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14|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历史的超我书写,别有启示——评我是阿色的其中一类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7-7-6 19:25 编辑

对历史的超我书写,别有启示
——评我是阿色的其中一类诗

              张无为


      我是阿色的这56首诗类型较博杂,由于没有标识写作时间,也无法考察作者的诗歌写作轨迹。其中最多的应该是那些类乎青少年经验的书写,似乎现实、历史中许多事态、生相片段都能被作者信手拈来。这些记忆所显示出的社会背景及特征即是围绕“洺河滩的村庄”所发生的包括贫寒家庭中的亲情、历史变迁辐射的波澜及现实“长镜头”等斑斑点点。
      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几首与“土改”甚至与更早的历史相关的人与人、百姓与社稷之间的状态与况味。特别是在对历史的书写中,“我”的超时空存在,别有韵致。
      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年代,或者由于家庭成分所制约下的大事小情、破格举动,这些作为生活片段栩栩如生如过电影般在作者眼前不断闪回,个中亦蛮有人情味,当然也有赘语。而再看作者是生于1978年,就是说其童年记忆应该是1980年代生活,作者何以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才擅于关注的情意综?
        如《杜鹃》写地主的一个长工(或短工)在麦穗青绿时“东家吩咐/把溺桶挑去浇了村边的桃林”(应该是在“土改”前),由此小事引发“小桃子带毛/挠出他的好心情”(“挠”换个词可能更好),“他”没有被剥削的痛苦感,而是愉快地“在桃林间/又打了一趟家传的梅花拳”,听见“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来得正好”。最后写“他想他的庚子拳乱/我想一想/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其中的“庚子拳乱”想表达什么不清楚;作为旁观者冷然出现的“我”“想一想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在表达什么呢?“空溺桶和鸟鸣”似乎找不到隐含着的意义。可见,剥离历史的沉重,而专注于一种随意点染的闲情微趣,是其重要特色。
       有人提出“事象”这个概念,很值得研究。不过,这首诗与其说是事象代替意象,不如说是事象包含意象。因为汉语诗似乎很难取缔意象,“事象”也很难彻底“代替”,但意象淡化,甚至反意象也只有因具体语境而定。如该诗标题是“杜鹃”,其实它(布谷鸟)只在末尾环节才顺便带出,而且与催春、吉祥、悲啼等意象可以说均没有什么文化关联,最后“我想一想……鸟鸣”也很难刻意解读出文化内涵,所以只是“生活流”的自然点缀,而“我”在此出现却有亮点。还有“庚子拳乱”加之“梅花拳”也似乎与历史上的义和团有关联。就此若说“主人公是清朝义和团起义失败后幸存隐居下来的人”可以是合理误读,(作者也可能有此意图),但全诗除了这两个词之外没有相关义和团的其它信息,所以我将该诗理解为“长工没有被东家剥削的痛苦感,而是愉快的状态”,这是对“阶级斗争”思想的解构。如果按“团起义失败后幸存”者解读,该诗就谈不上解构意义了。作者倘若真有此关联,那在首节应该暗含某种铺垫话语,在“梅花拳亦称梅花桩/人如梅花桩如风”中最有机会进一步倾斜。那全诗就会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说《杜鹃》中的“我”已经是那个年代的现场旁观参与者,那么《一级棉》则进而 写“我”在过去的年代,随父亲一起拉着板车去邻县的棉站卖棉花,因为质量好被其他棉农羡慕的情景。诗中没有年代,从“板车”、“水分测定仪的钢钎子” 、“拿本子登记的小伙子”、“过磅”等信息标志看,显然是近现代的纳税场景。但作者首节交代的是西周分封制以降农民纳税的规定,次节写“我”随父亲似乎与古代王畿“五服”(五百里)以外纳实物税一样。如此对应无疑特别值得玩味。并且揭示出黎民百姓普遍共有老实巴交、诚实朴素地敬畏王权的心态。“我”的超历史存在进一步强化出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相辉映。
      无论是父兄的记忆经转述(估计)在作者心目中酝酿出诗意的,还是作者在“史”中生发灵感的再创作,这样处理“我”是值得探索的。
      另外,作者擅于撷取细节,展现出从乡村到小镇的风俗画。从槐树、泡桐、香椿树到更多的鸣蝉、蚂蚁、蚯蚓、金龟子再到叫驴等动物,都是风俗画的有效元素。而通过白描勾画出一个个场景与风土民情和谐有致。还有在诗结尾,往往通过感觉呈现,如《浮尘记》“店门外/种着一棵快要红了的桑椹”;《面相》“天空的星星/排列出一粒粒发光的盲文”;《大名刺》“一只天牛飞来/我数了数它身上的斑点”等。
      诗中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诗有必要再凝练,自然与凝练并不矛盾,感觉尚好,但要点染足,避免所指几近空白。而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应该是意象的再更新及彼此组接与关系处理。《寻人启示》标题中的错别字也应该避免。以上个见,欢迎批评。

                            2017年7月4日19:47:52




附:我是阿色的相关诗

杜鹃


麦穗青绿
迎来天空的一缕晨曦
东家吩咐
把溺桶挑去浇了村边的桃林
桃花已谢
小桃子带毛
挠出他的好心情

他在桃林间
又打了一趟家传的梅花拳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
人如梅花桩如风

风停了
他用短褂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洺河滩
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布谷鸟
来得正好
他想他的庚子拳乱
我想一想
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


