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庞清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蓝皮书》“第三条道路诗派”征稿,请跟贴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2-6 04:52 | 只看该作者

瑚图灵阿(三首)仅仅凑个热闹

本帖最后由 瑚图灵阿 于 2012-2-6 04:57 编辑

《南十字星座在夜空沉默》
——献给满族前辈富尔哈察•玄海先生



谁那么幸运  等来天亮  金辇轰响
旁边的我  也等着  为了一位老人  等着
等到了迅速降临的更沉的夜


街灯  照亮或朦胧一群春天的舞者
不属于我  音乐的欢乐浸蚀不了我
这灯火璀璨的黑夜中  大地上唯一的缓行者
仰望到天宫的根角和神光缭绕


稳定下来的春  在街边树下  繁花爆绽
繁花爆绽一如癌细胞  在他的
胃部争夺  “我那里疼,真的,我睡不着……”
失眠  亲睹时间从躯体一片一片剥落  自燃
成灰  填进历史的缝隙  裹紧灯盏


佛啊  应验我长久的祈祷吧
让他活着,在那个叫后晏子的村庄里
好好活着,活着
活着,我合十的手就会开出白莲
活着,我的清水就在他的门前淌着……


祈祷  祈祷
黑夜大地一角  一株疼痛的草
众神喧哗的星光中
唯  南十字星座  沉默




《乌鸦的房子》


高高树上
高高的巢


居住四楼  我
不如你们看见
黎明更早


高啊  远离
人间烦恼


盖一座房子  简单到
勤劳就好





《养子》


老父亲已走
是弃舟而去
我守候这废弃的冷硕之舟


我不是没有——我站在巷口
行走街上  同人们打着招呼
拍打熟人的裤角
偶尔  被踢上一脚


我疲倦地蜷缩在破旧的沙发里
外面的喧嚣  轰动灵魂的耳朵
我守候他此世废弃的舟
我很饥饿  温习多年前
流浪中的感觉  我很饥饿


渺小的炉火  隐身寒冷
我赤裸裸地饥饿
已没有一只温暖的手掌
让我的嘴靠近  撒娇般磨蹭


方桌上  圆形的表盘  在时光深巷
漂泊  滴答之声  切割  消化
又一天的阳光  尘埃却懒得
升降  在桌面  地面  床上
沉默  寂静  在这房里  打着死结


我是老父亲的养子
我常常望着院中菜架上
经历整个冬天后几根干巴巴的蛇豆
守候他冷硕的舟
等着他生命中的返回  在这春天种下蔬菜


我在屋地下  学着用后肢走路
学着捧杯子 为以后归来的他  递茶
我现在张开嘴  又是——喵
结结巴巴  也说不象人话



瑚图灵阿,七十后。上世纪1981年春开始写诗。2000年7月在《诗刊》发表长诗《狂欢的雨夜》。在国内外的官方和民间诗歌报刊发表作品。二00四年开始上网,曾活跃于第三条道路等大型诗歌论坛。2010年9月应邀参加河北省第三届青年诗会。有作品入选数种诗歌选本。写诗、小说、剧本、评论等。写非诗歌作品,用“德宝”这个名字。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uturingga
    QQ:3760141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6:22 | 只看该作者
老巢的诗(三首)


《秋天,我把爱人还给人间》

你远方,我去远方
你故乡,我就回故乡

欲望,使夜晚年轻
你的影子红灯绿酒中舞蹈
某一刻甚至有了体温

无限接近梦。而梦
是危险品,通不过安检

天空很现实。云上的日子
害怕碰上一根鸟毛
没时间秋天了。你远方

我去远方,你故乡
我就回故乡。并一反常态

把你还给人间。白天
越来越短,意味着你恨我
与我为敌的希望在破灭

《潍坊,所有行走的事物都处于飞翔状态》

北京距此状态:410公里
清明前我坐动车四个半小时抵达
(动车又名和谐号列车
时代特征显著并让时代提速)

之前潍坊对我而言就是一只风筝
一直在飞,多少年如一日

事实也是如此。在北温带季风区
在杨家埠,日常行走的一切
流水,树和花朵,街道和街两旁
看似固定的建筑都在飞
包括我这个来自京城的诗人

(我把诗人归纳为:一生
都在飞翔的人从天而降。)

和墨子飞一天鲁班飞三天
大部分时间我飞在我热爱的大宋
飞在清明上河图里看易安居士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飞的表情睡眠一样陶醉
周围的动植物们对我视而不见

