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73|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第42期: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
《仿某电影台词》

作者
赵思运

创作时间
2002年

推介词
他是“中间代”代表诗人,著有诗集;他也是学者,特别致力于诗歌研究。
他认为,诗歌就是确定诗人的一种自我价值,其实很多人把自己压迫在语言层面,没有在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为在这么一个生存现实里他没有找到一个更深的根基。
邵子华:从他的诗歌文本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多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一个平民之子的身份深入到人们当下真实的生存状态,自觉承担 起诗人应有的道义上的责任,为艰苦卑微的生命倾注更多的同情,怜悯和爱。
赵晨雨:赵思运……更侧重具象抒情,在十分日常化的场景与人物命运中,抒发独特的形而上的思考……最大的特点是对心理世界内倾化的挖掘。赵思运的《仿某电影台词》将生死欲望的隐秘心理隐忍地予以表达,纯属私密写作。

重读
1、何均:荒诞的戏仿
2、许晓鸣:言近旨远,直入丑恶的主动脉
3、曾正贤:存在主义的诗意打开
4、明月清风:明月读诗,诗的腹地满是伤痛
5、吴谨:无人抵挡的子弹
6、如花:读《仿某电影台词》有感
7、张无为:简约梦理与“颦效东施”

推介时间
2014年11月7日




仿某电影台词

               赵思运

我做了一个梦
我和另外一个人各持一只手枪
他对准我
我对准他
他把枪放进我的口中
他扣动了扳机
子弹没有响
但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
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
后来我连续做这个梦
我很想终止这种梦境
可我越来越苍老了
我没有能力阻止下来

       约写于2002年


1、荒诞的戏仿
——读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


                  何均


荒诞是后现代社会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对荒谬加以描述:“在一个突然被剥夺掉幻象与光亮的宇宙里,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一个异乡人,既然他被剥夺了对失去家园的记忆或对己承诺之乐土的希望,他的放逐是不可挽回了。这种人与生命以及演员与场景的分离就是荒谬的情感。”加缪很好地描绘出人的存在处境的尴尬与无奈。后现代社会的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处境尴尬与无奈的现实。它真实得虚假,真实得荒诞,真实得难以置信,就像某电影里发生的事情。然而,这又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只不过此“现实”非彼“现实”,背离了常规,背离了道德,背离了人们的想象。
诗人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先于常人感觉到,而且灵敏地捕捉到这可怕的“荒诞”。也许常人也能感觉到,只是懒于表达,或苦于表达。其实,表达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诗人赵思运却采用戏仿的手段。戏仿是后现代诗歌最常见的技巧之一。“戏仿,又称谐仿,是在自己的作品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属二次创作的一种。”这是360百科的解释。我记得诗人曾写过戏仿“毛主席语录”的诗。这首《仿某电影台词》,诗人通过对某电影台词的戏仿达到反讽的目的。我读出了这首诗戏仿中的荒诞。
首先,是梦境的荒诞。写梦的诗很多,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就有很多篇(《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都是以“我梦见”来开头,还有四川诗人杨然以《如梦所遇》为题的大型组诗,以及诗人伊沙以《梦》为题的大型组诗。他们都不约而同写梦,说明梦是非现实的现实,不可回避的超现实。或者说,梦比现实更加真实地展示了人的灵魂和心灵的处境。应该说,写梦是切入灵魂的捷径之一。诗人赵思运这首诗也是走的这条途径——开宗明义,指出是梦,不是现实,“我做了一个梦”。这就界定了梦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接着,梦境展开,“我和另外一个人各持一只手枪 / 他对准我 / 我对准他 / 他把枪放进我的口中 / 他扣动了扳机”。荒诞出现了,“子弹没有响 / 但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 / 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仿佛“一只牙”就是对方没有响的“子弹”。真可谓荒诞不经。这是现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梦中却发生了。这就是梦境的荒诞。

