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张无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历史的超我书写,别有启示——评我是阿色的其中一类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7-7 07:49 | 只看该作者
吴一 发表于 2017-7-7 06:59
细读了,但对我要求解构的章节是避重就轻。一诗百读嘛。
我还是坚持也更信服虎嗅兄对文本的解构方向是正 ...

呵呵,谢谢吴一兄的支持。看山者山,看水者水。都不能强求。诗无定式也就谈不上什么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7-7-7 08:02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7 07:49
呵呵,谢谢吴一兄的支持。看山者山,看水者水。都不能强求。诗无定式也就谈不上什么标准。

你不是说今天有空,要侃大山吗?可上传了新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7-7-7 08:08 | 只看该作者
吴一 发表于 2017-7-7 08:02
你不是说今天有空,要侃大山吗?可上传了新文本?

这个还不够你大吃一顿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7-7-7 08:12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7 08:08
这个还不够你大吃一顿的啊------

一帖来个3——4首就够一顿的享用了。
也希望那个车乌鸦照你的例份贡献一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7-7-7 08:15 | 只看该作者
吴一 发表于 2017-7-7 08:12
一帖来个3——4首就够一顿的享用了。
也希望那个车乌鸦照你的例份贡献一餐。

你别总阴阳怪气的--------车得多大阴影面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7-7-7 09:52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7 07:40
诗的解读基本上是看山者是山、看水者是水。所以解读一般而言都有个人情绪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实质是对诗 ...

最后,我再回答车兄的关于阿色的结尾处理。恰好相反,我认为阿色的结尾处理还是不错的。事象的提出实则是对“事实诗意”的确立。它自有其内在规则。如车兄所言要有叙述的戏剧性。即张力的必要。由于事象多以事实为质料,张力会呈现一种平淡,所以注定要依靠尾部来发难,呈现一种神来之笔。

——实乃强词夺理,过于迷信:“手段”即张力!要知道,张力的构建,是建造在“矛盾”与“和解”对峙状态之下的。可以是词语之间,可以是句子、段落之间,也可以是围绕文本的情感构建,等等,不一而足。这是我自接触张力理论之后,细思的结果。我个人觉得,不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依此来寻找、判断张力,其准确性也应该是十有八九的概率了。张力的最佳状态,可以以一碗不能再注入一滴水的弧形水面,来形容。也可以以箭在弦上引而不发来形容!所以,张力是绝对“不会呈现一种平淡”的!简言之。张力的状态,是“张”,张弓搭箭的张,仿佛崩紧的弓弦,而给读者的感觉,则是穿心的:力!毛主席说过:核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这富含哲理的一句话,也可以解读为对张力的诠释!至于戏剧性,我之所以特别强调,是源于事象诗的考量。当口语叙事日渐流行并貌似已成为趋势,成为大气候的时候,戏剧性,已几乎成为叙事与张力的唯一桥梁。现代诗歌,是否会回归于意象意境,很难说。但说:张力对于现代诗,依然是检验与考量诗意的颠扑不破的唯一标准,并不为过!依此,我对《杜鹃》的文本张力考量,或者诗意考量,是没有感觉的。

——说完张力的重要性,再说思想性。仅以《杜鹃》文本,我个人是没有读出“引申出一种人生境界的结论”的感觉的。如果你坚持,不妨细细说来,才能让人信服。离开文本本身顾左右而言他,以其他文本来参照解读,实已南辕北辙!。。。

——嘿嘿,兄弟请继续!反正俺是和你杠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7-7-7 10:12 | 只看该作者
车行 发表于 2017-7-7 09:52
最后,我再回答车兄的关于阿色的结尾处理。恰好相反,我认为阿色的结尾处理还是不错的。事象的提出实则是 ...

呵呵,把我给你的那本书详细读完再来和我理论吧。以阿色的【杜鹃】为例,我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建议你细读五十遍直到明白我说什么了再来和我理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7-7-7 10:42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7 07:40
诗的解读基本上是看山者是山、看水者是水。所以解读一般而言都有个人情绪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实质是对诗 ...

天葬台

喇嘛下山后,又回头望了望
青草长到天葬台边,就不再往前了
空出的位置,摆着石砧,斧头和匕首
几只秃鹫,刚吃掉一个小小的人间
它们扑打着翅膀,像一些颤栗的墓碑
散落在山坡上


虎嗅蔷薇:

这一首前面所有铺垫只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的惊奇感——秃鹫是墓碑。秃鹫和墓碑之间的悖论就形成了张力。

车行:

不否认这是一首堪称经典的好诗,先不管作者为谁。为什么如此说呢,不妨以我个人的解读经验性指标来做破析:

秃鹫和墓碑之间的不等值而等值镜像,说是悖论,自然没有异议,说成陌生化也行。前面我说过,张力的显著特征:矛盾与和谐。这里的矛盾与和解,即是建立在不类而类的基础上的。当然,这是以结论来概括。剩下来,前面的支撑的可靠性,则是文本的结论能不能立起来的关键。也就是说,还有考量逻辑性的必要。

喇嘛下山后,又回头望了望
青草长到天葬台边,就不再往前了
空出的位置,摆着石砧,斧头和匕首
几只秃鹫,刚吃掉一个小小的人间

关于天葬台,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相信也都有相当了解。在这里,秃鹫吃掉死者肉身,与墓碑对死亡的昭示,是近似意义的。因此逻辑成立。而天葬者无墓,引发秃鹫即墓碑的联想,无疑是惊悚的。喇嘛下山后,又回头望了望——说的是生者对于死者的不舍。青草长到天葬台边,就不再往前了——渲染的是天葬台的荒凉:居然连青草都感染了死亡气息。空出的位置,摆着石砧,斧头和匕首——这里的具象,本是闲笔。但衬托的是痛感,因此闲笔不闲。几只秃鹫,刚吃掉一个小小的人间——不说吃掉人,而说一个小小的人间,作者的用意是以小见大,言外之意,这是天葬习俗之下,所有人的宿命。。。。在此语境之下的:它们扑打着翅膀,像一些颤栗的墓碑/散落在山坡上——如此自然而然带出的惊悚联想,除了因“奇”而崛的诗意陡峭性,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卑微与痛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7-7-7 10:49 | 只看该作者
车行 发表于 2017-7-7 10:42
天葬台

喇嘛下山后,又回头望了望

这是车乌鸦解读的吗?有味道,不失准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7-7-7 11:01 | 只看该作者
虎嗅蔷薇 发表于 2017-7-7 10:12
呵呵,把我给你的那本书详细读完再来和我理论吧。以阿色的【杜鹃】为例,我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建议你细 ...

那么,俺是无理取闹吗?又或者兄弟你在对牛弹琴?
尽信书不如无!
分明是理屈词穷顾左右而言他的逃跑架势嘛!嘿嘿。。。
你若想让我信服,不如依据文本给出让我信服的理由来(注意:逻辑须慎密!)
否则,都是强词夺理!

——偷着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0 04: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