我飞的时候能遇见想遇见的人
穿越时空没什么了不起
因为这是在潍坊所有事物都处于
飞翔状态。从一张新年画

我伸手把爱人拽进怀里一起飞


《多年后的清明当我已不在人间》

我爱人还在,她已宽恕我生前
所有的荒唐只剩下对我的想
她用乡音给每一片树叶讲我的故事
我的后代漫山遍野,春风吹又生
与我擦肩的岁月我相片前伫立
酒肉朋友们冒雨赶来背诵我的诗篇
多年后的清明当我已不在人间

和我今天所追思的亲人们在一起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祖宗们在一起
他们现在天上,那样看着我
看见一连几天我醒来时的泣不成声
知道我今年不能回去给他们上坟
知道我此刻写的每一个字都从泪水里
泡过,像一滴滴雨挂在半空中

多年后的清明,老巢已不在人间


(老巢,原名杨义巢,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巢湖人。诗人导演。中视经典工作室主任,新经典书系主编。CCTV新影《诗歌中国》系列节目制片人、总编导,《诗歌中国》杂志主编。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出版有诗集《风行大地》、《老巢短诗选》、《巢时代》等。作品入选《中间代诗全集》《新世纪5年诗选》《北大年选.诗歌卷》及各种年度诗歌选本。编导电视专题纪录片《永远的红烛》、《敦煌百年》、《启功先生》等,获政府星光奖。执导电视连续剧《画家村》、《兵团往事》等。现居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0:44 | 只看该作者
面对着写作面对着什么



胡亮



1.与语言

1.1.每个诗人都面对着一座语言的遗址。

1.2.当然还有参天大树:我们要如此晓得,在李白,或莎士比亚的果实里都饱含着奶白色的浆液:他们安然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痛饮。

1.3.你就是那个幸福的倒霉蛋吗?很快就已经醉个半死;当然,如果醒来,你已经被另外的浓荫笼罩。当你的脸庞淡去了酡红,就还原为一种可怕的豆芽白。

1.4.从这个意义上讲,李白,或莎士比亚,恰是语言的暴君。他们的剑谱已经失传,留下的只是辽阔而坚固的旧山河。

1.5.应该警惕每一个既有的隐喻:这些隐喻的水底往往盘踞着轻蔑之蝮。

1.6.在十面埋伏中也要勇于拔出匕首,现在轮到你的义举:你必须投身于一场,不,一场又一场的肉搏,直逼词的连环寨。

1.7.每一个词,及其色调、气味和韧性,不是现成而是无数可能;每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距离、关系和友谊,不是现成而是无数可能:它们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艳遇。

1.8.当你终于挑中那个词,就要置之于狼荒之地,用心血滋养,使之生发出绝然异样的枝叶。

1.9.这样,我们已经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得用语言谋害语言,还得用语言疗救语言。

1.10.毋忘每时每刻参加语言的葳蕤。

1.11.想象力之必要:要敢于像疯帽子那样发问: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



2.与生命

2.1.难道不是如此?生命乃是写作之源。

2.2.宝石并非出自极地冰山,它们就深埋在咫尺之遥的后花园:不只是皮肤、心脏、肺、肝、胃,以及随时随地的落屑、结石和炎症,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创口:道就在里边流涌。

2.3.写作不过是对生命的谛听和逼视。

2.4.或者说:写作是一种接。

2.5.并没有任何伟大可言,越往后你越容易发现:生命最终将低于一只蜉蝣,低于一株铁链草,低于杂沓的蹄印,低于蹄印旁那朵无心的粪便,低于伤痕累累的沉默的大地。

2.6.随便一阵乱箭,就可以射住你的阵脚。

2.7.这世界最终让你心如死灰:这是写作的理由,还是不写作的理由?

2.8.为了生命的尊严,写作,然而反而将给前者带来更大的伤害:这是我们第二次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

2.9.写作并不能扳转任何一只车轮,也不能刺杀任何一粒子弹。

2.10.对世界的质问常常归结于对自我的质问,这样,你那划出去的锋芒必须收回,而世界仍将一意孤行。

2.11.生命的嶙峋感由此转化为文本的嶙峋感。



3.与时间

3.1.这恐怕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时间的面孔有三张呢,还是只有一张?