其次,是现实的荒诞。“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说明“我”从荒诞的梦境回到现实。掉牙的事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发生,只不过掉牙的方式不同而已。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实也是荒诞的。其荒诞在于,“后来我连续做这个梦 / 我很想终止这种梦境 / 可我越来越苍老了 / 我没有能力阻止下来”。看似写实,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做梦经验,有的梦境会反反复复出现几天。其实,这写出了“我”的现实处境的尴尬与无奈,因为“可我越来越苍老了 / 我没有能力阻止下来”,仿佛这惊悚的噩梦一直困扰着“越来越苍老了”的“我”,且将继续困扰下去,而“我”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这难道不是现实的荒诞吗?身陷其中,就像陷在一个巨大的梦魇深渊中而不能自拔。

最后,是本质的荒诞。无论是梦境的荒诞,还是现实的荒诞,诗人最终要揭示的就是本质的荒诞——人的处境与命运的荒诞与无奈。后现代社会,高科技使人高速运转,也使人高度紧张,人们在加速度中已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已“没有能力阻止下来”,也没有能力慢下来,身不由己,前赴后继,奔——死。这就像太平洋中的岛国,由于气候变暖,海水在一天一天地上升,其命运就是在某一天被淹没。多么可悲又可怕的结局啊!谁都不愿意接受如是的结局,但谁都无法避免如是的结局。这就是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尴尬与无奈。

这首诗是戏仿某电影的台词。台词有对白、独白与旁白。这首诗戏仿的台词,应该是独白吧。独白能更好地表达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振与共鸣。这首诗的独白是虚实相生的,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弦外之音就更加幽远,言外之意就更加丰赡。

2014年12月3日初稿,4日修订于普明村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2-4 20:22)


2、言近旨远,直入丑恶的主动脉
——读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杂感


            许晓鸣


作为一个透明的人,我怕读含蓄的诗,我无法解读诗人的心灵,更怕曲解了诗人的真实的思想。我也弄不清楚赵思运的人生经历过了怎么的变故,为什么他会有这么一种恐惧感。我甚至不知道这样一个时代——和谐社会时代,人们心里的那种安全感哪里去了。每个人都心怀戒备,互相算计。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这种梦境的形成必然和一个人的思想经历有密切关联。
对于这首诗,赵晨雨曾经有这样的评点“赵思运的《仿某电影台词》将生死欲望的隐秘心理隐忍地予以表达,纯属私密写作。”我甚至也无法给私密写作提出一个鲜明的概念,只是或隐或现的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否它是一种将不便于公开化的内心隐秘的文字体现,人们其实经常经受灵与肉的挣扎,也经受感情和理智的双重折磨。现实的困扰与理想的落差也经常使人陷入莫名的苦恼之中。作为思想者,必然是痛苦者。
但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
是什么让自己遍体鳞伤,噩梦不断。明明是一种梦境中的伤害为什么会和现实有阴差阳错的巧合,这种精神上的震慑感竟然会伤到现实。这个时代是否是属于一个互博时代,每个生命个体都在职场生死搏杀。现实的残忍性和窒息感,导致了思想病毒的全面扩散,人人自危。种子不幸,都在挤压着日愈疲倦的脆弱的心灵,这恐怕是梦魇形成的社会基因。
后来我连续做这个梦
我很想终止这种梦境
可我越来越苍老了
我没有能力阻止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诗人会连续做这个梦,尽管他想终止,还是无法阻止噩梦的延续。或许是道德崩溃的时代积重难返,由于人们的良知的普遍缺失,道德滑坡,导致的种族素质的严重倾斜。人的善心和安稳感什么时候能够回归,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味的严肃问题。
为什么诗人无法挣脱呢?想想当今社会,哪样问题不是触目惊心。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暴力侵害问题,贪污腐化问题。这些恐怕不都是杞人忧天的问题的。作为小民百姓,也许国计民生问题我们干涉不了,可是我们也是深受其害呀。我们整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食品斗,这样的环境氛围怎能不人人自危,疑神疑鬼呢?诗歌切入点小,但意旨深远。妙在以梦魇的形式来写灵魂的伤痛,以梦魇折射出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这个时代泥沙俱下,腥臊充斥,恶风浊浪,廉耻尽失。恐怕真的到了需要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期待幸福的权利,可是一个连梦中的幸福感也被剥夺的时代,是个多么可恶的时代。诗歌关注民生,隐含大爱。是对时代病症的当头棒喝。粮油禽蛋皆有毒,公道人心岂无忧,世乱还需用重典,荡涤浊雾方始休。
本诗初读挺冲和,细读方解个中真味,用语平实,言尽旨远,揭示世风,淡而有痕。
语言洗尽铅华,质朴真纯,诗味似淡实浓,平白之中耐品味。试着以四句话作结:好诗未必恃文采,字字珠玑亦可珍。洗尽铅华弥足贵,品如璞玉何须伦。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1-12 17:15)

