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宫白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访谈诗人唐毅(请及时刷新)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6-7-30 20:0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很佩服一些古人的,隔着那么远的时空,他们说过的那些话,言犹在耳,而且有的一点也不过时。
所谓别材与别趣,都是诗歌创作所需要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过,想想古人做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所有的规矩早已经定下,想做诗了,“依样画葫芦”就是。
从文近三十年,自新闻始,至诗歌、散文、小说乃至评论,每一种文体我都用过几年甚至十几年去做专门的研究、尝试。对于诗歌,更是情有独钟。相对说来,一位作家有成熟的作品,就有不成熟的作品。“悔其少作”我也有过。后来我写散文,又写小说,但诗歌一直是若即若离,不时写一些,发表很少,再后来也编过一个集子,现在再看,有些作品还是可以的。我说过,如果不写诗,我也不知道我今天的文字会是怎样的。诗歌写作对我的语言风格的“养成”,意义非同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6-7-30 20:02 | 只看该作者
唐毅 发表于 2016-7-30 19:59
当然,这样的工作,现在就已经有人在做了,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三百首”选本了。
我要说的是,新诗是一件正 ...

是的,交给未来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6-7-30 20:03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文字就得“养”。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认识的,不认识的,原本都还在别人家(别的书中)住着,“养”久了,你“嘀铃铃”一唤,就全都跑到你家来了。
有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有的人可能会很晚。据资料介绍,屈原62岁写出《天问》,陶渊明48岁写出《饮酒》,杜甫56岁写出《登高》,白居易44岁写出《琵琶行》,但丁56岁写出《神曲》,艾略特60岁写出《四个四重奏》,歌德83岁写出《浮士德》,米沃什90岁写出《晚熟》。
经过多年历练,文笔、思想都相对成熟,这时出大作品,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6-7-30 20:03 | 只看该作者
看似在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诗歌的情感却不平凡。您的诗既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纯洁的理想与浪漫主义的深邃意境,又对人心含有一种温暖的宽慰。您是少数能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细微的风貌刻画与宏大的历史感、人文感融为一体的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6-7-30 20:03 | 只看该作者
此前,一些报刊约稿,要求列出自己的所谓“代表作”,面对自己的几本书,我还真不知道哪一本、哪一篇、哪一首可以算作我的“代表作”,所以多半会含糊其辞。
还好,在所谓知天命之年,我写出了诗集《十九张机》。这是我最有辨识度、最具创造性的一部作品。当然,这只是作者的自我感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
在诗歌的国度,诗人都是戴着王冠的。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由诗人驱遣。所有的山川,都必须由诗人命名。
这就是我要讲的“诗歌之大”。我一直以为,写诗是很高尚的一件事,诗歌之大就是诗歌之伟大。诗是诗,人是人。真正的诗人除外。在西方,有专门掌管诗歌的女神,她的名字叫缪斯。诗歌的神圣,不会因为“诗坛丑陋”,因为有人蝇营狗苟,因为有人肆意作践而有一丝一毫的减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6-7-30 20:03 | 只看该作者
唐毅先生,您刚才说到“诗歌神圣,诗坛丑陋!”我也深有感触。
2011年《人民日报》曾刊载一篇“文艺界存在十大恶俗现象,难出大师”的文章,鲜明提出,在当下文艺创作中,存在着十大恶俗现象: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政绩工程。正是这十大恶俗现象,阻碍着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请问唐毅先生,你对此有何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6-7-30 20:04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要把一段文字弄得“不明白”不难,难的是“明白”又必须是诗。
——十分认同。唐老师的确高见。
问候唐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6-7-30 20:0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就得“养”。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认识的,不认识的,原本都还在别人家(别的书中)住着,“养”久了,你“嘀铃铃”一唤,就全都跑到你家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6-7-30 20:05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什么重要的创作经验。我写有一首《等》:

窗外似有人问我在等什么
我说我在等诗
惯常的约会。一朵浅笑
一袭浅色旗袍——会否突然闯进门来

诗不来,我的灯盏不灭
如果她能亲见
寂静的深夜,我仍然在等
就知道这一片光明,也是留着给她的

具体到创作,这实在是一个“笨办法”。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位诗人还是要多“养”。 养鸿鹄之志,养浩然正气,养自得其乐,养宠辱不惊……我说过,诗歌是具有神性的,同时又是知性的。知性即文化性,一首百字小诗既要有诗意构筑,还要有文化底蕴。所谓底蕴,也是“养”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0:05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6-7-30 20:04
我认为,要把一段文字弄得“不明白”不难,难的是“明白”又必须是诗。
——十分认同。唐老师的确高见。
...

谢谢王老师来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0 22: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