3.2.对于你来说,过去与将来皆如虚妄,你只能不断来到这绿油油、滑腻腻的现在。

3.3.重重语境已然将你五花大绑。

3.4.这现在时态,这现在进行时态,笼罩着一切明晦,过去时态的写作与将来时态的写作由此成为不可能。

3.5.然而写作原本就是不可能之可能:你必须一点一点剔除现在时态的遮蔽。

3.6.时间的他律必须让位于写作的自律。

3.7.这句话必须说得更加明白:你得让过去活过来,还得让将来提前去死。

3.8.当你无望地株守着今日之囹圄,仍然要将手中的钥匙分别送交昨日之锁与明日之锁:这是我们第三次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

3.9.有一道铁丝网不可穿越,有一套金缕衣不可拒绝:这里还得谈谈死亡,——舍此而外,又有何公平可言。

3.10.从死亡的方向回头看,万事万物就会原形毕露。

3.11.死亡之眼乃是永恒之眼。



4.与自然

4.1.自然不仅是取譬之所。

4.2.伤春与悲秋的人如此傲慢:春花秋月不过是抒情的借物。

4.3.至于后工业时代的傲慢,怎么说呢,眼看只剩下了快,这是一场吹气球的比赛:不是看谁先吹大,而是看谁先吹炸。

4.4.所有秘密都已经被洗掠一空:那个翻遍帕米尔高原的妄人,最后也没能觅得哪怕一小块翡翠的芳踪。

4.5.我们已经与河流、土壤和空气反目成仇。

4.6.人弃万物以自弃。

4.7.这里便需要重复前面隐约说过的一个意思:生命必须回到自然的课堂。

4.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石头无意于内心之玉;这一株海棠从不为了另一株;攀援的凌霄花不必感激橡树;蜜蜂用尾刺就得丧命;狐狸不愿意藏起尾巴;花斑豹不知道树叶盖住了一个洞;死去的大象缓慢地腐烂;蚂蚁在象牙和鼬鼠牙之间忙碌:它们不愿意细细分辨,更无暇顾及那散落一地的金银。

4.9.得对每一种植物和动物心怀歉意。

4.10.得做贼心虚。

4.11.唉,你是一个无罪者吗?你得代表有罪者去忏悔:这是我们第四次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



5.与政治

5.1.这个庞然大物,是材料,也是环境。

5.2.你不吃羊肉,也得惹上一身羊膻味:由此可见纯艺术之不可能。

5.3.所以这里更多地讨论政治作为环境。我们所需要的,是开明的环境,还是严峻的环境呢?这几乎不容我们选择。

5.4.可以选择的是:做一个委屈的承恩者,或是一个幸运的受虐者。

5.5.伟大者的自由,恰恰在于能够主动戴上一顶不自由。

5.6.只能这样,表达那不可表达的:这是我们第五次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

5.7.为了谁?为了谁,谁就辱没你。

5.8.是的,陪伴你的,是一柄断戟,一块断碑,而不是玫瑰和柔荑之手。

5.9.更要命的是,你可能会失去纸和笔。

5.10.因此,写作很难成功;倘非如此,也是舍身饲虎的成功。

5.11.更多的时候,写作甚至已经沦为一只狈,它紧攥着那随风飞扬的狼鬃:对此我哪里还愿意多说话。



6.与传统

6.1.传统是先在的:语言即传统。

6.2.语言既具有能指的强迫性,又具有所指的强迫性。所谓所指的强迫性,或者可以直接称之为文化。

6.3.零度之上化为水,零度之下结为冰,时间上下其手:被反复挑选出来的文化就凝成了硬邦邦的传统。

6.4.对待传统,我们还能有别的态度吗?什么都可以反对:除了你自己的皮肤。迈克尔·杰克逊的黑人之籁敲打着他新换上的每寸白皮肤,据说有一次,他的鼻子险些抖落出来。

6.5.这几乎是永恒的事业:你用敌酋之首祭起大旗,击败或受降一次又一次的来犯,却在卧榻之上辗转失眠,苦苦等待从东京传来好消息。

6.6.传统永远在怒放,你得成为最外围的那一圈花瓣,带着自己的香精与毒素。

6.7.反对即加入:这是我们第六次面临写作的千古两难。

6.8.或者还可以反过来表述:在先锋主义的假面舞会上,当灯火阑珊,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闪现出传统的素颜。

6.9.列车离去,转过山脚:你目送着那一节慢慢消失的尾厢,其实,那就是你自己。

6.10.让我们赞美传统的空挂钩。

6.11.当传统全面式微,异域传统的袭入如同水银之泻地。可是,最终这是谁的胜利呢?