                 
3、存在主义的诗意打开
——读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

                              
           曾正贤


读完《仿某电影台词》一诗,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诗人的意图,就是把秘密吐露出来。”赵思运在这首诗中所要吐露的“秘密”,就是生活映射在他潜意识深处的一幅“存在主义”的诡异图景。
海德格尔在谈到“人是如何存在”的这一问题时说,在现代社会,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的条件相脱节,面对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是冲突、相互倾轧的世界,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生活在忧虑和恐惧之中。正是这种忧虑和恐惧,揭示了人的真实存在。他进而指出,“我将要死”并不是世界中的一个外在的和公开的事实,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我”随时都可能要死,因此死就是“我”现在的可能性。承认了死,就是承认了人的有限性。
海德格尔的这一番话,为我们解读赵思运的这首诗,提供了一把揭秘的钥匙。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诗中的“他”究竟是“谁”?这个“不速之客”来自何方?
这个“他”,是一个游离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符号,很显然,在这个符号里,一个能指对应着多个所指。正是“他”的扑朔迷离,难以指认,带来了诗语的含混和歧义,预埋了超强的张力,大大拓展了这首诗的审美空间。“他”是生命无处不在的对立、否定因素,其可疑的“身份”,或许有着多重性:
“他”即他人。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对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成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
“他”是自我。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欲望与理智、诚实与虚伪、崇高与卑下、进取与退却、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奉献与索取、成长与衰退、生存与死亡等的矛盾、纠结和搏斗。从某种意义来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人生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我“战争”。
“他”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无始无终,而个体生命却是有起点、有终点的。人一出生即走向死亡。在时间的面前,生命是显得那样的渺小、短暂、脆弱。生命时刻都被时间无情地消磨着、蚕食着、吞噬着。同时,人口和人类的欲望又在无限地膨胀着,导致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受到空间的进逼、包围和挤压。
“他”的这种多重性,构成了生命的各种对立、否定因素,在诗中凝聚成了一个高度隐喻化的意象——一支对准我的手枪,整首诗的架构及喻指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展开的。
布鲁克斯.沃伦说:“一切诗歌的表现形式最终都是戏剧性的。事实上,我们说在所有的诗中——即使是最简单、最浓缩的抒情诗中,我们也会发现某人讲述,而讲述者的言语出自一个具体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讲,所有的诗歌都是一部小小的戏剧。”诗歌,甚至看上去最平静的诗歌,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悲剧。赵思运在这首诗中对生命及生存环境的“存在主义”体认,正是通过戏剧性的冲突及陈述策略来展开的。
这首诗以一个梦境开头:“我做了一个梦/我和另外一个人各持一支手枪/他对准我/我对准他”,一开始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激烈冲突的紧张场面。然而,最恐怖的事还在后头:“他把枪放进我的口中/他扣动了板机”,吊诡的是,就在这令人窒息、惊心动魄的时刻,居然没有听见枪响。更吊诡的是,尽管没有听到枪声,“但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这种“无声”的伤害,比有声的伤害来得更加阴险、更加防不胜防,因而也就更加残酷,正是它构成了这心灵悲剧的深刻性。这一幕并没有就此终止,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之终止。如此情景,在诗人的梦境中反复出现,直到口腔里的牙齿越来越少,生命一天比一天苍老,宛若风中的残烛……
一次存在主义的生命轮回过程,就这样被一首诗触目惊心地展开在我们的面前。

