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聒噪几句。本来诗歌就是学术味甚强的东西,从人类能找到的最早的诗歌开始,诗歌就不是单单用来抒情的,写生活的。你说诗经吧,如果仅仅只是由于内容的美,由于审美,估计说这是孔夫子编选的原因和目的也说不过去,实际上,《毛诗故训传》恰恰一定程度上(只是一定程度上,不包括误解和故作玄机)就证明了这点。固然有抒情,也有政治讽刺,甚至政论,甚至史实。这就不可避免的带上点所谓的学术味。再说西方,希腊文原文柏拉图的作品是诗体,要是知道的话,荷马史诗之前的赫西俄德的《神谱》《工作与时日》似乎也是原文诗体,这样一来诗歌目前看到的最早的作品,似乎都是和学术挂钩的,现代人又是用什么事实来证明诗歌和学术无关呢?朱光潜诗歌艺术的神巫论,和闻一多的劳动论,到底并不是没有破绽的。现当代解构主义解放思潮什么都解放,对不起得很,摧倒是摧毁了,可是什么都没建立。讨厌诗歌与学术挂钩,这更像是古代宗唐派诗人们的联合意见,但是钱钟书先生说过有两种人,就有两种诗。一些人写诗注重哲理学问,比如宋诗,一些人写诗注重情感,比如唐诗,然而诗歌所写都是人心,人性,只要这人心人性是真诚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开自己,按照内心去写作呢?这些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真的那么重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