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辩论:新诗可以这样写吗(欢迎参与)

  [复制链接]
521#
发表于 2014-7-12 12:39 | 只看该作者
华守仓 发表于 2014-7-12 11:34
唐朝·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老夫子。这是什么年代了,还如此抱残守缺!诗歌要毁在你们这些人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2#
发表于 2014-7-12 12:43 | 只看该作者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4-7-12 12:39
老夫子。这是什么年代了,还如此抱残守缺!诗歌要毁在你们这些人手上。

你写出一首好诗来我看看,别光用嘴说,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3#
发表于 2014-7-12 12:45 | 只看该作者
华守仓 发表于 2014-7-12 12:43
你写出一首好诗来我看看,别光用嘴说,呵呵

我的诗写得太多了,兄弟。你真的孤陋寡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发表于 2014-7-12 12:47 | 只看该作者
极愿拜读佳作!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发表于 2014-7-12 12:5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再糟蹋新诗了好吗,出了赵丽华和《小啾啾》还不够。新诗快成国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6#
发表于 2014-7-12 13:1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首先问候韩总,我写诗好多年,以前感觉还会写一点,现在却不知道怎么写,诗歌该怎样写。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不是形式,而是思想,诗意,在于所要表达和揭示的“真理”,诗歌与真理共同存在。直白派诗歌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直白”,而是通过直白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在这里我支持正方观点。上面的这几行文字,放在诗集中就是诗歌,也是时事;放在时事中,是时事,也是诗歌。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XXX“元芳,你怎么看?”XXX“大人,此时必有蹊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发表于 2014-7-12 13:43 | 只看该作者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4-7-12 12:45
我的诗写得太多了,兄弟。你真的孤陋寡闻。

@《蚕豆花》

这是春天留给我的遗物
风走过来,弯下腰
接住它的泪水
紫色的小袄有点破了
仍穿在时光的身上
而我的生活空虚,只剩下
一朵蚕豆花


@《追悼会》

追悼会的形式是一样的
悼词都很悲情
我们在低回的哀乐中
鱼贯而过
肃立,低头
最后看一眼
而他长睡不醒
我们却依然活着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沉默
喧哗在外
不说了
如鲠在喉也不说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小时候,妈妈说
后来,拾得和尚也这样说
人世间的是非与丑恶
请一一记在心里



你的诗歌写得够多,你的心够静。但是,只缺少了一点儿才华。
也或许你能写出王维那样的风格。但达不到他那种水平,王维是二流诗人,你是很有希望冲击三流诗人境界的,我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8#
发表于 2014-7-12 14:20 | 只看该作者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4-7-12 12:45
我的诗写得太多了,兄弟。你真的孤陋寡闻。

说到底,语言是写诗的工具,这工具有无数种功能,但只有那么几个人,才是使用它的大师。
于诗歌而言,这样的大师五千年,不超过五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发表于 2014-7-12 1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远 于 2014-7-12 15:18 编辑

语言是袓宗遗留下来的公共财产,绝对不属于某某几个人的(某些人会用些这可以承认,几千来不会咬文嚼字地去用的也不是用自已低劣的方式在用么?)语言就说诗语言吧,属于人民的。诗语言只有植入人民大众的土壤,才能产生出真正的价值。否则只能让它躺在发霉的书架上让某某几个专家慢慢研究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0#
发表于 2014-7-12 15:43 | 只看该作者
从我个人的审美观念,与反方一致,从当前我的学习和写作方向,我持正方观点。我们无法把它们归类于哪个派别和主义,但此种诗写或曰前沿性的作品已成蔚然,如果单从传统的美学范畴来考量它的合理性已无必要,我们只能从大量的泛同类性作品中来甄别它们之间的“可行性”,其标准依然是诗的美、形、效、意。无可争议的事实是,此类作品的受众面呈渐进之势,更多的读者的审美与认知还是建构在传统之上的创新,因而,它是一件有深刻意义的事情,却也是一件尚需努力的事。一已之见,韩老师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09: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