           2014.11.20.北京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 11-24 08:27)


4、明月读诗,诗的腹地满是伤痛

                 明月清风


这首诗干净,简单,一看便知说的是我们都明白自然规律:即生老病死衰老这一现象,将时间无情收割浓缩于掉牙上这一细节,确定这是谁都无力改变的自然规律,面对它,无法回避,只能接受。
然而这首诗决不如此简单,透过这个话题现象,或说无奈宿命,我猜诗人要把我们引导到生存法则这个大背景,大池塘中。
这就不难推想人这个孤单客体,生存在危险处境里,时时活在竞争,诱惑,可说危机四伏,人为自保不得不低头,妥协,像墙头草权衡利弊活着,做着选择,生存规则下,小人物式的命运多是自私,丑陋,也属于人之常情。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活出自我的寥寥无几,或多或少都背叛自己,不是不知廉耻,是生的欲望,战胜自我阳光理性一面,可以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道疤痕,都有可说破的秘密,就如资本第一桶金,干净的不多,大都带着鲜血原罪耻辱。
再回到这首诗的文本里,另一把枪是指时间,但也是借指另一个衰老的我是那把枪,可以说,从出生开始,这份较量就开始了,这是生埋下的果,又在告诫我们自己,生命活在一条幸与不幸的河流里,抓住拥有幸福一面同时,也随时悄悄潜伏下不幸的软肋。
且随着时间这一点正一点点走来,渐渐浮出水面,脱落的牙,感受到它的松动,老化。在生活的一张网里,我们一方面享受带来的满足和美好,又要承受患得患失之痛。我想诗人是在暗示我们,人生选择的两难全,没有不带成本的参与,好与痛一直同时存在于生命,规则里。
这首诗有人说属于私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融入的内涵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可以给它一个注本参与,即细节总是多样不同的,但结局惊人相似。
还要说明一点,这一首引起我共鸣另一点,是初次看到时,我想到从武装到牙齿这个典故,或许这也是这首诗隐藏的另一私密吧,对祖国而言,也是处于危险前沿 ,几乎和每个人一样,由此深入到当下体制,我们敏感的特色生态,把一首诗承担的道义推出,有时候我们敏感的,反对,不解,其实都有一个无奈,我们为何加入世贸,这不止是国家的事,也关乎整个国民,由此该反省个人所为,我们的尖锐,极端,或许是高富帅的美,但多是乌托邦的高贵,人在尘世妥协一直不可避免。
整首诗出现十一个我字,诗人一直重复我,一方面强调这首诗起因在我,另一面我想是指我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片面性,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偏激,这是卑微者的无奈,诗人面对这点,无法挣脱,或者说还没找到走出来的钥匙。人虽处危险之中,能主动出击的不多。
这首很像口语诗,句句属实,如果不是诗人创造另一把枪,几乎就没有亮点,就这一点,提升这首诗的空间张力。  最后借用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明月个见,不当请原谅。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1-16 15:15)


