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98|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倒错的思维——90后诗歌新思维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倒错的思维

——90后诗歌新思维初探

韩庆成


  诗歌进入网络时代,伴随自由发表而来的,是创作热情的空前解放,山洪爆发,泥沙俱下。90后在这样的诗歌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诗歌作品,正从喧哗中突围而出,显露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发端)。“倒错”,是这种新思维的突出特点。
  本文从中国诗歌流派网“90后诗歌”栏目抽样部分诗歌,对这个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看一首余幼幼的《倒错》:
  磁铁吸走了时间
  我睁不开眼睛
  因为
  你没有了

  你没有了
  我睁不开眼睛
  时间又回来了

  在倒错的程序里
  我们先完成了怀念
  再完成告别

  余幼幼是90后诗人中新思维特点非常明显的诗人,这首诗,是她的代表作《不死》所体现出的倒错思维的延续。
  与朦胧诗的“怀疑”、第三代的“叛逆”相似,“倒错”是极端物化时代90后诗人自然而又必然的选择。说自然,是因为90后一代生长在网络普及后的肉体现实和精神虚拟两重环境中,这种倒错的生活方式,衍生了倒错的思维方式。说必然,是因为在多元而又技巧日趋成熟的当今诗歌中,90后只能以倒错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实现突破。
  倒错的难度在于,第一,这种思维方式是反常的,用90后的话说,是病态(非贬义)的。倒错的字面意义——颠倒错乱,也指向这个含义。第二,情感层面,倒错是思维内容与情感反映之间的一种错位。我们常常在一些服务场所看到生硬的笑容,就是思维命令与情感回绝的对立使然。在我们看来,情感倒错是不能接受的,是不正常的。但90后却把它视为情感世界的一部分,是应当接受、可以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比如,有些我们认为不好的事情,做了不会说,而90后做了,会大声说出来,因为他们认为这没什么不对:“有时候需要装逼,扮演一个不是你的你,人需要这种娱乐精神”(余幼幼)。另一位90后诗人在诗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有必要/去爱你。在以这样的方式表现了对妈妈的爱和恨之后,阿然继续写道:事情就是这样的。/对不起个/JB啊?我们认为神圣的对母亲的情感,在90后倒错的情感世界中,却是以这样悖逆的方式存在着。就是说,在我们认为是非法的思维命令,在他们认为是合法的,是一种合理的存在。这就是他们与我们思维和情感层面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三,语言层面,倒错在语序、语法、词、句上,提出了倒装、错位的重组要求,我们通常所说的陌生化,即是这种重组带来的创新境界。虽然,重组不是90后的专利,但90后似乎更好地做到了思维、情感、语言的同一,因而不是在单纯的技巧层面意识到倒错之于突破的价值。在90后这里,倒错是率性的,而前辈们在语言上的倒错,却有着刻意雕琢、甚至故弄玄虚的痕迹。这种刻意而为的后果,是很多这类诗歌陷入为技巧而技巧以致晦涩而不能自拔,人为给阅读设置了难以逾越、乃至无法逾越的障碍。于是,一些诗人不得不因此自我拔高,把诗歌吹嘘成极少数人有能力把玩的“贵族”文学,逼使诗歌自绝于大众。但这种拔高,在中国数千年的诗歌传统中,并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相反,那些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恰恰是因为通俗易懂而脍炙人口的。在90后诗人笔下,语言的重组是率性的,是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并且,他们对语言的倒错已经超越了“语序、语法、词、句”的层面,“诗的语言特征已经不能用口语、书面语、‘大师语言’来加以区分,而是体现出对各种可能语言的兼并与重组。”(拙作《90后的新思维》)
  回到《倒错》一诗,在余幼幼眼里,倒错不是技巧,而是“程序”,是整合了思维、情感、语言的统一体。我们先完成了怀念/再完成告别,更像是90后“从喧哗中突围”的宣言。
  在另一位90后诗人阿煜眼里,倒错是“梦”,是现实之上、摆脱了诸多物质控制的梦想,是与生俱来的率性。《梦》这样写道:
  在梦里,我画了一个笼子
  然后
  那只笼子从窗口
  飞了出去
  我惊讶地发现
  有一只鸟在里面
  使劲扇动着翅膀

  一只鸟,在笼子里飞着,把笼子带走了,这个倒错的“梦”,实际上是90后新思维最重要的标志——自由精神和独立意识的体现。这种体现与朦胧诗发轫的诗歌精神一脉相承,是对新世纪以来诗歌精神在物欲中沉沦的一种反动,这种反动的力量来自思维、情感、语言的高度同一,在技术层面,是对单纯语言技巧的突破和超越,在精神层面,是对诗歌本位的回归。
  与余幼幼成名较早不同,另一位颇有才情的90后女诗人夕染,是中国诗歌流派网“90后诗歌”栏目今年发现并推出,她第一首被推荐的作品《小小小的性幻想》,就是以倒错思维取胜。夕染的优势同时体现在她重组语言的卓越能力上,这次推荐的两首诗都反映了这个能力,如《女生澡堂》:
  你相信。赤裸的妙龄女子
  适合挂在晾衣绳上,让风吹来吹去
  天黑前。没有一个男人敢伸出手
  接住那些水分。
  ……
  而月亮,从不出现在这里
  石头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书页一翻
  就有个熟悉的词穿上了衣服
  
再如《镜中花》:
  这个冬天,我若能摘一颗草莓
  有些句子就会好看些
  “词”、“句子”这些纯语言成分,也被作者倒错成意象,出现在诗中,形成一种陌生化的隐喻。通读全诗,我们看到,夕染的语言倒错强度并不弱于那些刻意倒错的诗人,但她的诗歌带给阅读的,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是可以接受的难度,是克服难度之后的阅读快感,仿佛在炎热的夏天终于取下一杯放在高处的凉茶,你尽可痛快地一饮而尽。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虽然90后还同时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但他们的倒错并不是建立在神话、魔幻、梦呓之上,而是接着现实和日常的地气。阿煜自称“日常写作者”,余幼幼说“具体走什么样的路,让我的脚趾头去探”,类似立足现实和日常的观念在90后诗人中是一个普遍存在。我们可以从本次诗展中信手拈来很多基于日常的倒错诗句:一个人在空空的城市走着/像没有肉体一样(小易大人),我的舌头梦见了你的舌头/他们相拥在一起,无话不谈……真的好久不见了,你的舌头如今/微酸,有苦尽甘来的味道,有细雨(山月),我在她的乳房上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儿/找到了一条回信阳的捷径(魔约),站在这里我光芒万丈而万般愧疚/呐喊,而默默无言(许立志),等等。
  敬亚老师给我2000字篇幅,已经略超,就此打住。关于90后新思维的特点,留待以后继续探讨。最后,欢迎90后光临“90后诗歌” http://www.zgsglp.com/forum-328-1.html

(本文首发于2013年9月11日《深圳特区报》“90后诗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9-13 0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夕染是我最喜欢的诗人。
她的诗就是她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9-13 0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韩总辛苦。深夜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9-13 06:52 | 只看该作者
向90后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13 07: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13 07:19 | 只看该作者
简约而深刻。一篇杰出的前沿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13 07:2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学习。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13 07: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90后!韩老师见解独到,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13 08:0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学习,思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13 08:24 | 只看该作者
90后的优点是明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好在,路还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9 02:5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