q$ I5 i6 T9 M4 d
推荐理由:唐代高僧永嘉玄觉禅师在《证道歌》中说:: D, j. F: y- e- M4 \% P4 v

' i8 @  E2 B  e* P无价珍、用无尽,
" e1 F) T' b. i  @4 W9 `  D利物应机终不吝;
3 l& b4 o$ Q3 N6 W. ^) |6 w$ L三身四智体中圆,! V& O& k& E% h1 `2 i8 z
八解六通心地印。
  J5 ?' Z2 u$ B- r" K5 Z
/ }/ K  K( |' B' D9 [- a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其中,“大圆镜智”说的就是我们的本来智、佛性。它像大圆镜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照彻十方三世豪无谬误,圆满无缺,就像:( f7 y! D9 d$ r* D( d" a1 n
0 `/ E7 Y% P( N1 b( t7 |
烟花不管悲喜,生子的在放,丧夫的也在放
' [9 w- M% r/ \( H. d人情不管悲喜,生子的两百,丧夫的也两百8 {$ s: h* k  y: h  c2 b
苍天不管悲喜,给丧夫的以泪水,给生子的也以泪水
2 r% i) _5 F+ ~: h
5 I- h" A, H) M苍天给丧夫的以泪水,给生子的也以泪水,一切平平等等。只有我们在这里分别执着,认为一个是悲泪,一个是喜泪。从而评判苍天的悲喜。  K2 a' x) L+ H% f* V4 R
苍天本无悲喜,无非是该下雨的时候下,不该下雨的时候停。而它下雨的时候又刚好下在了一场丧事和一场婚礼上:
9 F9 W9 N& Z: h! D7 u
4 d9 E' i# o; V" ?- E村东喜事,村西丧事。先去村东祝贺,再去村西
8 {# s* [! B) C' T4 H2 f在槐树下停了停* L5 ^0 Y5 W& \0 ]; o
准备好安抚遗孀的说辞和现金
2 [2 A( G' j! a: O) ?9 a2 \7 u0 f- n6 j8 P9 O
诗人体悟到这一点,知缘起而施,知无我而施,以平等心示人,在待人接物中修行。回归天然,佛性昭彰。' k  W; p& P% N& X% [8 e0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5 17:10 | 只看该作者
秘密
8 j- }. ~  S( `& d" _作者:苏浅
/ n8 }# p1 A- w, U; u) v/ F0 c- ]& K& g8 `4 b' b/ N0 m6 x
我从没见过薄荷的生长。
' a  b6 r' a9 P- Z6 [5 k# k1 T薄荷,用它独特的气味拥有我全部的信任
1 j" S) A+ s$ p只是一两个叶片
* f+ X$ ^, W) w' V' C/ G就消解了夏天的燥热。在异乡的某个午后,. g, q$ c, a% g1 q2 O
我认识了一种叫薄荷的植物& Z  h. F: \* z* h! j) b% ^
它简单,干净
& P& T1 N/ k8 N; ?5 z; t从一杯水里伸向我,像我想要的生活。8 ~" e/ r! ^2 C' T8 P/ Q- }. G$ X
我想要的生活,
/ J1 f0 x3 d+ d# U! b9 m不尝不知道。2 r$ j, A2 y5 e

: |5 b4 v# E  R* m9 u; `; C: C! k$ s  o
推荐人:也牛1 W. F/ H/ D2 c8 ^, Z
推荐理由:中国佛教有禅、净、律、密等八大宗派。密宗,是在公元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的。此宗依照《大日经》、《金刚顶经》而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此宗最高理论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进行修行。所谓阿字本不生,就是空义。# l" P6 G9 ~, }- @1 Y" H
它也是藉禅定求救度或解脱的行为或修行方式。因此,禅、净、律、密不一不异。/ M8 W/ h9 P: r. i: K1 }) B7 j
佛教中的密是对显而说的。显是理入,密是行入,显密同修,即可得正等正觉。而非世间法所说秘而不宣,藏而不露的意思。  v6 V0 j0 R8 _1 h. t2 {
明白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再来读诗人苏浅的这首诗,看她究竟说了什么?. Q) p* Y4 R* i6 Z, V3 D. n! ?

% x0 w2 n1 D! A8 Y0 L* t我从没见过薄荷的生长。+ b  r+ F# ~- ?1 u9 @2 `3 y" }
薄荷,用它独特的气味拥有我全部的信任8 H- \0 Z+ k  c9 ]3 O% B% J
& ~7 K2 G& z2 ]+ |# t, H
诗人没有见过薄荷的生长,薄荷生长的那个过程当然就成了一个秘密。但薄荷已用它独特的气味拥有诗人全部的信任,说明,诗人已认可了薄荷有这样一个“秘密”。问题是,薄荷的这个秘密又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读:1 J' C6 s& ^" c8 `5 d" B

' G0 Y% d* ]; S# X* T只是一两个叶片
2 w6 b1 e( J$ Z, `就消解了夏天的燥热。在异乡的某个午后,3 }! O6 Z3 S) a8 h2 ?
……0 C6 f" t1 k* Y8 {- V) _0 e4 {
它简单,干净
7 M" q( W- N3 O. v( v9 j. G7 D从一杯水里伸向我,像我想要的生活。% I( ?+ p' H6 j0 J4 S* B( ^
! l/ u  A% A( c) U/ Y" D
哦,原来薄荷简单、干净、芳香、清凉,能够消解诗人夏天的燥热,这便是薄荷的秘密。* V! e. v1 [; j4 `( [
诗人久居于红尘俗世之中,生活得太复杂、太哭恼了,需要解脱,潜心归静、归净,从而得到安稳和清凉,这是诗人“想要的生活”,是她心中的秘密!# g, n5 u6 d! _/ W5 M! x& z  P
诗歌写到这里,按说,可以结尾了:因为诗人已经觉悟。
$ k1 Y; F3 l+ Q偏偏诗人又都是心怀众生之人。她不会忘记在诗歌的末尾再提醒我们一句:“我想要的生活,/不尝不知道。”这是诗人心中的真言,也是觉悟众生的开示:她叫我们在尝过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百般滋味之后要心发菩提,然后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K8 U. k. n3 n2 B
自觉,而觉他,修菩萨行:这是世间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10 15: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