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醉生梦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新北木:一只死在路边的小田鼠】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2:49 | 只看该作者
#
第一个的诗眼/孤独/,/寂寞/,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来表述的:第一是像雪莲,那么作者的这份孤独是圣洁坚忍的,因为雪莲所生长的环境,给予了这份孤独无比强大的“盛开”的力量,第二个是像萤灯,萤灯的小和黑夜的广袤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好比两种力量的博弈,/打不开。一个黑/,显现出寂寞这个萤灯的无力回手,从语气上来看,整节诗歌其实是存在矛盾的,雪莲意味着一种高姿态,萤灯则是渺小,两者相互映衬,彰显主题。

第二个,通过虫子的质问得出两种对立,即田地和田地之外的对立,/合法注册/是虫子的质疑,当然也是作者的质疑。在这里想提到的是作者提到的虫子是“田里的”,从身份的角度上来讲,这是弱势群体对权益分配的一个质疑。

第三个是一组辩证了,诗歌犹如双刃剑。诗歌这种毒药,一般毒药和死是关联的,作者没说让人死,而是“一生不醒”,这比死还有嚼头,体现了诗歌这种毒药的“味道”,而诗歌是银行,这个层次上的富有,明显不单单是金钱物质上,还有精神上,这才是“富有”。

第四个出现三个颜色,黑,白,红,黑白如果指向是昼夜,那么可以理解的,没有能阻挡大自然的规律,但是其引申至恶或者善,那就是另外一层高的境界了,/没有谁能红到头/,对于红,作者同样也传达出一种哲思的态度。

第五个讨论的是“空”,空究竟为何物,/空就是空空的空/,作者给的答案是,空就是本身的意义,无须太多的想法,有时候我们给了事物太多的定义,让它增添了许多的色彩身份,作者的这个空回归了本身,甚至是比本身之前的纯粹——简单,原始。

附-

断章五首


文/宁都李东明


1、
孤独像一朵雪莲
盛开在漫山的白色之间
寂寞像黑夜的一粒萤灯
打不开。一个黑
2、
田间的虫子无比嫉恨
为什么地上
空中,还有天上
那么多的铁虫都能合法注册
3、
诗歌是毒药
让一些人一生不醒
诗歌是银行
让一些人一生富有
4、
仔细想想
没有谁能逃脱黑
没有谁能垄断白
没有谁能红到头


5
空不是空
空不是不空
空不是不能空
空就是空空的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8-24 13: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哥,回来了。前阵子,一直登不上,不好意思,问好!!!加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18 | 只看该作者
故人入梦 发表于 2015-8-24 13:09
哥,回来了。前阵子,一直登不上,不好意思,问好!!!加微信???

好久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18 | 只看该作者
故人入梦 发表于 2015-8-24 13:09
哥,回来了。前阵子,一直登不上,不好意思,问好!!!加微信???

欢迎回归哈 扣扣 8202179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19 | 只看该作者
故人入梦 发表于 2015-8-24 13:09
哥,回来了。前阵子,一直登不上,不好意思,问好!!!加微信???

赶紧归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8-24 13: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醉生梦死 发表于 2015-8-24 13:19
赶紧归队吧

这是微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8-24 1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醉生梦死 发表于 2015-8-24 14:33
QQ

你没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醉生浅析【更新彭晓杨 《八月》 】

本帖最后由 醉生梦死 于 2015-8-26 17:12 编辑

#
/我像一阵风穿过广场/,让我们来看看,广场有些什么——第一节中,一个冷眼看世界的人,和一个拥挤的人群,这样的对比之下,更显/空气一般沉默/。如果第一节的气氛是安静的,第二节的语态就有了变化——“膨胀”“躁动”“降温”等等吐出了这个小节的一种热闹急迫的氛围。第三节中的事物有大地,星星,月亮等,但是这些东西却让最后一节全部否定了——一切与我无关/我像一阵风穿过广场。不管是第一节的冷寂,还是第二节的热闹,它们和“我”无关,在这里,作者站在对立面,通过感官,冷暖,审视着这些事物,然后在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穿过广场。仔细来读,这个是有矛盾的,广场的事物不可能不与作者无关,正是因为那里的东西才引起作者的感想,在这里,缩小这个矛盾的用意在于,作者能够像‘风’一样自有,一样可以释怀而去。

附-
【我像一阵风穿过广场】

文/雨农(筏子)

冷眼观世界
在拥挤的人群中
空气一般沉默

灯光随着音乐膨胀
躁动的灵魂等着一场雨
霓虹等着降温

大地随脚步变换着抖动的旋律
音乐和着肢体共鸣
没有约会的夜晚,星星和月亮沉睡

一切与我无关
我像一阵风穿过广场



#/突然觉出一种凉/从这句把整首诗歌折腰,关注一个凉字,上半身用一个问号引入——蝉死了,连尸体不知所终,这是静态的凉,接下来的蛩音叫嚷,为这个凉形成鲜明对比。下半身,静静的‘八月’就来了,整首诗歌营造的氛围是明显的,冷,静。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结尾出生‘另一副模样的静’,这是在一种状态环境之下诞生出新的心境,它或者更静,但不会是原来的样子,这一种变化程度取决于作者对八月的印象及未来的展望。

附-
《八月》
文/彭晓杨

树上的蝉死了
尸体落到了哪里
被什么掩埋着

蛩音开始扰乱我的夜
一草丛一草丛的叫嚷着
它们也是短命鬼?

突然觉出一种凉
静静,静静
夭折在八月
然后生出
另一副模样的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17:14 | 只看该作者
#/突然觉出一种凉/从这句把整首诗歌折腰,关注一个凉字,上半身用一个问号引入——蝉死了,连尸体不知所终,这是静态的凉,接下来的蛩音叫嚷,为这个凉形成鲜明对比。下半身,静静的‘八月’就来了,整首诗歌营造的氛围是明显的,冷,静。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结尾出生‘另一副模样的静’,这是在一种状态环境之下诞生出新的心境,它或者更静,但不会是原来的样子,这一种变化程度取决于作者对八月的印象及未来的展望。

附-
《八月》
文/彭晓杨

树上的蝉死了
尸体落到了哪里
被什么掩埋着

蛩音开始扰乱我的夜
一草丛一草丛的叫嚷着
它们也是短命鬼?

突然觉出一种凉
静静,静静
夭折在八月
然后生出
另一副模样的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1 15: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