5、无人抵挡的子弹
——读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


               吴谨


有时,我喜欢读一些语言很绕的诗歌,用以训练自己的思维;有时,我喜欢读一些语言表面直白,却有深层猜度可能的诗歌,以为这也许才是富有诗意的好诗歌。《仿某电影台词》的表面意思可以说是直白的,作者在写一个有些恐怖的梦境以及其与现实的关系,它的表达方式也如台词一样的直白。但是,仿某电影台词,不只是为了模仿,它有诱人猜度的深层次意义。
诗歌前面的叙述果然离奇,只有梦境才可配得上这种离奇的情节:“我和另外一个人各持一只手枪/他对准我/我对准他/他把枪放进我的口中/他扣动了扳机。”我为什么要和另外一个人持枪相对?另外一个人为什么要把枪放到我的口中?他为什么扣动了扳机而我没有?这提心吊胆的对持,你死我活,可结果令人大出意外:子弹没有响。诗歌的前半部分其实是一个生死相搏的关键镜头,诗人用十分简练的道白语言,不经意地说出来,如果我们也做同样的梦,我想一定也会大汗淋漓的。
幸好这只是一个梦,醒来的时候,“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这也许就是这个梦与现实的映照关系吧。可是,在平常人看来,牙齿的掉落,也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值得更多思虑,但是,在诗人的心里,这是要引发一番思考的:是谁要跟我对决?——职场对手?小偷觊觎?情敌泄愤?激情杀人?代人受过?各种思考,各种否定,能让我的牙掉在空腔里的,除了食肉的蛀虫,就剩时间的刽子手!
对,就是时间这个敌人,也只有这个敌人,我即使提着枪也不能与之抗衡,也不能躲避他射过来的无声的子弹,也只有这个敌人,屡次让我掉牙、做无法终止的恶梦,他让我衰老,无能为力。谁又能抵挡这样的子弹呢?
把一个梦境与一颗掉牙联系起来,生发出岁月无情流失的诗意,也算是一件新鲜的事。把梦境中的人,物化成抽象的时间以及无人可以制胜的敌人,也是高明的。
当然,一首诗意丰富的诗歌,可能还有其它的诗旨,我能读出其中可能的一斑,可见此诗也是一首匠心独运的好诗歌。
请批评!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11-11 15:51)


6、读《仿某电影台词》有感

              如花


人进中年,诸事繁多,心神耗费,体力渐微。有梦来袭,噩梦俱多。有人拿枪,直指要害。大骇,求生本能,亦拿枪指之。訇然一响,毫发无损,梦醒,一齿坠亡。庆幸之,悲哀之。
有人曰:秋风,秋雨,愁煞人!我说:秋风,秋雨,何来太急!?
吾欲生双翅,飞九天;吾欲执长剑,缚鲲鹏;吾欲学通天本领,扫灰尘,驱黑暗,为世人人欢乐,安享太平。
人渐老,心难平。常思忖幽叹,寂寥终日。

诗人用很平静的文字和语气,表达了一种与世间不平抗争的经历和体验。平静的文字和语气,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抗争经历。

赵思运说 活的有生命力的诗歌作品,必然与大的社会建立起丰富的灵魂通道。他的这首诗歌,就是个体与社会微妙的灵魂沟通。社会的影响到个体的体验,通过梦境表现出来。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 11-14 14:18)


7、简约梦理与“颦效东施”
——赵思运的《仿某电影台词》两点看法


              张无为


赵思运的《仿某电影台词》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精品。作者以直白而简约的陈述建构出有多向度解读空间的文本结构,而且,类乎“颦效东施”的方式,反而进一步强化了该诗的意义。

