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8期:卢利斯《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8-4-4 08:57 | 只看该作者
金色海洋 发表于 2018-4-3 22:00
《具象  意象  形象  现象》
 
   --------评流派微诗《形象工程》

好评。标题改为“红灯笼”?那样耐读了,可能一击中的的力量就差了点。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8-4-4 10:33 | 只看该作者
《满城尽是红灯笼》
-----评微诗《形象工程》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灯笼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每逢春节,贴对联,挂灯笼,营造红色红火的节日氛围,成中国人的习惯性庆祝活动。对每个家庭来说,表达一家的愿望,富有诗意。
但诗人看见了它的背离文化心理的社会属性---形象工程。公权占领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斑斓的夜色挑明“为民”的思想。这不是问题,问题出在真和假上,真为民,也许不用挂灯笼来粉饰太平盛世,假则为之。诗人用“空心”的灯笼,来讽刺时下流行的面子工程。空心的灯笼,没有灯光的内心,徒有虚表,没有为民的“光”和“亮”。而“光”和“亮”恰恰是百姓最需要的。民之所求,官不予之。于是,就有了矛盾的问题。
全诗的核心就在“空心”。诗人把灯笼的物质形体,悬挂出来,便领着读者进入精神的领悟,产生阅读的第二层矛盾“昼, 似乎很红火”,但“夜,依旧很黑暗”。表面和本质,需求与供给,民心与官本,骤然呈现其原本的面貌,从而产生讽刺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8-4-4 10:48 | 只看该作者
韦笳 发表于 2018-4-4 08:57
好评。标题改为“红灯笼”?那样耐读了,可能一击中的的力量就差了点。个见。

感谢韦兄指导,题目换了几个,均不满意。
不落俗套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8-4-5 15:59 | 只看该作者
这首不需要题目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8-4-7 1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奇峰竞秀 于 2018-4-7 18:04 编辑

          说出现实的缺陷和诟病
            文/奇峰竞秀
       诗性的口语说岀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说岀现实的缺陷和诟病,说岀对光明的引领和歌唱。诗性的口语,是注入诗人生命个体的体验和发现。有时这种体验和发现让我们气愤或者脸红,无力摆脱或者撼动。但至少有笔,有纸,有想法。纸一样摊开呈现,笔一样撇捺拳脚,想方设法醒目透视……
        《形象工程》运用“大”与“小”、“昼”与“夜”、“红”与“黑”等相对观念形成视觉的冲击语言的碰撞,擦岀艺术的火花使人眼前一亮。而诗眼“空心灯笼”的相对观念就让有心读者寻找文本之外的“实”。灯笼是无过的,诗人巧用事物本身的属性,赋予它新的含义。“似乎”的模棱两可;“依旧”的斩钉截铁。白描岀当今社会好大喜功,要面子忘里子,要位子又不想滴汗珠子的花架子,但愿这空心灯笼是美化工程,而不是亮化工程。让这些秀离形象工程远些,离民心工程近一些,再近一些。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8-4-9 15:23 | 只看该作者
                   一首微诗存在的社会价值
                              ——品读微诗《形象工程》/卢利斯

  《形象工程》以诗题为骨,以三行诗句为血肉,造出一个丰满的唱颂歌的怪物:
看啊我们富足美好
看啊我们国泰民安
看啊我们关注民生
   现在,试着揭开这个怪物的画皮,解剖它的内部构造。首先“大街小巷挂满/空心灯笼”,是实写:每逢佳节,街市上装饰着灯笼,为取喜庆感,故而以各种形状的灯笼为主角,张灯结彩。这种灯笼,内无灯泡也不用通电。唯一的作用就是白天里光彩夺目,区别于景区里可以照明的灯笼。诗人在首行就不动声色,化“空心”为剑气,直指“形象工程”的要穴诗——华而不实。而接下来的两行 :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位旧很黑暗
“似乎”“依旧”,两个词,像手术室里的无影灯,洞照红火假象:白天,灯笼们有阳光撑腰壮胆。暗暗为读者铺一条理解此诗的通道。当你驻足思考:诗人仅仅在议论这个有关部门做的形象工程吗?非也,“空心灯笼”的能指可以引伸到现实的一切所谓政绩
中去。
     诗人以“空心灯笼”入诗,说明平民百姓对这形象工程是关注的,更关注的是它在实施中,有没有从更大利益价值去设计。灯笼,本该带来光明。而空心灯笼,只能在阳光下色彩亮丽,平添噱头,在黑暗来临时,一同淹没。
     虽然,这些“形象工程”建设,并不需要直接从百姓荷包里挖银子,但行政部门的运营经费,难道不是从纳税人的贡献中规划出来的?那又怎么不和百姓有关!用百姓的银子,执行者们自然不会心疼,而这些面子工程,能为他们的政绩增添分值,何乐而不为?正如俗语说:送人家儿子去当兵,打死不心疼。
     以小见大,以点代面。此小诗鞭辟入里,从而有了存在的价值。而这,也正是诗人应有的担待。


附诗歌文本: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2018-3-17 16: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8-4-10 08:50 | 只看该作者
韦笳 发表于 2018-4-4 08:57
好评。标题改为“红灯笼”?那样耐读了,可能一击中的的力量就差了点。个见。

《红灯笼》  《工程》  《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8-4-10 08:59 | 只看该作者
奇峰竞秀 发表于 2018-4-7 17:58
说出现实的缺陷和诟病
            文/奇峰竞秀
       诗性的口语说岀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说岀 ...

写的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8-4-10 11:49 | 只看该作者
                                       大主题在微诗中完美呈现
                                      ——读卢利斯《形象工程》
                                               文/敖华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2018-3-17 16:58)

       品读卢利斯的《形象工程》,麻木的精神会自然苏醒,切割社会肿瘤的过程清晰可见。诗歌的艺术魅力源于纯熟的象征和讽刺手法,其思想价值归功于微诗中完美呈现了一个社会大主题。

       悬挂的灯笼是诗人精心刻画的意象,题目也只是诗人对灯笼的感性定位,“红火”是灯笼的表象,“空心”是“黑暗”的起源,“黑暗”才是灯笼的真正注脚。据此,读者能感受到某些不称职的官吏好大喜功、脸上搽粉的招牌政绩,某种程度上揭露了官场的病态特征。

       然而,读者再进一步思考,此诗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形象工程更具有概括性。无论是前文提到的招牌政绩,还是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所见的弄虚作假、不切实际的作风,归根到底都属于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在实事求是的光芒薄弱的领地,该毒瘤一直在蚕食着人们的体力,消耗着人们的精力,将过多的行动放到明知无用而不得不为的事情上,从而严重降低办事的效率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形象工程》如一把利剑,终于戳穿了老底,把人们苦不堪言的社会病毒彻底粉碎。它的横空出世,希望能唤醒整个社会,人人都放下虚伪的嘴脸,真正回归理性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8-4-10 19:37 | 只看该作者
韦笳 发表于 2018-4-10 08:59
写的好,学习了

问好老师,向你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22: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