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赵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古人,读钱谦益《牧斋有学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22:21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6-9-28 21:18
晚清和民国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我是较欣赏这个年代的学者的。比如鲁迅、胡适、陈独秀、 ...

对了,言语之间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您能够多多包涵,我不是好辩的人,只是古典文学和诗歌是我的爱好,而其实真的聊得开的人又没几个,所以嘴多了。聒噪了。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6-9-29 13:16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9-28 22:15
“词蓬勃发展,诗的光环下滑,被词所代替。而明人又推崇唐诗,无意间让唐诗在中国诗歌的影响延续到现在。 ...

你觉得我很不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6-9-29 13:28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9-28 22:18
没有想过抹去宋词的成就——这毫无疑问是愚蠢的。宋词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宋词有个问题。不如宋诗 ...

太祖是一个孝子,太祖是武将出身,太祖母却是很注重文化教养的。所以赵家得天下后,她是很注意赵家子孙的文化教育的。但太祖自己是作为大将起事而得天下,提防武将仿效自己也是正常的。杯酒释兵权。文官统兵宦官督兵是常事。范仲淹胸中自有百万兵其实只是笑话,只有儒者才津津乐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6-9-29 13:34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9-28 22:21
对了,言语之间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您能够多多包涵,我不是好辩的人,只是古典文学和诗歌是我的爱好,而 ...

论坛之上,我觉得谁也是老师,谁也是学生,任何人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的才对,所谓圣人无常师。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君子和而不同。不是为了辩证对方是错的,也不是一定要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大家一种见识观点上的交流,彼此共同进步,这是一种雅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6-9-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6-9-29 13:28
太祖是一个孝子,太祖是武将出身,太祖母却是很注重文化教养的。所以赵家得天下后,她是很注意赵家子孙的 ...

看来您对范仲淹的武功还一点也不了解啊。范是个文武全才、道德高尚之人。
元昊多能折腾啊,但从来不敢去招惹范仲淹。
范提拔了一大批猛将,夺回了马铺寨,建了大顺城,并以大顺城为中心,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在范仲淹的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使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5:54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我是害怕您不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5:57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6-9-29 13:28
太祖是一个孝子,太祖是武将出身,太祖母却是很注重文化教养的。所以赵家得天下后,她是很注意赵家子孙的 ...

范仲淹打仗真要说起来真不算啥。但是儒将出色的倒也还是有的。前凉谢艾便是(主簿)。儒家本来重述不重作,重教,习,到了后来宋代的时候(好像尤其是南宋),变成了谈玄,清谈,性命命理之说。这是和孔子等人已经有所不同了。这一点后来颜元也批评过。有宋一代,文化鼎盛,幸也不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6:00 | 只看该作者
诗意地栖居 发表于 2016-9-29 15:27
看来您对范仲淹的武功还一点也不了解啊。范是个文武全才、道德高尚之人。
元昊多能折腾啊,但从来不敢去 ...

范仲淹本身带兵打仗的能力退守有余,进取不足,战略有余,战术不足。反正总之比韩琦这个二货好多了就是了。但是也完全谈不上名将。范仲淹守城经常让李元昊吃瘪,所以元昊看着他就头疼。另外,同意您说的范仲淹提拔人才这点。对了,古代人当中,其实我最仰慕的就是范仲淹。他的那些言论并不是自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6-9-29 17:20 | 只看该作者
赵茄 发表于 2016-9-29 16:00
范仲淹本身带兵打仗的能力退守有余,进取不足,战略有余,战术不足。反正总之比韩琦这个二货好多了就是了 ...


怎么说范仲淹也是个文人,而且到边疆防守时年纪也已经很大了,进攻肯定不行,况且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思想就是保境安民,扩张思想基本没有。抑武扬文的国家,就是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根本就不愿打仗,所以宋朝宁可给那些外族钱绢茶叶也不打仗!范仲淹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6-9-29 21:11 | 只看该作者
诗意地栖居 发表于 2016-9-29 15:27
看来您对范仲淹的武功还一点也不了解啊。范是个文武全才、道德高尚之人。
元昊多能折腾啊,但从来不敢去 ...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延州州长,与韩琦一起主持军事。1044年,大宋承认西夏为国,并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13万匹,银币5万两,茶叶2万斤,每年节日(如元旦,大宋王帝生日,)再增加绸缎12000匹,银币22000两,茶叶5000斤,银器2000两,西夏当时李元昊当政。这就是胸中自有数万兵的范仲淹主事西方没站必败的结果。大宋一直为了面子称赏赐了36年,直到1070年后,王安石派出王韶担任甘肃临潭司令官,才收复大量失地。可惜1076年王安石辞职,王韶被守旧派宰相司马光免职贬谪,前功尽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 12: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