一、梦的简约与层次

就诗主体而言,几位朋友见仁见智,各有思考。无疑,此诗是有多层次、多向度的结构,解读空间亦同样。几位朋友已更多地从“将生死欲望的隐秘心理隐忍地予以表达”几个层面展开。如:吴谨在《无人抵挡的子弹》中认为,该诗“把一个梦境与一颗掉牙联系起来,生发出岁月无情流失的诗意,也算是一件新鲜的事。把梦境中的人,物化成抽象的时间以及无人可以制胜的敌人,也是高明的。”如花《读<仿某电影台词>有感》:“用很平静的文字和语气,表达了一种与世间不平抗争的经历和体验。” 许晓鸣的《言近旨远,直入丑恶的主动脉》把握该诗中的“恐惧感”“安全感”,人人“心怀戒备,互相算计”故诗歌中“关注民生,隐含大爱。”等均有各自的着眼点与深度。
明月清风在《诗的腹地满是伤痛》感受到“这首诗决不如此简单,透过这个话题现象,或说无奈宿命……想到从武装到牙齿这个典故,或许这也是这首诗隐藏的另一私密”包括“对祖国”,“到当下体制”,“甚至关乎整个国民”,“人在尘世妥协一直不可避免。”虽然有过度阐释之嫌,但也无可厚非。
曾正贤的《存在主义的诗意打开》细致分析出“他”是游离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符号,认为在这个符号里,一个能指对应着多个所指。……扑朔迷离,难以指认,带来了诗语的含混和歧义,这种张力,拓展了这首诗的审美空间。此视角比较独特,不过其存在主义阐释似稍有偏离。
我以为,首先,透过简单表层集约了现代人常见而又无奈的经验——即潜在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生命对峙、攻击性以及对死亡的忧虑与无奈均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人即使处于生物链顶端也不能消弭的,与动物相比,人只不过是有更“文明”的手段与方式,有自明的体验。在我们无法获取动物的真正心理之前,这种自明其实是强化了自觉者的体认,既可以生发出良好的自我感觉,也容易人为地自我选择放弃,譬如自杀率,我们尚不敢断定鲸鱼的搁浅源于无知。
其次,作者选择记梦方式,更大程度地开发幽暗的内心空间,突破意识心理界域。同时,作者只是把握几个关节即实现目标。彼此各持手枪,“我”处于被动,“枪放进我的口中/他扣动了扳机”但是“子弹没有响”。这应该是现代人常见的梦境表现,似乎没什么新奇。可是接下来,作者设置出一连串的意外:一是“我听到口中有一声细微的响动”与前句的子弹没响关联出趣味。二是“醒来我发现一只牙掉在口腔里”是梦醒时的现实,这是在梦里梦外的因果,其神秘性多有共识却无法作确切解释。如《周公解梦》系东方神秘主义传统经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其象征机制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分水岭。可以说,本诗分别从局部与整体综合了两种文化,呈现出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三是“后来我连续做这个梦”这既可以是现实的(虽然几率很低),更是诗意的感悟。四是结尾,“我很想终止这种梦境”可没有能力阻止,作者将“越来越苍老了”作为理由令人震撼。其实这恰恰是诗人从自我展开,观照生命,意味深长之处。仅就这四层机关设计,也足以显示出本诗的精妙。

二、“颦效东施”也新鲜

以上均就该诗正文展开的。而就整体而言,依然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譬如结合此诗的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未受到网友的关注与解读。
该诗的标题是《仿某电影台词》,作者这样确立显然是有意图的。此标题可见作者的戏谑立场,对象虽不明确,但肯定涉及到艺术领域本身的现状。其实,这或许应该是该诗的灵感起始点。
在中国古代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已经作为成语人们耳熟能详,其意指在于基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讽刺现实中那些拙劣的模仿者。这首诗则是从相反方向,作者特意借后现代“戏仿”术语以模仿电影台词方式感受某些艺术的固定套路,籍此对当下艺术现状发声。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以诗论艺之作。
的确,一些影像艺术犹如荒诞不经之梦,简单的枪战模式,千篇一律,力不从心,无厘头的牵强理路,刻意而无奈的结局,等等,可以说句句直击要害。如果这种戏仿是整体隐喻,那么,作者无疑是以清晰的见地,以颦效东施般现身说法,解剖麻雀,表达对当下艺术的失望。这样不仅妙趣自存,其反讽价值亦耐人寻味。是的,效,仅仅是姿态,实为反讽。这也是作为学者诗人应有甚至是特有的风范。
看看,只要阐释到位,言之成理,就不是过渡阐释;只要一首诗可以被多视角、多层次感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响,就可圈可点。文本的敞开是一方面,接受的关键则在于读者是否有效面对。
网友风流不是风在留言中列举了5条罪状就存在明显问题。如:认为此诗“虚假幼稚,就什么诗意也没有了”。其实,将虚假作为文学价值尺度是可笑的,尤其是评价梦。况且,真实不是文学标准,只是前提。他说“全诗才13行,假梦就占7句”,说“对方怎么可能把枪放到他口里?”这些指责是无端的;说“说明是时间这个枪手干的”用的是比喻,显然像矮子触摸丈二和尚的头。说“这首诗歌与现实毫无联系,对生命的感悟也没有,语言没有任何想象空间。”并说“读者都找不着北,连诗歌的直白意思都没懂”不仅是无视事实,指鹿为马;他甚至指责是“民间诗歌选的编辑吧,教授诗人还在呀呀学语,”这已经心存无良,就谈不上正视了,除了攻击。如此种种,看似关心诗,这本来应该,但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是要不得的,而且终究没拿出令人信服的依据,这不好。希望各位不仅关心诗,而且敬畏诗,尊重每个诗人的思考与劳动,就事论事、有理有据才是正道。
当然,你可以说该诗与你的“视野融合”并未有太多的出离,因为作为日常经验,似乎人人皆有之,这正是有的读者感觉不深刻的原因,似乎就不解渴;我倒以为,会不会是因为你自己没找到解渴的按钮?也未可知。
不过,在此仅从两方面有二说二,以上观点以及对网友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

