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 发表于 2012-10-28 08:08 ![]()
5 g5 b7 V/ ]' m8 \0 P- k, I5 K《诗歌》( `2 _* b5 ~6 b
9 F" m* B1 F8 ~, f# n9 x诗与歌,一对倒排序的亲兄弟
% g) Q" `. O# i5 l3 Z9 G中国诗歌未来发展亲民论(一)7 b! n( e( I2 p) M3 N
_' T7 j1 Q: r: A+ F莫言热已经过去,但有人提出,如果中国人再获诺奖文学奖,那一定是诗歌。0 V5 n" I6 n+ _
. p1 O7 L9 `: M" _' X对此预言,本人不敢妄自肯定。诺奖只是一个国际性奖项,即便中国诗人获得此奖,也不一定代表中国诗歌的最高发展水平。因为诺奖组委会或者其它任何奖项组委会的认可、不代表广大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认可。
' j O) x0 w4 g+ q
" r( s5 {, B# O! P0 [. W, D- Z' K诗歌乃人类的思想、道德之光;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最深邃的认识和概括性的描述,以语言为第一载体,广泛传播与民间大地,对人类的思想进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文化精髓。她具有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承受之特性,因为她直接和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紧密相连。美术、音乐 、舞台、建筑等艺术形式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系数大,都没有诗歌易于被大众接受与传诵。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炼性、精确性、流畅性、又区别于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格式冗长,决定了她在大众口头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4 b9 B0 |$ o! O: ~8 X2 ~* X) ~& G% x- V2 b+ S5 o: }. M k4 k
所以说,诗歌的本性,就具有广泛的亲民性。(待续)
/ y6 b/ @' @# v4 I
: ]& x& ]. r+ c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