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诗歌语言的张力与白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诗歌语言的张力与白话
                                                                                                               文/阿桂(山东)


         在欣赏和评论别人的诗歌时,对于好的诗歌我们总会用到“张力”这个词。对于张力,我不想也懒得翻阅词典或搜索百度百科,文邹邹的解释它的含义,那样得出的结果牙碜,不舒服。在笔者看来,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转嫁到诗歌上,这种“能量与力度”就是指语言的张力。

         “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等盛行一时的诗体,他们的诗歌语言可以说是白话吗?起码笔者不这么认为,它们是白话诗的一种极端走向——口语诗,甚至是口水诗。曾有人预测未来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是趋往白话诗,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这些诗体,尽管极端,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推动了白话诗发展的进程。

         但问题又来了,有人会问你又强调诗歌语言的张力,又海夸诗歌语言白话的重要性,这两者不矛盾吗?笔者认为诗歌语言的张力与语言的白话一点也不冲突,前者是给读者“画饼”,吊起读者的胃口,至于吃不吃,是否“充饥”,是读者自己的自由;而后者只是负责把“饼”画的更立体、更诱人,在表达上深入浅出,引起读者的共振。所以笔者以为诗歌语言的的张力与诗歌语言的白话不但不冲突,而且还是相辅成承的。

         谈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评判一首诗歌好与坏的标准:除了语言上的张力与白话外,在内容上能够真挚地表达干净的思想。那么,这样的诗歌就是我眼中的好诗。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时代不同,人们对好诗的定位都不同。以上只是自己对诗歌的一点浅见,欢迎各位老师拍砖!

         最后,推荐一位能写出我认为的“好诗”的诗人——张贵国,尽管其写诗时间不长(据他自己说是去年开始“下水”的),但我总觉得读他的诗,是一种享受,总会有些收获。在这里,推荐几首他的诗歌:



1、桥与河


桥若东西,河就南北
桥若南北,河就东西
一辈子都是邻居
一辈子都不一条心



2、路


从家到单位
从单位到家
这一条仅两千米的路
我走了一辈子
从一名活泼的少年
走成了满头银发的老汉



3、扑克牌


你有十四个等级
五十四个岗位
穿五十四种
不同的制服
你是现代社会中
人口最少
等级最多
最没民主的
王国



4、死了都要爱,那都是酒后胡来


死了都要爱
那都是酒后
胡来

你想想
死了还能爱吗

不过等着酒
这个小情人
走了

咱们,也许
还能把爱
再找回来


5、向日葵


在桑拿天里
洗着日光浴
多享受啊

已高高在上
还有上升机会
多神气啊

圆圆的脸庞
胖的就像腚门子
多有富态相啊

天天对着太阳
感觉自己
仿佛也变成了太阳
啊!我多么伟大啊

不要再炫耀了
不要再逞强了

我没猜错的话
再过几个月
你的脸
将会变成黑锅底
你的头
将会被揪下来
扔到地上



6、求名医


人越老
毛病越多
我的腰
老是向前弯

我害怕
万一有一天
头碰着脚了
还死不了
那多难受啊

我四处求医
但都没有疗效

我冒昧在此
做个广告
看有没有名医
能帮我治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17 20:23 | 只看该作者
嗯,诗歌语言的的张力与白话等不但不冲突,而且还是相辅成承。
“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推动了白话诗发展的进程,应该是在白话诗进程中也有参照价值吧。
既然推荐了张贵国的“好诗”,再结合张力分析会对初学者更有益哦。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21:38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17 20:23
嗯,诗歌语言的的张力与白话等不但不冲突,而且还是相辅成承。
“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推动了 ...

问候张教授,感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欣赏上,评析的话还欠火候,怕自己驾驭不了,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18 21: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阿桂的评论!!{: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18 21: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1:39 | 只看该作者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6-18 21:34
学习阿桂的评论!!

问候山城子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1:41 | 只看该作者
草帽 发表于 2012-6-18 21:35
学习了

多交流,互相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6-19 07: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张贵国的这几首小诗我以为基本脱离了口语的直述范畴,已然成为口语意象,如《桥与河》、《路》二首:语言本身只是呈现语言本身的含义,而桥与河的对比,将其或垂直交叉,或斜交穿过,搭起的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而且还是一条通往理想之路的精神之虹,这就是诗歌语言背后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19 09:13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的诗句,有想法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8:2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