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宫白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访谈诗人周瑟瑟(请及时刷新)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9:32 | 只看该作者
周瑟瑟 发表于 2015-12-30 19:31
但不一定是旧式文人,现代文人在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近年因为焦虑,大家纷纷后撤,向旧式文人看齐,梦 ...

我看周老师就是新文人精神的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5-12-30 19:32 | 只看该作者
南鸥 发表于 2015-12-30 19:28
刚上来,问候瑟瑟!问候白云!瑟瑟是老朋友,他在2006年说:你来北京我把你喝倒!因为这句话我们成为哥们! ...

鸥哥好,你老人家在干什么大事?近两年不来视察工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5-12-30 19:33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我发起“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并且提出重建中国现代诗的启蒙精神,以诗人田野调查的方式切入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我主张诗人除了与语言博斗外,还要力所能及地介入到与写作相关的事务中去,比如平民教育与乡村重建。我们的写作生活太过单调,并且我们的写作群体已经形成了只为个人的写作而活的自私自利的习惯,很少有诗人、作家介入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如果谁这样做了,会被让认为此人脱离了文学而变成了公共知识分子或其它身份,我坚持诗人写作的行为,但同时在思考我们的社会与文化出了什么问题,从而找到诗歌与文学的出路。
这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与诗歌写作相关的文化行动。2016年我会在某报上开设“田野调查”专栏,在我主编的《卡丘》杂志上有“中国诗人田里调查”成果体现。同时还做纪录片、摄影展,够忙乎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9: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写作群体已经形成了只为个人的写作而活的自私自利的习惯,很少有诗人、作家介入到社会公共事务中”  。。周老师真是一针见血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9:34 | 只看该作者
第6问

忘了从哪里记得批评家本雅明的一句话:谁在这个时代要恢复批评的尊严,就必须创建一种批评的文体。而您的批评正是这样独成体系,具有自己的“批评的文体”,既有尊严又新颖独特,赢得广泛的好评,我最早关注您的就是您的诗歌评论,您的评论风格是我特别欣赏与喜欢的,您总能有效地介入所评诗歌之中,总有独到的说法让人眼前一亮,语言精准有趣,直击要害部位。在这里我想请问您的是在诗歌评论频遭诟病逐渐丧失其公信力的当下,您是如何保持文学批评的尊严?您认为批评家的责任是怎样的?对当下良莠不齐的诗歌批评现状您如何看待?能否透露一下您诗歌批评方法的秘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5-12-30 19:36 | 只看该作者

马晓康敲字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5-12-30 19:36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让格林威治时间痛起来》

瑟瑟说:见面时让我在酒中定居
北京的胡同都变成酒庄。我说从现在开始
让每一块石头,每只蚂蚁都练习酒令
翘首期待;让那天的风那天的雨
现在开始醉起来,让北京的月亮
从一坛酒中升起

其实,我们每天都醉得天空破旧
但绝不是酒精,而是大剂量的吗啡或冰毒
我知道,酒醉无法迷蒙视线,无法让
诡异的股指不滑落,让诗人从死中觉醒
吗啡与病毒在血液泛滥,只能让
腐烂的继续腐烂,荒谬的更加荒谬
只能让格林威治时间
痛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5-12-30 19:36 | 只看该作者
宫白云 发表于 2015-12-30 19:34
“我们的写作群体已经形成了只为个人的写作而活的自私自利的习惯,很少有诗人、作家介入到社会公共事务中” ...

大多数写作忙于出书、获奖、弄钱,关心他人几乎不在作家、诗人群体了,并且诗人与作家喜欢嘲笑公共知识分子,首先是自我审查、自保、害怕,躲避,拒绝发言,最后集体阳萎。这样的诗人与作家没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5-12-30 19:38 | 只看该作者
初见 发表于 2015-12-30 19:36
马晓康敲字快!

吼吼 准备提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9:38 | 只看该作者
南鸥 发表于 2015-12-30 19:36
《只能让格林威治时间痛起来》

瑟瑟说:见面时让我在酒中定居

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0 15: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