(胡亮,生于1975年。四川蓬溪人,青年批评家。《元写作》主编,《星星》理论月刊编委。倡导和践行“元批评”,兼富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洋现代诗学之长。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出版著作三种,参编出版著作二种。曾应邀参加洛夫国际诗歌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现居遂宁-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2-9 21: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2:32 | 只看该作者
北残 发表于 2012-2-9 21:35
北残诗歌三首

收到,问候北残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2-10 04:50 | 只看该作者
远观的诗

《为你写诗》
我在河的这一边,开始凝思。
属于你的节奏离我很远。
你在河的那一边,我只有在
春天的早晨才来得及给你写一首诗。
你曾经漫步在我的心头。
而现在那些过去犹如故事。这些等同于
废话一直在我的内心搁浅。
那些记忆的故事,或者是虚无,或者
离我很远吗?也许是。


《片刻的疼痛》
也许这一刻我该写些什么,我写
树经历一场风波。我写风花雪月。
不过那太没意思了。我宁愿写
消逝的青春,残留的悲伤。在远方
工作的日子,与你吃一顿晚饭。
然后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忘记
片刻的痛。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那一年我什么也没想,只觉得自己
空了,装好行囊,就来到了母亲的怀抱里。
我知道我无法忘记远方,但却也是
无奈。离开的时候心痛,
远望的时候是一种撕裂的无奈。


《会那样吗》
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个商人。
开始不会写文字,文字带给我的
沉痛是可知的。在一个不切合实际的
世界里,作为一个浪子和诗人。
不,我想我是疯了,那样就好了吗。
如果只为了精神,那么思想在
哪里。不,也许我还写诗,一个私下
写诗然后成就自己事业的人。
我喜欢诗歌,却不能被其迷住。
或者说不要在文学中实现自己高贵的
理想。我知道,我这下子是傻了。
我依然在写不是吗。


《隐藏》
你若是那风景,为什么离我那么远。
心伤的时候不只会只有悲伤。
关键是如何隐藏。
隐藏住心中的怒火,隐藏住你的
爱和希望。爱上自己,爱上你。
是一种自我的救赎。我仍然祈祷,
明天遇见你或者梦中寻找你。
我在梦里寻找你,无数次的寻找。
梦醒后都是阵阵失落。
这个事情只有我的精神知道。
你曾经是我的,我的爱人,我的朋友。
我的我的那个她。
到现在只剩下悲伤和隐藏。你在
我心中的那个位置始终无人代替。


《亲爱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想念我,就来到北方。
我已经离开南方三年了。
亲爱的朋友,我们的梦想,你还
记得吗。我亲爱的朋友,你还记得我
吗。
亲爱的朋友,现在不必写书信了。
你们的短信,你们曾经请我喝酒的样子。
你们对我的好,我还记得,亲爱的
朋友,祝福你们也祝福我自己。
壬辰年正月十五,
希望我们大家都幸福。

远观,1981年生,本名袁东峰,河北宽城人。80后作家诗人出身,以“农村娃乡土作家”被称为80后代表作家。资深娱乐影视文化策划人。研究文学、国学易经研究学者、影视娱乐策划等。曾创办“访谈中国网”,“我们”文化艺术首创者。后来从事网络媒体活动、访谈栏目策划、娱乐影视策划,主策划《远观访谈录》网络访谈栏目,现为中国国际产业文化网总版编辑记者。荆楚网、80后之窗、海南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专栏实事评论人参与过中国影视后期报道、娱乐事件、文化事件等多次大策划。国内多家电视台、报纸以及国外报纸曾报道其策划的主要活动。现在同时担任多家公司和媒体策划顾问。并有出版散文集《那些错过的时光》。与张悦然,春树等一起入选80后作家排行榜并多次入选80后代表作家文集之中。第三条道路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并获得《诗歌月刊》、《第三条道路》等五刊物评选的第三条道路双年诗歌奖和第三条道路八年诗歌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7:26 | 只看该作者
远观 发表于 2012-2-10 04:50
远观的诗

《为你写诗》

收到,兄弟。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2-27 23:16 | 只看该作者
《写 照》