                       2014年12月3日16:20:07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4- 12-3 15:18)


附:赵思运《仿某电影台词》征集评论

   赵思运,1967年生于山东郓城县,文学博士,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省作协会员。
      他是“中间代”代表诗人,著有诗集《我的墓志铭》、《六十四首(1989-2009)》和学术著作《现代诗歌阅读》、《边与缘——新时期诗歌侧论》、《何其芳人格解码》、《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等,2011年应邀参加第22届世界诗人大会,作品入选《2004文学中国》、《2006中国新诗年鉴》、《2007-2008中国当代汉诗年鉴》、《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选》、《中间代诗全集》等选本。

诗观:
      诗歌就是确定诗人的一种自我价值,其实很多人把自己压迫在语言层面,没有在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为在这么一个生存现实里他没有找到一个更深的根基。
      从本质意义上讲,一个诗人在社会发展中最本分的价值,即是在艺术上有所传承,并作出突破性探索,为文学史提供活力。
      活的有生命力的诗歌作品,必然与大的社会建立起丰富的灵魂通道。

评价:
      邵子华:从他的诗歌文本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多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一个平民之子的身份深入到人们当下真实的生存状态,自觉承担 起诗人应有的道义上的责任,为艰苦卑微的生命倾注更多的同情,怜悯和爱。
      赵晨雨:赵思运……更侧重具象抒情,在十分日常化的场景与人物命运中,抒发独特的形而上的思考……最大的特点是对心理世界内倾化的挖掘。赵思运的《仿某电影台词》将生死欲望的隐秘心理隐忍地予以表达,纯属私密写作。

——欢迎各位“重读”,应征文章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截稿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A B C

5  6  7 

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章浅浅 于 2014-11-11 09:05 编辑

张老师家板凳,先坐下
不能跟帖,才看见,请张老师把我的帖子删掉,俺木权限删
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0:18 | 只看该作者
章浅浅 发表于 2014-11-11 09:03
张老师家板凳,先坐下
不能跟帖,才看见,请张老师把我的帖子删掉,俺木权限删
怎么办

把哪个帖子删掉?请提供网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11 12:42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11-11 10:18
把哪个帖子删掉?请提供网址

我是说我自己的回帖
我看见这个,以为不能跟帖,“——欢迎各位“重读”,应征文章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截稿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11 18:03 | 只看该作者
枪神奇,梦神奇,人更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11 23:2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12 10:19 | 只看该作者
赵思运这首诗有其特殊指涉,以梦境之形来表达某种观念的认知,具有私密性。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绞杀,作者把问题摆出来,让读者自己来给出答案,巧妙的一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14 12:39 | 只看该作者
俺试着写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误读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14 12: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雪儿今天发了一篇短诗的诗评《私藏品》,请张老师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3 15: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