一级棉

距离京畿一百里 缴纳带藁秸的谷物
距离京畿二百里 缴纳禾穗
距离京畿三百里 缴纳去掉藁芒的禾穗

距离京畿九百里
父亲拉着板车 
我们一起去毗邻的县城卖棉花

水分测定仪的钢钎子
插在棉包上面  
发不出一丝声响

解开棉包
一朵朵棉花 洁白 柔软
被母亲摘得很干净

一级棉
旁边拿本子登记的小伙子
催着我们到前面过磅

秋天的棉站 阳光明亮
一些不甘心的农民 
箍着白手巾 凉晒自家棉花内汗水的盐味
像山海经里的狌狌一样
肩膀微驼
投来羡慕的目光


要么说地主可恨

满地的甜瓜 黄瓜 西红柿  茄子
父亲眼巴巴地看着
舔嘴唇  咽口水

爷爷是这里的长工
低头干活
不说话

父亲起一个大早起
走了十多里的河滩路
看来
只能饿着肚子原路返回了

那片瓜田越来越远
父亲
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要么说地主可恨
地主擓着竹篮追上来
喘着粗气
孩子  那么多人在跟前
我能让你吃吗


馃子可以便宜吗

卖馃子的爷爷
馃子可以便宜吗

巷子里  爷爷笑
你是从西边大门出来的
就可以便宜

爷爷是一位留着白胡子的爷爷
大个
穿黑粗布棉袄  
裹蓝白道头巾

八岁的我
对母亲这样描述
我不认识他
他是我母亲的舅舅

在那些饥荒的年月里
曾经担任邻村食堂的司务长
贪污了许多国家的玉米饼子

天不亮
就给外婆一家送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7-4 20:30 | 只看该作者
诗评让诗加了八百米的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7-4 2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诗人得益也!欣赏!问好!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7-4 21:37 | 只看该作者
目睹张老师精彩   欣赏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7-5 09:23 | 只看该作者
“” 诗中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诗有必要再凝练,自然与凝练并不矛盾,感觉尚好,但要点染足,避免所指几近空白。而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应该是意象的再更新及彼此组接与关系处理。《寻人启示》标题中的错别字也应该避免”
——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7-5 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阿色 于 2017-7-5 13:01 编辑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向你致敬。错别字,还真没看不出来,谢谢,向老师学习。
至于凝练,老师的指正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对所描摹的事物,有了更深,更完整的识别,才能慢慢接近。
路很长,无捷径。诗歌与诗人,有时也得靠缘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7-5 11:43 | 只看该作者
杜鹃

麦穗青绿
迎来天空的一缕晨曦
东家吩咐
把溺桶挑去浇了村边的桃林
桃花已谢
小桃子带毛
挠出他的好心情

他在桃林间
又打了一趟家传的梅花拳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
人如梅花桩如风

风停了
他用短褂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洺河滩
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布谷鸟
来得正好
他想他的庚子拳乱
我想一想
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


——我不同意张教授的——最后写“他想他的庚子拳乱/我想一想/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其中的“庚子拳乱”想表达什么不清楚;作为旁观者冷然出现的“我”“想一想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在表达什么呢?“空溺桶和鸟鸣”似乎找不到隐含着的意义。可见,剥离历史的沉重,而专注于一种随意点染的闲情微趣,是其重要特色。
      杜鹃在百度上是一种花,也是一种鸟。作为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布谷鸟。这样就好理解作者的标题为什么是【杜鹃】了。作者的结尾处已经点出庚子拳乱,说明主人公是清朝人,不是现代人,可归为结历史人物。历史的人物大概以现代科技只能从书上读、或者电影电视什么的看了,也许是作者从前辈老人讲故事里杜撰出来的,这点我同意作者蓄意的——闲情微趣。但总应该读出一点什么吧。杜鹃——1、杜鹃又被称为子规鸟、布谷鸟,是催春鸟,吉祥鸟,日夜啼叫,催春降福,含有劝农、知时、勤劳等正面意义。2、惯作悲啼的鸣叫,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结合“杜鹃啼血”之说,并将它视为为民喋血的望帝的化身。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诉冤。天长日久,杜鹃鸟被推上了“文化鸟”的宝座,定位为一种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自从伊沙以后,中国诗坛鼓吹以事象来代替意象,阿色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作者推出这样一个事象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文的结尾——我想一想/他身后的空溺桶和鸟鸣    就必须要弄明白空溺桶和鸟鸣的意思。溺桶当然是盛放人的排泄废弃之物的。那么除了身体的物理的,还有什么应该废弃呢?鸟鸣——当然是自然的瑟瑟之音。阿色其实不过在告诉我们——是对落入尘世不能自拔者的呼唤,呼唤人洗涤铅华,返璞归真;隐其行而显其道,安其身而明其志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7-5 11:47 | 只看该作者
酱卤窄处 发表于 2017-7-4 20:30
诗评让诗加了八百米的高度!

阿色的诗应该在1000米的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7-5 12:07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5 11:47
阿色的诗应该在1000米的高度。

别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7-5 12: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和他不相识,没往来,甚至不是朋友关系。我凭什么替他吹嘘。说实话,一口气能吹1000米的高度我真办不到啊。您抬举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7 22: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