我生于石床殷红的六月,看母亲在火焰的光芒中变白。
那颤恐的秒针指向痛楚,折磨凌乱的鬈发。
生活的面目:无言的母亲吃着盘中的冰霜和屈辱,
并教我在太阳的沙地上学会了行走。

我生于石床殷红的六月,我记住在绿丛中泣血的鸟。
它为情人的早夭而悲愤:从何追问渐逝的回声?
苍白粉刷过五月无风的丛林。
头顶荒草像陌生的天空无人居住。

我生于石床殷红的六月,赤足走过父亲管辖的天空。
高举火把重燃在臆想中暗下的白日。
有意放过这些植物和灯;留在风雨之夕
啜饮父亲的铜杯,领悟了父亲沉默一生的含义。

我生于石床殷红的六月,用血液浇淋吐光的叶片。
在荆棘树的年轮上,沉寂重围着沉寂。
我生于石床殷红的六月,我的形象在日光下晒烫。
请在我的背上锲刻上生的箴言!

《黄昏的琴手》

总有一双镀金的手,
在邻近的空中琴房
漫不经心地拨弄着忧郁的光线。
牵引事物消逝的方向:

一个沉默出自兽的肺腑,
它向你走来,取得你的形体。
一个孤独转身离你而去,
它躲在镜中与你温情地对视。

枯萎的花朵模仿你的脸;
无言的水罐因你而无言。
你没有像风一样漫步田野。

你手摸一个忧伤的开关。
书写,书写,总在手之外,
在上升天体的边缘。

《艺 术》

太——
阳——
它所有的光芒都射向它自身——万箭攒心。
为了统率
为之而死的人们:一把火做的斧。
挥砍——
在无人企及的最高处:虚无。

苏奇飞,广东英德人,生于1984年农历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写有长诗《火焰与生殖》,曾在广东高校大学生诗歌大赛中获奖,有作品发表于《广州文艺》、《番禺日报》、大型诗丛《诗》、《草原》、《社会与青年》等,现在广东某高级中学执教。
地址:广东清远市英德市英德中学高三语文办公室(513000)苏奇飞收 邮箱:suqifei@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2-29 17:17 | 只看该作者
胡有琪的诗三首

《逆风的尘》


我行走在逆风的路上
尘  咯咯的笑
扑我满头满面

此时  我看不清天的脸
黑已不黑  白已不白
但脚印告诉我  路还在脚下
回家
我就不能犹豫  不能畏缩  不能倒退
心  由其不能灰

我必须证明  我不是尘的墓碑
不是背叛村庄的浮萍
我要在母亲眼角渐渐干枯的河流里引回清泉
我要在父亲的酒杯里斟上儿的一颗心

逆风的尘中  我反而把自己点燃
我是逆风中的一盏灯
提着自己  继续回家  喊娘


《时光之瓣》


我始终对神保持着敬畏
尽管我像乌鸦穿着一身黑
一直行走在路上  满口乌鸦语言

而且我的衣裳口袋里也没有揣上圣经
没有祷告  没有例行公事的划十字
但是我的个神呀
他们最清楚  我的梦呓里尽是我的上帝
在给我上课
他仁慈的声音  令我的眼睛开光
令我心中的玫瑰花滴血  在刺痛中次第开放

我知道  这是神赐予我的时光之瓣
当月亮挂在树上  我挂在月亮之上的时候
我终于鼓翼
在月亮展放的花蕊上  飞
神圣的飞翔

《秋的眼睛》


向日葵开始低头
闭目反思造神运动的功过

枫叶却睁开眼睛
一发子弹又一发子弹
射击远逝的雁影

粮食一悟道
就在一杯酒里写起了文章

我一出门
就走进了秋天的眼睛里
秋天微笑上座  涅槃
我是它最后炼成的一颗舍利子

作者简介:胡有琪(奇),四川省开江县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开江县作家协会主席。第三条道路诗人。出版有个人诗集《野百合花》、《雪在燃烧》、《青山牧马》。主编有《开江作家散文诗歌作品选》。诗作曾在《青年作家》、《四川文学》、《四川日报》、《绿风》、《上海诗人》、《诗人》等报刊上发表;并入选《中国诗萃》、《中国诗歌十年》、《中国纪实诗词荟萃》、《惊天地泣鬼神.汶川大地震诗钞》等多种诗歌选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2-29 17:19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见,问好清明兄!
为第三条道路雄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01: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